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黎智英案控方播黎訪問片稱不怕入獄 指美國介入屬唯一幫助」 (18:35)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午續審黎智英2020年8月被捕同年12月起還押控方播放黎的訪談片段黎被捕獲釋後在訪談節目中表示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只要深知在做正確的事內心很平靜哪怕是要入獄這是他的性格。 據《蘋果》時任副社長陳沛敏的證供,黎被捕後至還押其間都無指示要改變編採方針。 控方播放2020年8月12日《金融時報》的片段,黎於同年4月24日接受訪問,黎表達對《國安法》的看法,稱香港沒有法治的話不會成為金融中心,新聞自由、宗教自由等都會消失,香港的基礎時法治和社會制度。

  2. 2024年1月29日 · 黎智英案陳梓華稱黎早於2019年底已醞釀辦初選 李宇軒帶制裁名單赴美.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勾結外國勢力案今17日第62日審訊控方從犯證人陳 ...... ( 2024年4月17日 13:09) 陳:燒人事件後 黎冀遏勇武迎合西方 指黎非單純爭國際支持 知美政府想法並盡量滿足. 【明報專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勾結外國勢力案昨第61日審訊,陳 ...... (2024年4月17日) 陳稱黎大讚張崑陽 另擬區選後建「大台」

  3. 4 天前 · 壹傳媒創辦人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22日)81日審訊,已超出原定審期的80天,現時仍處於控方案情階段。控方繼續播放訪談節目片段,在2020年《蘋果》的宣傳片中指不論多辛苦,人生最終只為追求活著的意義,「做啱咗嘢,你就覺得有意義嘅時候,你就唔會 ...

  4. 2024年3月5日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踏入第37天審訊。 控方傳召第三名從犯證人、時任《蘋果》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作供。 《明報》文字直播審訊情况。 【12:10】開庭。 控方提及時任蘋果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筆名盧峯),楊清奇形容馮是比較專業嘅人」,「佢唔會干涉我嘅嘢我都唔會干涉佢英文版。 」楊提及兩人日常合作方法,指他會將評論版的文章「供稿」給馮,文章的選擇及翻譯則由馮負責,又指曾有作者要求「剩係出中文,唔想英文版出」,楊向馮轉達作者的意願。 楊續指由黎舉辦的3次飯局,最初兩次飯局分別談到Twitter及《蘋果》英文版,黎當時指兩者用作擴張他及《蘋果》的影響力,同時吸引美國及國際關注香港的人權狀况。

  5. 2023年12月18日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前蘋果日報3間公司被控勾結外國勢力案18日移師至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開審辯方質疑控方加控黎智英串謀煽動刊物罪時已超出控罪的半年法定檢控時效法庭無司法管轄權審理此罪控方不能透過將超出時效的行為囊括在同一控罪中繞過檢控時效。 審訊午續。 被告黎智英(現76歲)及3間公司被控各一項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黎另被控各一項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罪、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罪。 案件由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 黎智英今晨由4名懲教人員押送進入法庭,他身穿灰色西裝外套,明顯消瘦,向旁聽親友揮手。 黎的妻子及3名子女到庭,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亦有旁聽。 警方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在控方團隊席中聽審。

  6. 2024年3月1日 · 2024年3月1日星期五. 【持續更新黎智英案陳沛敏衝擊立會事件後黎指示多訪示威者 唔想運動消失或停止」 (13:19) 圖1之1.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昨日踏入第36日審訊時任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繼續作供。 《明報》文字直播審訊情况。 【12:58】 休庭。 【12:30】 控方提到張劍虹2020年12月7日傳信息給陳沛敏,提及黎智英在獄中向張所述。 陳從信息理解黎表示「佢獄中OK」,吩咐員工告訴讀者「仍然要往前行」。 控方欲關注黎是否有「要撐住」的意思,但遭法官李運騰打斷,指相關內容已屬傳聞證供,無助舉證。 控方又問,一篇文章提及「敏姐指,雖然與黎智英共事多年,不影響新聞判斷」中的「新聞判斷」所指為何。

  7. 2024年4月19日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勾結外國勢力案今19日第63日審訊從犯證人陳梓華繼續作供提及2020年初他與攬炒巴劉祖廸在台北陽明山別墅內與黎智英見面的經過黎表示在支爆後是引入美國民主的好時機同日晚上陳及劉與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見面施向劉稱做政治犯不能心存僥倖要懷犧牲精神,「唔可以你唔犧牲又叫人哋做嘢」。 陳供稱,2020年1月11日,劉從英國飛抵台灣,梳洗後即前往黎位於陽明山的別墅,同行包括陳及姓林的「女手足」。 當時黎提出有意培養劉成為政治明星,可提供1萬英鎊作為生活費,但劉沒有接受,稱無意成為政治明星。 黎又指出,團隊赴美會見議員的不是,指他們應該「識多啲枱底人,而唔係枱面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