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7日 · 他在外國投資網站發文指,「沉悶」的投資才是一個成功的投資,他解釋成功的投資是需要長時間、耐性和有紀律的,同時要無視別人瘋狂投資的能力。. 他在文章中強調「當你的投資組合愈令人興奮,便會令你在熊市的表現愈差」,他提到在2022年的道指中派息 ...

  2. 2024年5月15日 · 如果沒有收到報稅表,應否主動向稅局查詢? 本文為你一一解答。 2024年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 稅務局於2024年5月2日已陸續發出約244萬份報稅表,包括約67萬份電子及約177萬份紙本報稅表。 兩種報稅形式的遞交安排分別如下: 填寫紙本表格的 一般納稅人 ,須於發出日期的 1個月 內(6月3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 填寫紙本表格、 經營獨資業務 的人士,則須於 3個月 內(8月2日或之前)遞交; 以上兩類人士如果利用「 稅務易 」網上平台的電子報稅表報稅,限期則 自動延長1個月 ,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或4個月)內遞交便可. 報稅主要涉及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税等稅項的申報。 本網整合 7大報稅應注意事項 ,各位讀者在著手填寫之前,可以閱讀本文,了解相關細節。

  3. 2019年5月16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5/16 10:00. 最後更新: 2019/05/16 13:26. 分享: 資產管理公司美盛的全球投資調查指出,投資者的現金持有量佔三分之一。 有趣的是,按地區來劃分,亞洲是現金持有量最高的地區;在年齡層方面,千禧世代持有的現金份額最大。 該項調查頗尖銳地指出,很多投資者未能達到自己訂下的投資回報,關鍵原因可能是持有太多現金。 全現金回報跑輸通漲. 比較過去10年的數據。 自從2009年6月30日以來,將全數資金投資於全球股票,每年可以錄得約10.8%,但全數資金投放於3個月現金則只有約1.0%。 這個差距就是機會成本,此例子可以解釋持有太多現金會令投資者錯失獲取回報的機會。

  4. 2020年12月18日 · 黎諾懿指,不少人投資產品時只著眼風險高低,卻未有了解當中的成份;他認為知道所投資的基金如何組成,便可因應市況而改變投資策略。 隨着歲數增長,黎諾懿近年投資態度亦愈趨謹慎,以投資債券、基金為主,因為回報率較高但風險較低。 點擊圖片放大. +3. 收息VS升值? 轉投科技股有得解. 不少港人鍾情投資收息股,黎諾懿亦不例外,曾經買入收息股投資,惟近年已改為投資科技股或優質股,因為股票升值所帶來的回報遠勝收息。 他假設滙豐 (00005) 有6厘息,但買入阿里巴巴 (09988) 或騰訊 (00700) 一年的回報已多過滙豐的派息。 他坦言,在自己仍有賺錢的能力時,會希望可以獲取更多的回報。 今年3月環球因新冠肺炎疫情大跌市,黎諾懿坦言不敢過於進取,只進行了少量投資。

  5. 2019年3月8日 · 分享:. 職場上很多時候要以Email溝通,尤其是以英語作為溝通媒介之時,打工仔難免有時會遇上詞不達意的情況,弄出不少尷尬場面。. 如何寫出一封既有禮貌、又能表達適當措辭的英語郵件?. 參考這28句英語句子,為你輕鬆打開話匣子之餘,又能助你保持有效 ...

  6. 2019年12月13日 · 「比重還原法」之所以帶來更理想的回報,主因是能有效地強迫投資者「高沽低揸」,還將投資風險長期控制於可控範圍。 舉個簡單例子就會明白: 假設一名投資者將10萬美元,以5:5比例,即是5萬元投資於股票基金,5萬美元投資於債券基金。 第一年投資,債券基金升40%,而股票基金跌20%,首年年底,債券基金升至7萬美元,股票基金跌至4萬美元,因此其股債比例改變為36%及64%。 隨後的第二及第三年,投資者沒有任何調整,股債基金隨市場而變化,3年後,資產升至13.79萬美元,因此其回報為37.9%。 【延伸閱讀】 投資基金有何好處? 為何要投資基金? 採用比重還原法 回報長遠跑贏.

  7. 2019年2月15日 · 貴為強積金港股基金長勝將軍的永明,表現一直跑贏同行,其永明彩虹港股基金過往由另一資管公司首域主理,但3年前卻轉為「多元經理」模式。 永明資管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受訪時表示,首域仍佔投資組合內最大份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