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9 月 1 日. 1366. 再有興趣的工作,終有一天會出現低潮,工作充滿挫折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差別只在於低潮來得早或晚,低潮來時摔得輕或重,不但展業提不起勁,甚至會失去從業的動力與積極性,屆時若再得不到幫助,恐怕真的就要這樣心灰意冷離開業界。 業務人員應該如何避免自己在低潮時沉淪下去? 團隊主管又應該如何拉這些夥伴一把,也拉自己一把? 甚至能夠提早準備,打造讓夥伴能夠在低潮時得到幫助,非低潮時能夠保持高積極度的快樂職場? 推一把,從低潮走出來. 造成低潮的原因有許多,最常見的大概有幾種:受到重大挫折、感到一成不變、怕失敗不敢進一步挑戰等。

  2. 2023年4月1日 · 本期《Advisers財務顧問》隨每月特輯推出《觸得到的未來》手冊,點出時下年輕世代所要面對的7大趨勢,從他們看得到的趨勢到可能尚未考慮過的趨勢,一步一步將保障的價值送進心底。 趨勢1 薪資凍漲多年. 常聽俗言道「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當然也有些人會舉出平均薪資統計數字,證明薪水還是有在提升,但為什麼大眾普遍還是感覺到薪水不漲? 其實是因為「名目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經常性薪資」的差別。 所謂名目經常性薪資便是只論薪資金額的統計。 根據內政部主計處的統計資料,臺灣的名目經常性薪資從1982年的1萬2,534元開始不斷飛漲,到2002年時已達3萬4,746元,年化成長率達5.83%。 雖然2008年金融海嘯後短暫下跌,但很快就恢復成長,到2022年仍有3.39%的成長率。

  3. 2022年9月1日 · 香港宏利人壽分行經理龍允浩今年25歲,18歲入行便在當年成為國際龍獎IDA得主的他,其實一路上也遇到過許多障礙,但他克服了客戶的質疑,並且成功與他們拉近關係,無論面對年長還是年輕的客戶,都能夠順利成交。 用情感建立關係,用專業穩定關係. 自最初從業開始,龍允浩的客戶便來自各個年齡層,從年輕到年長都有,該如何與這些客戶相處? 龍允浩表示,先拉近關係經營感情,讓客戶願意支持你、挺你,後續才有專業規劃能力的發揮空間。 龍允浩也指出,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客戶,彼此的相處態度是不一樣的,雖然常說要與客戶成為朋友,但是對於年長客戶,龍允浩認為更應該要成為對方信賴的晚輩。 試想,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崇拜你、信賴你、又很有能力的晚輩,你會不會想要幫他一把,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4. 2018年7月1日 · 2018 年 7 月 1 日. 1968. 欲完成、做好一件事情可粗分為3個階段:良好的開頭、有效的執行,以及達成目標。 一位新人進入保險業的最初養成階段,黃金90天可以左右其日後展業生涯是否順利,甚至能否永續經營。 「人如果對了,事情就對了」這是大家時常聽到、口耳相傳的一句話,人要如何「對」,除了在增員選才環節,挑選人格特質適合,抑或具備旺盛企圖心的人才外,進入保險業之初的輔導及教育訓練,亦是讓人才能否繼續定著於保險業的一大關鍵。 保險業界一直有所謂的新人「黃金90天」,意指新人在進入保險業的九十天內,所被建立與培養的觀念及習慣,會徹底關係到業務人員的塑型及職涯發展狀況。

  5. 2018年7月1日 · 特輯內文. 正眼看保險,為新人把關正確心態與價值觀. 文 崔浩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7 月 1 日. 1817. 剛進入保險業,心態與觀念尚未成熟,又或者抱持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如果沒有及時矯正,很容易讓新人因此無法適應保險業。 尤其對於沒有充足社會經驗的年輕世代,無法用經驗調整自身目標,更需要主管與團隊資深夥伴的協助把關。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1期.

  6. 2023年5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5 月 1 日. 360. 0. 過去3年時間,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臺灣也未能倖免於難,特別是2021年長達2個月的三級警戒,可說打亂了臺灣保險業務員的陣腳,在非必要不得外出的限令下,沒有任何客戶能夠約出門見面。 這樣的環境壓力,也使得許多原本並未打算嘗試線上經營與銷售的業務員和團隊,不得不加緊轉型,而當中許多業務員和主管就此「一試成主顧」,即使如今疫情已經平息下來,也沒有徹底回到線下經營的懷抱。 安聯人壽耀鼎通訊處處經理吳懿芷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她帶領團隊結合線上與線下,有效提升了團隊的經營成果。 從疫情下開始的線上團隊經營.

  7. 2022年12月1日 · 2022 年 12 月 1 日. 0. 796. 目前金融市場的保險公司中,國泰金控旗下的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的生態圈營運已有相當的成果。 從客戶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與異業進行合作,針對不同場景,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讓生態圈的範圍不斷擴大。 金融科技近幾年的發展相當蓬勃且快速,對於消費者來說感受度是相當深刻的,例如支付平臺、加密貨幣、人工智慧上的運用等,而在法律規範上面也有相關的鬆綁,從純網路銀行的開放設立,到近期正在進行的純網路保險申請案審查,皆顯示出金融科技的影響範圍不斷在擴大當中。 保險業身處金融業,面對更多異業上的競爭,自然不能執著於過去透過業務員販售保險、自家平臺設立投保專站的傳統經營方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