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致癌因子(常称致癌物,carcinogen)指可引起细胞恶性变的物质。 人类肿瘤大多数是由于与外界致癌物质接触而引起的。 能诱发细胞癌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通称为致癌物。

  2. 当 机体 受到环境中的化学、物理、病毒等致癌物质的影响,和/或因自身遗传、内分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作用时,可发生一系列基因异常改变,形成 恶性肿瘤。

  3. 促癌物(promoter):某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可由于其它本身无致癌性的物质的协同作用而增大。 这种增加致癌效应的物质叫做促癌物,如巴豆油、激素、酚和某些药物。

  4. 如果癌基因受到阻遏,则细胞可以保持在正常状态,一旦这种阻遏被打破,细胞就发生恶性转化。. 致癌因子,如化学物质、辐射等,能激活这种潜在的内源病毒。. Huebner和Todaro认为,细胞内的癌基因是 病毒基因组 的遗迹。. 1971年,Howard Temin (反转录酶的发现者之一)对癌 ...

  5.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1,2-二氨基-4-硝基苯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1] 中文名. 4-硝基邻苯二胺. 外文名. 4-Nitro-o-phenylenediamine. 别 名. 1,2-二氨基-4-硝基苯 、对硝基邻苯二胺、4-硝基-1,2-苯二胺. 化学式.

  6. 遗传易感性是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由于 遗传结构 不同,在外界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呈现出易患 多基因病 的倾向,如 肿瘤 。. 一些 环境因素 和个人生活习惯都会影响肿瘤的发展。. 一切能改变 细胞周期 的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和 DNA损伤修复 的环境因素都是肿瘤 ...

  7. 现状. 播报. 编辑. 目前,化疗总体有效率在30%到40%,而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获益病人,有效率可以提高到80%。 分子检测为癌症治疗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癌症治疗开始迈入个性化治疗的新天地。 目前,在国外,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强制要求用药前进行EGFR、KRAS等基因检测。 另一权威机构 NCCN (美国癌症综合治疗网络)已经将EGFR、KRAS、ERCC1、RRM1、HER2等基因检测纳入到癌症治疗指南中。 目前癌症基因检测主要技术是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它具有准确率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高通量等特点。 在国内,随着国际学术交流及政府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临床专家已经意识到此类检测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