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2日 · 這套方法中,有一個重點是: 「根據自己的年度目標來寫日記,看看自己每天做了什麼跟年度目標一致的行動」。 這個想法,終於讓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介紹「格日記」。 「格日記」目前只有 iOS App ,雖然可惜,但他的寫日記方法,或許可以根據你慣用的工具,移植到你自己的日記載體中。 在「格日記」裡,預先設定好多個「 格子 」,每個格子中一個「 問題 」,讓你根據問題來回答自己今日做了什麼相關的事情,這樣就不怕日記沒東西可以寫。 但是,比起日記沒東西可以寫,更重要的是日記要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參考永錫書裡的方法,把每天的日記問題,設定成「 跟我的年度目標有關 」。

    • 黃明志1
    • 黃明志2
    • 黃明志3
    • 黃明志4
  2. 2021年5月19日 · 「 Pomofocus 」是一款線上番茄鐘工具,在用過的許多番茄鐘工具選擇中,我偏好能夠同時結合「 番茄鐘工作法 」與「待辦清單」的選擇 ,而「 Pomofocus 」符合這個特色,並且擁有乾淨、專注、好上手的介面設計。 甚至如果只是使用基本功能,「 Pomofocus 」不需註冊帳號,就能滿足番茄鐘與任務計時的雙重功能。 在電腦玩物介紹過的許多番茄時鐘工具中, 「 Pomofocus 」可以類比為簡易版的「 番茄土豆 」,後者是我曾經使用超過兩年以上的番茄鐘工具 ,也是目前我使用時間最久的選擇,正是因為其結合番茄鐘與每日待辦清單的特性,很適合做時間管理。 如果說你需要的就只是單純以番茄鐘規則計時的工具,那麼我會推薦:「 Pomodor 簡潔番茄工作法工具:可離線的線上版、免安裝註冊 」。

  3. 2017年8月30日 · 既然沒辦法堅持每天寫日記,那有沒有辦法換個方式獲得寫日記的好處呢? 其實我隨時隨地在「收穫著」寫日記的好處,即使我沒有一般所謂的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我是怎麼做的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我的方法,也提供可能無法養成一般寫日記習慣的朋友,一個變通參考。 我們或許無法堅持每天單獨空出時間寫日記,但可以在本來的工作與生活流程中納入寫日記方法。 寫日記的價值: 首先,我問自己為什麼要寫日記? 我的 三個「目的」 是: 1.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以後可以回憶。 2.反省自己做過什麼,下次可以改進。 3.在心無旁鶩的時間深刻認識自己。 而這三個目的,如果也可以在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進行中」「同時」達成,這樣就不用另外空出時間寫日記。 工作即日記:

  4. 2018年11月1日 · 我為自己找到三種聽書的搭配方法。 「 1. 聽寫:邊聽邊寫 」:聽覺與筆記合一,在想要深度做筆記時,用「聽書」的方式,一邊聽覽書的內容,一邊快速把思考寫成(打成)文字。 就像上課聽老師說,我在下面立刻做筆記一樣。 「 2. 聽讀:邊聽邊讀 」:聽覺與視覺合一,在真正適合閱讀的時間,用「聽書」的方式來輔助視覺的文字閱讀,對書籍的理解速度加倍,而且不容易疲憊。 「 3. 聽說:邊聽邊說 」:聽覺與口說合一,在想要把書籍內容轉化成自己的想法的時刻,邊聽書籍朗讀,邊說出自己的看法,並且利用 語音輸入法 ,同步把自己的語音轉成文字筆記。 (這個方法也符合我的讀書筆記原則: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 下面,來跟大家分享這三個方法的技巧與經驗。

  5. 2018年3月1日 · 1. 目標願景、附加價值: 我在「 建立習慣的第一個關鍵迷思:誤把養成習慣本身當成目標 」這篇文章有提到,養成習慣過程中,最不需要糾結的就是「習慣的行動」本身。 例如我要養成走路習慣,不要把每天走一萬步、每天走 30 分鐘、每天中午都要外出走路設定成目標,因為這些都應該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所以首先我會確定: 「透過養成某種習慣,我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願景」到底是什麼? 追問做到這件事的話,我想要創造什麼價值? 這邊不是要填寫行動,而是要先確定我最後要創造的成果是什麼? 例如在這個案例中,我寫下的主要目標願景是「每天散步提振精神,思考想通難題。 」附加價值是「擁有日常運動時間讓身體更健康」。

  6. 2021年11月5日 · 你日常的雲端工作流程、上網學習步驟,有沒有一些常常重複的繁瑣動作,想要更節省時間的自動化處理呢? 那麼或許可以研究看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款 Google Chrome 瀏覽器擴充套件:「 Automa 」。 「 Automa 」的訴求是:「從自動填寫表單、執行重複性任務、截取螢幕截圖到抓取網站數據,您想使用此擴充套件做什麼取決於您。 您還可以安排自動化執行的時間。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每隔幾天我固定要打開電腦玩物看看最新的幾篇文章,或是每天我要打開 Google 新聞看看幾篇頭條,有沒有可能把「點開網站、點開頭幾篇文章」這樣的步驟自動化呢? 甚至設計一個時間自動開啟?

  7. 2019年11月19日 · 「增進」如何評斷? 「家庭關係」又如何定義? 一個虛無的目標本身看不出任何想要獲得的具體結果,於是這樣的目標總是只停留在我有這樣想的階段。 有時我們的目標設定太理念化,沒有連結到我們真正的生活實況,於是就算開始實踐目標,也沒辦法獲得有價值的結果。 例如我想學習,也真的讀了很多書,但似乎不知道自己因此獲得什麼。 想學習當然是好事,只是如果沒有去深究想學習背後「要解決的真實問題」,那麼學習就很容易成為一件多出來卻又對自己沒影響的好看目標。 這時候,在生活、家庭管理時,我們可以練習去設定 OKR 提到的「高價值目標」。 所謂的高價值,不是說要把目標設定得多遠大,而是要去設定目標背後能夠為我帶來有挑戰、有價值的結果。 是把目標設定成: 確認「渴望要達到的具體結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