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超過90%的鈣質用作組成及鞏固骨骼及牙齒餘下的功能包括神經傳遞肌肉收縮及血液凝結等當鈣質攝取不足時身體會自動從骨骼這個鈣質倉庫的中取出鈣質以維持血液中鈣離子的濃度長遠而言會減低骨質密度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

  2. 2018年11月27日 · 預防骨質疏鬆單靠補鈣並不足夠要同時補鎂加強肌肉力量。 1/3. 人口老化令骨質疏鬆個案愈見普遍香港每年有1.5萬宗因骨質疏鬆導致骨折個案當中5人有1人在一年內死亡。 中文大學醫學院近年引入了全港首部三維骨質檢測儀器,較現時的二維檢測技術更精準量度及預測骨折風險。 中大最近更為此建立了亞洲首個華人的「三維骨質量標準值」作為測量值,分析華人的骨質結構,及早診斷出哪類人屬高風險骨折一族。 中大醫學院率先引入了三維的「高解像度肢體骨定量電腦掃描」 (HR-pQCT),惟目前仍未有華人的三維骨質資料庫作為量度值,只能參考外國人的數據,但外國人與華人骨質密度標準不一,並不精確。

  3. 2022年6月10日 · 上述經驗顯示透過與各個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在基層醫療層面加強骨質疏鬆症的篩查、跟進及公眾教育工作,將有效提升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工作,而有關工作可以透過公私營合作和醫社合作的模式推行,以有效運用不同方面的社會資源。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0月19日 · 有調查發現,65歲或以上的本港年長婦女中,有逾2成患有骨質疏鬆症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呼籲65歲或以上的年長婦女需接受骨質密度檢查,並鼓勵骨折風險高或極高的婦女接受藥物治療。 明日 (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症日,今年主題是「齊行動保持骨骼健康」。 家計會獲香港公益金贊助,在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間推行「根根計較」計劃,為1,800名65歲或以上的本港年長婦女進行臨床評估及 「雙能量X光 (DXA) 骨質密度檢查」。 當中15.9%的人骨質密度正常、33.2%的人骨質稀薄但骨折風險低、27.2%的人骨質稀薄但骨折風險高、23.7%被診斷出患有骨質疏鬆症。 她們平均年齡為69.4歲,其中有6.3% 於更年期後發生過一次或以上的脆性骨折。

  6. 2019年8月28日 · 骨質疏鬆關注組今年3月進行「母親骨折影響兩代人生」調查,訪問606名女性,有27%受訪者的母親曾骨折或骨裂,當中74%認為是母親自己不小心跌倒導致。

  7. 2019年10月27日 · 一般而言, 長者、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或骨折患者、偏食、吸煙、酗酒、缺乏運動、長期服食類固醇藥物等人士,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較高。骨科專科醫生王嘉暉表示,要預防骨質疏鬆的出現,宜從多方面入手。

  8. 2019年7月8日 · 骨質疏鬆是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患者的骨質密度隨年齡增長而減少,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容易骨折。隨着人口老化,香港骨折及骨質疏鬆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衞生署的資料顯示,香港約有30萬名婦女及十萬名男士有骨質疏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