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銀行列表. 5 種語言. 香港繁體. 工具. 香港法律 規定,任何企業如欲在 香港 經營 銀行 業務或接受 存款 的業務,均必須獲得 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管局)發出的經營牌照。 香港實行存款機構三級制,按照存款金額、年期及業務性質,劃分為持牌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統稱為「認可機構」 [1] 。 本條目列出了所有獲金管局發出經營牌照的認可機構,以及獲發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的持牌人和境外銀行在香港設立的本地代表辦事處。 持牌銀行 [ 編輯] 在香港,只有持牌銀行(英語: Licensed Banks )可經營往來及儲蓄 存款 戶口業務,接受公眾任何數額與期限的存款,支付或接受客戶簽發或存入的 支票 。

  2. 香港註冊. 境外註冊. 接受存款公司(英語: Deposit-taking Companies )大部分由銀行擁有或與銀行有聯繫,其主要從事私人消費信貸、商業貸款及證券等多種專門業務,可接受10萬港元或以上、最初存款期最少為3個月的存款。 截至2023年9月,所有的接受存款公司均为在香港注册。 本地代表办事处(英語: Local Representative Offices )由境外银行在香港设立,其可进行与香港客户之间的联系工作,但不可从事任何银行业务。 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 儲值支付工具(英語: Stored Value Facilities ,簡稱SVF)由《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界定,包括 電子錢包 及 預付卡 。

  3. 香港銀行業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隐藏. 序言. 早期發展 (1842年-1949年) 50-60年代. 60-70年代. 1965年香港股災. 恆生銀行被收購. 80-90年代. 海外信託銀行事件. 80年代股災. 廣東銀行被多次轉手及收購. 六四事件. 跨行櫃員機網路. 滙豐改組及統一品牌. 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倒閉. 中國銀行及旗下公司改組. 現代發展 (2000年-至今) 虛擬銀行. 現況. 國際地位. 具系統重要性銀行. 參考. 香港銀行業. 本條目為 香港經濟 系列之一. 工农业. 製造業 - 能源 - 礦業. 農業 - 漁業. 服务业. 商業 - 貿易 - 通訊 - 旅遊業. 金融业. 金管局 - 港交所 ( 恒生指數 ) - 港元 ( 聯繫匯率制 )

  4. 香港銀行列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种语言. 不转换. 工具. 香港法律 规定,任何企业如欲在 香港 经营 银行 业务或接受 存款 的业务,均必须获得 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管局)发出的经营牌照。 香港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按照存款金额、年期及业务性质,划分为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统称为“认可机构” [1] 。 本条目列出了所有获金管局发出经营牌照的认可机构,以及获发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的持牌人和境外银行在香港设立的本地代表办事处。 持牌銀行 [ 编辑] 在香港,只有持牌銀行(英語: Licensed Banks )可經營往來及儲蓄 存款 戶口業務,接受公眾任何數額與期限的存款,支付或接受客戶簽發或存入的 支票 。

  5. 2024年1月31日 · 香港是國際銀行中心,全球首100大銀行中,有逾70家在香港營業,超過29家跨國銀行在港設置的地區總部。 香港銀行業概覽可按 此處 。 銀行穩定是金融穩定的基礎。 金管局主要職能之一是監管銀行和接受存款業務,促進金融體系(包括銀行體系)的穩定與健全。 銀行扮演着金融中介角色,提供存款、貸款、投資、保險等服務。 為保障市民存款的安全,金管局要求銀行穩健經營、資本充足,並妥善管理信貸、流動性、科技、洗黑錢和其他風險。 為確保對銀行實施有效監管,金管局不時檢討和加強監管制度,致力在本港推行最新的國際標準。 作為本港的處置機制當局,金管局力求確保任何銀行一旦倒閉均能有秩序地進行,而銀行為客戶提供的關鍵金融功能亦得以持續。 推動良好的銀行操守,與金管局的審慎監管工作相輔相成。

  6.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香港法律 規定,任何企業如欲在 香港 經營 銀行 業務或接受 存款 的業務,均必須獲得 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管局)發出的經營牌照。 香港實行存款機構三級制,按照存款金額、年期及業務性質,劃分為持牌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統稱為「認可機構」 [1] 。 此條目需要時常更新。 有關事物或許會隨着時間而有所變化。 本條目列出了所有獲金管局發出經營牌照的認可機構,以及獲發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的持牌人和境外銀行香港設立的本地代表辦事處。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香港法律規定,任何企業如欲在香港經營銀行業務或接受存款的業務,均必須獲得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出的經營牌照。

  7. www.wikiwand.com › zh-hk › 香港銀行業香港銀行業 - Wikiwand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香港 於1842年 開埠 ,當時成為了 英國 的 殖民地 ,而 銀行 這個概念也隨着 商業 交流日增,在香港出現。 早期發展 (1842年-1949年) 不計算銀號、 當鋪 等,香港第一家以現代銀行模式運作的銀行是於1845年於香港開設分行的 東藩匯理銀行 (今日的 東方匯理銀行 )。 及後,香港陸續有不少銀行開業,當中包括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麥加利銀行(即 渣打銀行 )、 德華銀行 、 橫濱正金銀行 、 花旗銀行 、 華比銀行 、 荷蘭銀行 及 臺灣銀行 。 1862年,麥加利銀行成為香港的另一家發鈔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