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7日 · 政府在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美容院、按摩院及派對房間資助計劃2022」,於今早9時接受申請。. 【第五波疫情】體育處所、健身中心停業 已批出1,500萬元資助(附申請連結). 據政府公布,網上申請系統( bmpsubsidy.gov.hk )於今日早上9時開始接受申請 ...

  2. 2020年10月21日 · 申請方法. - 計劃會設立一個專屬網站( bmpsubsidy.gov.hk )以接受網上申請。 申請人只能透過該網站提交申請及證明文件。 - 首輪計劃成功獲批的合資格美容院、按摩院及派對房間,無須重新提交商業資料及全套證明文件,只要在網上申請系統輸入其於首輪計劃的申請號碼及其商業登記號碼,以及額外提交一個計劃指定的業務地址證明以證明其業務仍然營運。 - 沒有申請首輪計劃的商戶、已申請首輪計劃並正等待覆核結果的商戶,以及已於首輪計劃成功獲批但需要更改業務資料的商戶則須於網上申請系統遞交新申請。 資助金額.

  3. 2020年9月11日 · 其實坊間對查證單位是否凶宅有甚多誤解,很多買家以為地產代理有責任主動向你透露單位是否凶宅。 然而,根據《地產代理條例》,代理並無規定必須提供物業是否凶宅的資料,因此在簽訂臨約前,買家必須主動向代理查證,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另一個常見的誤解,以為在土地註冊處出一個查冊就能看到單位是否凶宅。 其實就算查冊顯示業主已過身,不一定代表單位就是凶宅,也不代表業主是在單位內死亡,只是證明業主已過世,後人正在安排遺囑承辦。 相反,如有租客於單位內死於非命,查冊內亦不會顯示這個死亡記錄,因此查冊絕對不能證明單位是否凶宅。 勿貪小便宜買低價樓. 其實作為買家絕對有責任去查證自己購入的單位是否凶宅,筆者早前亦曾經購入多個凶宅作投資,對避免買入凶宅有3個建議可供參考:

  4. 2022年6月23日 · 2019年政府推出自願醫保時,你的醫保是過渡了去自願醫保。 根據自願醫保的安排,當中一個保障項目叫『訂明診斷成像檢測』,意思是你去做這些檢測,每年有2萬元保障額,但要留意,目前只涵蓋磁力共振掃描(MRI)、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Scan)和電腦斷層掃描(CT-Scan)這三項。 還有,客人要就每次檢查自付三成費用,保險公司負責其餘七成。 過去,如果客人在門診做了這幾項檢查,未必可以保到,因為只是檢查,又不是門診手術;但如果入院做,又必須有合理的原因,例如過去的病歷,令到在醫院做會安全一點等等。 有了這個保障項目,客人只要有病徵,又有醫生轉介,就可以在門診進行這些先進檢查,有結果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William:「聽你這樣說,我其實可以找醫生轉介去做?

  5. 2020年3月21日 · 「物管支援計劃」為即商住兩用樓宇的物管公司或業主組織提供「抗疫清潔補貼」,並資助他們向前線清潔和保安員工發放「抗疫辛勞津貼」。 計劃由2月24日起接受申請,截止申請日期為4月15日, 合資格的物管公司和業主組織仍可遞交申請。 一般情況下,物監局會在收妥申請表格及所需文件後約三星期內,通知申請人有關申請結果和發放資助。 【新冠肺炎】樓宇清潔及保安 獲發共4,000元補助. 【新冠肺炎】物管公司要保障前綫員工 口罩貴都要買. 責任編輯:蘇穎琪. 【新冠肺炎】樓宇清潔及保安 獲發共4,000元補助. 【新冠肺炎】物管公司要保障前綫員工 口罩貴都要買. 物業管理 疫情 保安 補貼 物業 肺炎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 請選擇文章.

  6. 2023年3月16日 · 其實政府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轄下的婦女健康中心及母嬰健康院有提供婦女健康檢查服務,包括子宮頸檢查服務、乳房X光造影檢查等,最貴的一個檢查只需要310元,再沒有藉口不做檢查了。 婦女健康中心及母嬰健康院的婦科檢查主要分三部份,分別是婦女健康檢查、子宮頸檢查服務及乳房X光造影檢查。 一般情況而言,只要是香港居民都可以享用此服務,而且只要打相關服務的電話已經可以預約,方便簡單。 【政府工略】發展局招聘園境師 月薪6.5萬元起跳 實際工作做啲咩? 【 見下頁 】 點擊圖片放大. +10. 同場加映:【青姐話】矽銀的爆煲 市場的豪賭. 青姐話. 【青姐話】矽銀的爆煲 市場的豪賭.

  7. 2021年12月3日 · 因為設計師需要連帶考慮在燈光斜照下,乳膠漆牆會否容易出現瑕疵、怎樣的牆壁比較相襯、然後天花地板如何配合等等,簡單來說就是「牽一髮,動全身」。 要計算出一個完整的報價,必須先落實一個切合客人需要的設計。 其中牽涉以下準備工作: 度尺─拍攝整個單位之牆身、陣位、電掣位、去水位、電箱、煤氣位置等等的尺寸及狀況作設計之用. 勘察─須驗查電箱(供電情況及電量)、水錶房(供水情況及水壓)、鋼筋是否爆裂、有否漏水問題等等。 如有疑問需與管理公司進一步交涉。 擺位─再次相約客人,加深了解客人日常生活習慣及需要從而就室內設計上提供相關專業意見。 例如人體工學、空間規劃、設計跟生活習慣之配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