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3日 · 【明報專訊】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發表報告稱,新加坡與香港的競爭自2020年以來愈演愈烈,惟愈來愈多跨國企業選址新加坡而非香港作為亞洲總部,去年已錄得4200家落戶新加坡,遠遠超出香港的1336家。

  2. 2023年8月17日 · 上一篇. 在港置16年升職12次 38歲任CEO. 【明報專訊】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管理旗下數千名代理上有一金句「有戰績、有升職」,現時38歲的馬泰陽去年11月獲晉升為美聯旗下香港置業行政總裁(CEO),便是上述用人哲學的體驗。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3. 2024年5月3日 · 華德士香港喺3月做嘅調查顯示,香港有六成年輕員工對公司嘅晉升速度有好高期望,希望喺12至18個月內升職,反映職稱對呢一代人仍有好高價值。 華德士香港董事總經理John Mullally話,以往留唔住員工嘅弱勢公司,經常以職稱膨脹作為工具,但當員工意識到職稱嘅內在價值或外部地位唔顯著時,可能好快就會不滿,特別係薪酬待遇與職稱不符嘅時候。 上 / 下一篇新聞. 【Emily】新思維擬訪美 唔擔心犯23條. 【Emily】周日城巴20A線免費搭氫巴電巴. 【Emily】嶺大數據科學學院成立 AI科列必修. 【Emily】吳傑莊倡設「數字科技城」 發展「虛擬資產銀行」 積金易6‧26推 料兩年減行政費36% 24受託人「先細後大」逐步加入 預期年半完成. 強積金整合戶口需時減半.

  4. 2024年5月31日 · 港大招聘網頁所示,校方多個高層職位正公開招聘,涉及4個「副校長級」和3個「院長級」職務,包括首副、行政及財務副校長、副校長(大學拓展)和副校長(教學);建築學院、文學院、牙醫學院的院長。 相關字詞﹕ 校委會 文鳴 香港大學.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近日陷入校政風波之際,校方昨再宣布高層人事變動。 港大校長張翔昨晨致函社科院教職員和學生,宣布社科院長文鳴因「家庭原因」辭職。 文鳴昨回覆本報表示,今年初已決定請辭,離任與近日港大高層人事變動的新聞「絕對沒有關連」,她衷心希望港大可健康地發展。 據悉文鳴約兩個月前已辭職。

  5. 2024年4月26日 · 李家超說,每名僱主必須為員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空間、充足培訓及健全裝備,每名工作場所提供者亦要提供妥善和符合安全守則的工作環境,而每名僱員就要自覺遵守安全守則,在前線遇上工業安全問題時,馬上向僱主反映,共商改善方案。 他稱,企業要時刻做好風險評估及預防措施,積極利用機械及科技,取代人手在高危地點工作,並推行獎罰機制,以提高工友的安全意識。 李又稱,政府正仔細考慮最低工資委員會就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提出的建議,審慎釐定檢討機制的未來路向,短期內會公布決定。 他說,未來一年會繼續與勞資雙方緊密溝通,共同推動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 李家超 工業意外.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6. 2021年6月28日 · 參考國際楷模. 歐亞等地多國早已聚焦職專教育的發展,PwC的報告參考了德國、瑞士、澳洲、英國、芬蘭及中國內地的職專教育優良模式,總結影響香港職專教育發展的要素,以下逐一探討。 加強業界協作 「雙軌制」培育應用型人才. 職專教育機構與僱主之間的聯繫,對於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尤其重要。 KOF瑞士經濟學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職專教育發展較好的國家,往往會讓僱主參與其中,如制定資歷標準、設計和更新課程,以及制定評估和考試標準。 以「雙軌制」教育模式聞名的德國和瑞士,行業的積極參與是職專教育成功的要素。 根據德國聯邦職業教育局的統計數字,約20%的德國企業會為年輕人提供學徒訓練(註3),當中約七成時間會在職場學習,其餘約三成時間在院校上課,這樣的培訓模式,能為企業培訓人才。

  7. 2023年7月11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AI帶挈「Magnificent 7」 今年市值大增32萬億. 【明報專訊】受惠於人工智能(AI)引發的投資熱潮,大型科技股出現驚人反彈。 今年以來為標普500指數貢獻大部分升幅的7隻AI概念股被稱為「Magnificent 7」,包含5大傳統科技股「FAMGA」,即facebook母企Meta(美:META)、蘋果(美:AAPL)、微軟(美:MSFT)、Google母企Alphabet(美:GOOG)及亞馬遜(美:AMZN),加上Nvidia(美:NVDA)及Tesla(美:TSLA)。 這些科技股今年總市值飈升60%,即4.1萬億美元(近32萬億港元),總市值達到11萬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德國GDP接近3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