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29日 · 陳泰良醫生介紹最新微創心臟手術。 香港文匯報記者殷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翔)隨着本港不斷老齡化,心臟瓣膜狹窄及閉合不全引致的心臟病愈來愈普及。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陳泰良表示,全港每年約有800人進行心瓣修補或替換手術,加上已不適宜進行手術或拒絕手術的心瓣病人,總數逾千人,數字持續上升。 瑪麗醫院今年引入最新微創二尖瓣修復手術,毋須鋸開胸骨及可縮小創口逾80%,大幅降低病人手術痛苦及術後康復期。 陳泰良表示,心臟中有多個心瓣膜,如活門般讓全身血液單向流通,防止返流。 心瓣病除了先天性患者外,是慢性退化症的一種,猶如大門使用過久而退化損壞。 據美國一項研究,55歲以後心瓣病發病率顯著上升,75歲以上二尖瓣發病率達10%,主動脈心瓣病發病率達5%。

  2. 2016年6月28日 · 病理學指出,拇趾外翻是因腳部軟組織異常,隨着時間演變成骨骼及關節問題,最明顯的特徵為拇趾向外屈曲,且從冠狀面看呈旋轉狀態。 以往進行傳統開放式手術進行矯正時,醫生通常會在腳上開5厘米至7厘米的刀口,利用接骨術矯正骨骼的位置。 骨科專科醫生凌家健解釋,傳統手術雖能夠達到矯正效果,可惜需要較多的鐵片及螺絲去固定位置,且傷口較大,除影響腳部外觀,還增加傷口受感染的風險。 內窺鏡輔助拇外翻矯正術透過內窺鏡的輔助,醫生只需在腳上開5個5毫米的小切口,用針線重組軟組織,並用一枚4毫米螺絲固定位置,即可達到矯正效果。 新手術的優勝之處在於術後的傷口不但較小且不明顯,更可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3. 2015年10月19日 · 7月起,醫管局在九龍西聯網內的葵涌醫院試行精神健康診所,為首次排期診治的非緊急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綜合性精神專科治療,至今已服務500名 ...

  4. 2016年3月21日 · 建議作答方式如下: 香港政府應立法禁止未滿18歲人士進行「醫療上非必要」的整形外科手術,原因如下: 首先,雖然有人認為政府不應立法,其原因是因為不應干預青少年的自由,加上法律不應凌駕在學校及家庭之上,但我認為,18歲以下的青少年處於成長階段,心智及生理上未完全成熟,所以作出的判斷會有所偏差。 學校及家庭教育是一個軟性手段,但未必百分之一百成功,故應立法禁止,設下一道安全線,防止青少年進行整形外科手術。 其次,手術存在危險性。 由於「醫療上非必要」的整形外科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就資料B可見,侵入性手術對發育中青年人有潛在危機,甚至有死亡的風險,在台灣已有不少案例有跡可尋,反映出整形外科手術的成功並非百分之一百,有機會斷送年輕人的一生。

  5. 2015年3月21日 · 本港執業的針灸治療中醫師必須持有認可註冊中醫師證書。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女病人在針灸過程中死亡事件惹來全城關注。 究竟誰人有專業資格可為別人針灸?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全科)關家倫表示,所有本科畢業及註冊的中醫師,都應接受針灸訓練,在執業試中亦需進行考核,方可以為病人進行針灸。 他又謂,針灸的作用是刺激穴位,調理氣血,若病人體弱、受驚或情緒不穩、太餓太飽等都不宜進行針灸。 本港執業的針灸治療中醫師,必須持有認可註冊中醫師(全科)、或認可註冊中醫師(針灸)證書,即由衛生署署長或其指定代表擔任的中醫註冊主任所發出的執業證明書,才能提供專業的醫療,還要每3年續牌。 關家倫稱,在進行針灸前,醫師應先了解病人的情況,判斷是否適合進行治療。

  6. 2019年1月17日 · 醫思醫療億元級專科中心開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醫思醫療(2138)位於旺角朗豪坊辦公大樓的醫療專科樓層昨日正式開幕,設有博思醫學 ...

  7. 2021年1月7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獲悉,由深圳漢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組建的重症呼吸設備研發平台已着手試產國內首個國產ECMO系統,已進入審批階段,預計年內上市後將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卡脖子」重要技術的國產可控。 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短板. 高端醫療設備和器械是重大疾病診療的關鍵支撐。 長期以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弱。 2020年4月,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獲工信部批覆組建,成為深圳首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旨在聚焦醫療器械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打通創新鏈產業鏈堵點和難點,實現醫療裝備自主研發,提升整體產業水平、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短板,為健康中國提供關鍵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