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5日 · 【明報專訊】由畢馬威中國、渣打銀行及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共同主辦的大型公益項目「大灣區金融職場練習生」,日前在深圳舉行企業交流日活動,超過100名練習生出席。

  2. 2020年7月6日 ·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今日(6日)放榜,各校陸續公布成績。 拔萃男書院誕生3名狀元,均選擇負笈海外,稱決定與本港社會事件及政局無關。 7月7日報道:英基12學生成狀元 僅一人有意留港讀醫.

  3. 2024年5月6日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6日)第70日審訊,「從犯證人」陳梓華繼續接受控方覆問。 陳梓華指2020年10月首次錄取口供的內容並非事實,決定成為控方證人後有「心態上的轉變」,沒有再作虛假供辭,「我唔想受到良心嘅責難」。 陳梓華早前在辯方盤問下指2020年10月首次錄取的口供有部分內容並非事實,他上周在控方覆問時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是因他當時仍心存僥倖,以為可與黎智英、Mark Simon等撇清關係。 控方今問到要撇清關係的原因,陳稱「因為當時我知道大家都有犯到法」,指「重光團隊」當時仍然在推動制裁,而他知道Simon、「攬炒巴」劉祖廸有參與其中,他本人則為「美國線」一員;加上李宇軒已被捕,「我相信好大機會其實已經查到我同佢哋嘅關係」。

  4. 2024年5月3日 · 經濟. 2024年5月3日星期五. 周顯 投資二三事. 投資策略. 下一篇 上一篇. 周顯:愈有知識 愈會沉迷. 【明報專訊】就我所知,陳百祥,即阿叻,大約在2000年時,曾經在電視台講過馬,而在那時,他曾經公開或私下,講過一句聰明的話,如果我記錯,請不要見怪。 他說的是,我把賭馬的奧秘告訴大家,是想提高參與的人的水平,皆因他們輸得太慘,會少賭了,這反而會令我受損。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5. 2023年12月19日 · 金融中心最重要是資訊流通. 數字是表象,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深思。 敝校金融大教授陳志武,早在2003年寫了一篇〈資訊自由與香港的經濟未來〉,講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優勢,以及如何去維持,當時回應《基本法》第23條,現在讀上仍然有用。 陳教授說最重要的是「制度資本」:香港的制度以法治、新聞自由和經濟自由不干預為中心,特別新聞自由一直是其政治、法律和經濟基礎設施的核心。 這些無形的制度和傳統是香港最好的資產,也是特區繁榮的最大希望。 金融中心最重要是資訊流通。 買賣實物可以驗貨,就算有問題都可以睇到摸到及透過測試得知,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還不算嚴重。 但金融產品、公司估值非常靠市場及企業資訊。 他認為新加坡一直發展服務業未及香港,就是因為資訊流通嘅問題。

  6. 2021年9月25日 · 明報即時新聞. 曾協助推動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換上新班子後首次訪美,HKDC執行總監、《學苑》前總編梁繼平,連同HKDC董事局主席、學聯前秘書長周永康,以及HKDC顧問、立法會前議員羅冠聰和前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一行人,已會見美國參眾兩院議員,推動通過《香港避風港法案》。

  7. 圖片看世界. 【日月掠影】1996年5月20日:臨屋户請願 房署拒收模型展出. 不時收律師信 消委:續護消費權益 屹立50年 屢歷投訴高峰稱商家「時好時壞」 四成官校上載國安年報 有註銷政治書 辦活動表演向家長講解 有議員籲勿流於交功課口號式. 強風吹起大學站上蓋 纜車停駛 清水灣現水龍捲 梁榮武:4月罕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