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黃蘋果. 很多國家的醫學理論認為,可強健人體免疫系統,對預防某些癌症也有好處。 中醫認為黃蘋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經常使用電腦的上班族可適當進食。 很多人都說過,「一天吃一個蘋果醫生遠離你」。 在十種對健康最有利的水果排名蘋果占第一位。 這是什麼呢? 以下為你一一介紹。 1. 神奇的「蘋果酚」 蘋果中含有多酚類, 極易在水中溶解,因而易被人體所吸收。 優質紅富士所含的「蘋果酚」比普通蘋果高10%至20%。 這種神奇的「蘋果酚」具有七種功效: a. 抗氧化作用,可保持食物新鮮; b. 消除異味,可去魚腥、口臭; c. 預防蛀牙; d. 能抑制黑色素、酵素的產生;

  2. 2022年5月6日 · 學生姓名黃雅晞 (沙田培英中學中四) 學生示例. (第1段)有人說「讀書無用」,只因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大多「大而無用」、不切實際;而且「人各以得行其志為適」,被迫學習各種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不過是浪費時間、自討苦吃。 可是,在現今社會,政府仍為莘莘學子提供十二年免費教育,難道讀書真的無用嗎? (第2段)可能你會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讀書不過是紙上談兵,怎及親身經歷令人深刻? 終日埋首書冊,最終只會變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 但是,現實世界浩如煙海,單憑一己之力又怎可能環遊世界? 然而,透過讀書學習,則不會被時間和空間等客觀條件規限了。 如今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人們更彷如被「禁足」,「行萬里路」成為天方夜譚。

  3. 2016年9月30日 · 【明報專訊】 (1) 我一直認為,長年臥床的人,在室內燈光的明滅中,過著專屬的日夜交替,身上一定存在時差。 (2) 時序已進入第三年仲夏,我仍時常在夜裡,聽見阿嬤數聲的喊叫,接著是爸醒來,搖晃走過樓梯後的一陣驚動,那力道使我下意識張了眼翻了身,隱約感到阿嬤房裡燈源被開啟,一片明亮。 (3) 那年夏季,因為一場跌墜,阿嬤從此無法行走,陷入臥床之途。 那時,爸人在加拿大,第一次面臨照顧臥床老人,我與媽慌了手腳,僅知趕緊攤開涼蓆,驅走盛夏熱氣。 只是氣溫高燒不退,我們過於在意清涼,忽略竹蓆堅硬質地,第三天便開始面對褥瘡難題。 第一個被發現的褥瘡位於背部薦椎處,那病灶帶著一種藍紫與玫瑰紅交錯的色澤,枯瘦的皮下正流出透明的體液。 隔天,又發現第二處褥瘡,位於踝關節外側。

  4. 2022年1月14日 · 明報專訊2018年中文卷二要求考生以重遊舊地所見有感為題寫作文章一篇高下取決於考生的體會是否真切描寫是否具體恰當思考是否深刻。 然而,普遍考生對景物的描寫粗疏,敘事過多,細節描寫簡略;抒發的感情浮泛,未能寄託真摯和細膩的感情。 且以〈店舖鄰居〉為例,看西西如何細膩深刻地描寫景物,並讓情思隱含在描寫之中,文約而言深,情懷真切。 //1/ 描寫熟悉的事物. 西西雖生於上海,卻在香港定居、成長。 她的作品多取材於現實生活,充分反映她對香港社會、香港前途、香港人生活的觀察、關懷和反思。 ‧其中小說《我城》裏不少事件都是取材自1970年代的香港社會,本地市民的生活、香港的街道名稱或事物都一一融入小說中,可謂當時本地生活的寫照。

  5.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生生不息〉——黎翠華. [2023.02.10] 發表 推文. 圖:Orthosie@iStockphoto. (圖1) (圖2) 【明報專訊】 (1)冬日漸寒,日照漸弱,人們似乎越來越提不起勁。 總是在這時候,店家開始精心佈置櫥窗,建築物掛起輝煌的燈飾,各種應節食品相繼出現,五光十色的教人精神一振。 繁華的商業區、熱鬧的年宵市場、喜氣洋洋的購物者,交織成一曲宏大的交響樂,從聖誕節開始鳴奏,到元旦,到春節,高潮迭起,氣氛越來越熱烈。 今時今日,我當然不會像小孩子那樣興奮,等着收禮物、收紅包;但面對張燈結綵的世界,我總心生感激,為這許多人的付出。 耀眼的煙火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人的辛勞。

  6. 2024年5月21日 · 黃芩、黃連、黃柏,合稱三,其性寒,是我最常用的清熱瀉火解毒藥,著名的黃連解毒湯,就是三藥合用,清熱解毒效果優越,可用於西醫同業診斷為細菌入血的「敗血症」或化膿性感染類疾病,由於性寒,易壞脾胃,不能久用,否則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三藥雖然同有清熱瀉火解毒療效,但黃芩作用於肺部、黃連作用於心臟及胃腑、黃柏作用於腎臟,這種「歸經」作用,有類西醫同業所稱的「標靶藥」。 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芩的根,春秋兩季採挖,蒸透或開水潤透切片,功能有四: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與除熱安胎。 達爾文喻為中國百科全書《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就是被黃芩救回一命,否則我們今天無緣見到這一本曠世之作。 事緣年少李時珍曾患上「肺癰」,即肺部化膿性感染,生命危在旦夕,其父業醫,處方黃芩救回時珍一命。

  7. 2020年9月22日 · 明報專訊黃摯毅試前沒有預料能在中文科摘星因在校內模擬試表現不佳中文科作文卷不及格文憑試期間更替人補習有如此佳績叫人喜出望外。 放榜當天,他引用了《莊子.胠篋》中「彼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形容香港現况。 自小鍾愛古文的摯毅,不但慣常引經據典,更會以文言文寫作。 科研為業 中文為樂. 很多考生看到文言文便退避三舍,摯毅卻自小喜歡看古文,視之為挑戰。 他小學曾受欺凌,思想變得悲觀,更想過自殺,是屈原的《楚辭》帶他走過死蔭幽谷。 「以前細個出街,背囊一定有一篇《漁父》的抄寫版,它提醒我要正直、堅持自己,不可屈服。 」升上初中,他迷上《貞觀政要》、《進學解》,書裏沒注釋,即使一竅不通都繼續讀,「看不明白都照看,當是挑戰,終有一日會看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