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1日 · 第一屆台德民間論壇將於13日至15日在柏林舉行,雙方將就文化和教育、經濟與科技等多方議題交流,由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和政治大學社會系退休 ...

  2. 2024年5月14日 · 教育部推動「教育雲端帳號」,整合22縣市的大專和中小學認證系統,憑單一帳號即可登錄62個多樣化教學應用服務與平台,有助於減輕師生需記憶多組帳密的負擔。

  3. 2024年4月24日 · 唐鳳受邀馬克宏母校開講 分享台灣數位民主經驗. 以科技尋共識實踐民主 美媒:台灣經驗值得關注. 擁有24萬訂閱YouTube科普頻道Science4All的黎元黃笑著表示,「這就是為何台灣實驗不只對台灣人很重要,對其他人也很重要的原因。 台灣範例展現了這是可能的,也就是透過數位工具強化民主,世界上這樣的範例不多」。 過去10多年來,民主整體正在衰退。 台灣對於開放源碼(Open Source)、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等數位工具的應用,都是可以被其他民主體制借鏡,達成民主良性循環。 福克認為,台灣猶如數位民主的「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讓懷疑者了解這是可行的,「當然並非完美,但台灣正走在衰退的反方向,更加民主」。

  4. 2024年5月2日 ·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日電)中共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將於7月召開,有港媒分析,中共將會在這次會議上聚焦解決低迷的房市及地方債務問題。 星島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表示,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三中全會大多涉及經濟及社會改革發展等重大決定,因此這次三中全會令人憧憬北京中央將會推出重大改革政策,為當前經濟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還為未來5至10年經濟發展方向定調。 社論指出,本屆三中全會一拖再拖,估計與當前內外形勢嚴峻有關;大陸疫後經濟復甦遇上諸多困難,樓市低迷、地方政府債務嚴重、內需疲弱、企業信心不足,而外部環境複雜,美國對中國科技「卡脖子和脫鈎斷鏈」動作頻仍,影響到外企對中國投資的信心。

  5. 2024年5月4日 · 中國駭客組織Earth Lusca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透過電子郵件向選定目標發送名為「中國對台灣的灰色地帶戰爭」的惡意zip檔案,對象包括台灣政府、教育機構和新聞媒體。 這份檔案的目標是安裝惡意軟體滲透電腦系統。 文章寫道,這些攻擊在選舉前24小時達到高峰,凸顯他們破壞台灣選舉公正性的策略意圖。 假資訊和深偽技術. 這些破壞台灣穩定的行為並不限於傳統的駭客技術。 假訊息作戰也對台灣政治、經濟和社會造成危害。 例如,在選前,社群媒體上流傳大量假消息和捏造內容,都是針對主張台灣主權的執政黨民主進步黨。 其中最令人震驚的例子是名為「蔡英文秘史」的300頁電子書,充滿對總統蔡英文毫無根據的指控,目的是削弱公眾對她和民進黨的信任。

  6. 2024年4月30日 · 本地媒體報導,虛擬資產是Web3.0生態圈的重要一環,香港金融管理局有可能以「穩定幣」形式發行數碼(數位)港元,但預料仍要與北京討論後才能 ...

  7. 6 天前 · 2021年1月6日,香港警方國安處拘捕55人,指他們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同年2月28日,警方起訴其中47人,大多數未獲准保釋。 47人橫跨不同政治光譜及世代,較年輕的包括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冒起的何桂藍等;泛民「老手」包括梁國雄,及多名民主黨及公民黨成員。 另外還有政界新人,包括於疫情期間代表公立醫院醫護組織發起罷工的余慧明,以及民陣召集人岑志杰。 案件延至2023年2月6日才在法庭審訊。 檢方宣稱,初選旨在「顛覆國家政權」,是濫用立法會議員職權的一場謀劃,被告取得立法會大多數控制權,無差別否決政府預算案,逼使特首解散立法會,從而癱瘓政府運作;最終會導致特首因重選的立法會拒絕通過原預算案而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