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公廁指的是香港的公共廁所,當中並不包括商場及食肆的廁所。香港公廁是香港市政公共建築中數量最多的類型,有多達800座獨立的公廁 [1]。

  2. 鴨巴甸街及士丹頓街交界地下公廁(英語: Underground public latrine, corner of Aberdeen Street and Staunton Street )是香港一座已關閉的戰前公廁,位於香港島 上環 元創方側,1918年建成。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梁定邦 (醫生): 在任香港市政局 主席之時,改革及美化了香港公廁,並為公廁的衛生訂定標準。 勞永樂 :曾任香港廁所協會副會長,在醫學雜誌及傳媒分享廁所知識及研究。

    • 歷史
    • 公廁分佈
    • 普遍面貌
    • 新式公廁
    • 公廁管理
    • 香港公廁之最
    • 廁所趣聞
    • 外部連結

    香港的公共廁所,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開埠初期。根據清廷外交官張德彝在其遊記《航海述奇》中描述,在1860年代,香港政府已立例禁止在大街隨地便溺。惟當時的公共廁所並不多,不少公眾場所均未設廁所,因此不少人在「人有三急」時,均選擇在後巷等較隱蔽的地方就地解決,以致這些地方經常臭氣沖天,也使這些地方有「屙屎巷」之稱。

    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799個公廁當中,有393個設有暢通易達而無分性別的洗手間,供帶同嬰兒或小孩的人士、殘疾人士和長者等有需要的人士使用。各區公廁數目的資料如下︰ 註:公廁通常同時設有男和女廁格,括號內的數字顯示在(a)欄內只設有男廁的公廁數目,即麥當奴道公廁(尿廁)、威靈頓街公廁(男廁)、羅便臣道公廁(男廁)、淺水灣公廁(近拯溺總會)(尿廁)、金巴利道尿廁,*另外淺水灣公廁(近海灘道十六號)為一個男女均可使用的廁格。 資料來源:審核2019-20年度開支預算:答覆編號FHB(FE)33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設施及服務位置:公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廁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的公廁衛生程度參差,當中以九龍區的公廁衛生程度為人詬病。很多時候廁門背面會寫上粗口、召妓的電話號碼及廁客的政見,舊區如深水埗等的男廁背面更偶爾會貼上來自報紙或色情雜誌的性感女郎圖片。更有部份公廁被同性戀視為釣魚之地,相約其他同性戀者進行性行為。

    香港新建的公廁按新釐定的標準和要求的設施如下: 1. 外貌講究美觀和有建築藝術特色; 2. 內部要有寬敞的空間; 3. 採用較容易打理的材料; 4. 用玻璃磚間隔,自然光與人造光並用,保持廁內光線充足; 5. 加強通風設備,採用高樓底、對流窗及抽風系統等; 6. 在各排廁格後面設置維修通道方便維修,內置供水管、排水管、隱蔽的廁所水箱、尿廁的自動沖廁水箱等; 7. 提供更多和先進設施,如衞生巾箱、掛勾、乾手機及不銹鋼扶手等; 8. 設置殘疾人士廁所; 9. 設地方供嬰兒換尿布。 1. 興發街公廁造價高達1,300萬港元 2. 放馬莆公廁是「2006全港最佳公廁選舉」「市民首選大獎」銅獎得主 3. 屏山坑尾村公廁 4. 羅屋民俗館休憩公園公廁採用玻璃磚間隔

    政府部門

    香港政府管理公廁部門主要有三個:管理街道公廁的食物環境衞生署(共管理公廁787間,其中94間設在港島區,62間設在九龍區,631間設在新界及離島區;至於旱廁,有59間設在新界及離島區),管理公園、沙灘及其他康樂場地公廁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管理郊野公園內的廁所的漁農自然護理署。而公廁的建造及維護保養,則主要由建築署負責。 也有少量位於公共屋邨範圍內的公廁,會由房屋署負責管理,而位於寮屋區內的公廁,則由地政總署寮屋管制組(俗稱「寮仔部」)負責管理。 香港所有公廁的清潔工作皆外批予合約承辦商負責,每天最少清洗1次。 1. 東京街公廁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 2. 馬鞍山公園的公廁由康文署管理 3. 城門郊野公園的公廁由漁護署管理 4. 金山郊野公園的流動廁所亦由漁護署管理 5. 改建前的光板田村二段公廁,由寮屋管制組管理

    廁所教育

    沙士和禽流感事件後,政府透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如廁後需洗手」,教導市民如何洗手才能徹底洗淨;公廁裏亦偶爾會在牆上貼上或在地上竪一個「小心地滑」的標語,提高市民廁所內的安全意識。但相比歐洲國家發展至「關心公廁需要」、例如照顧傷殘人士需要等的廁所文化,香港的步伐還是太慢。

    香港廁所協會

    香港廁所協會於2005年成立,成員來自各界、包括工程師、設計師、醫生等熱心改善香港廁所的專業人士組成,目前的會長是邵健偉博士。協會成立目的主要是提升公眾對保持公共廁所環境設施的意識。協會會招收不同界別的會員和志願工作人員,參與有關改善香港廁所環境的活動;亦會跟世界各地有關團體聯絡並且合作,進行如世界廁所組織高峰會議等的交流活動及學術研究。

    最大的公廁:中環華興里公廁,男女廁合共有33個廁格;
    最小的公廁:金鐘麥當勞道公廁,在男廁內,只有兩個尿廁;
    最舊的公廁:中環卑利士道(已拆卸)及紅磡戴亞街公廁,年份不詳;
    最昂貴的公廁:連翔道公廁,建築費用達港幣2,000萬元
    電影導演陳果曾以包括香港公廁為實景拍攝一套名為《人民公廁》的藝術片送到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視節參展。
    由於香港一般公廁外牆舖砌長條瓷磚及沒有窗戶,所以香港文化中心常被戲稱為「公廁建築」。
    前市政局主席梁定邦一直以改善香港公廁為榮,故被稱為「廁所博士」,更於1998年在宣傳清潔公廁比賽的活動上,在記者面前即場小解。
    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0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為所有公廁供應衛生紙,同時為使用率每日超過300人次的公廁提供全職廁所管理員值勤服務。
    優劣公廁選舉結果公佈 2006-06-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維多利亞公園,公共廁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癮香港:「衝廁」作者專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馬桶 ,又稱 便桶 、 糞桶 、 恭桶 、 虎子 、 木馬子 等,是指承接 糞便 、 尿溺 的 廁所 用具。 馬桶的使用方式為坐式,與 蹲坑式廁所 (也稱為蹲式馬桶)相對。 尿鑵、尿壺、尿盆等則僅限於承接尿液。 廣義上,馬桶可以作為各種廁所的別稱,如 沖水馬桶 。 來歷和意義 [ 編輯] 孫吳 青瓷虎子, 南京市 江寧區 銅井新民金村出土, 江寧區博物館 藏. 日本 江戶時期 的夜壺。 由於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這種壺狀小開口的夜壺僅限男用。 承接小便的器皿最先被直稱為「溲器」。 在 漢代 ,皇帝使用的便器被稱為「虎子」。 例如《齊職儀》記載:「 漢 侍中 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 」到了唐代,因為避 李淵 祖父 李虎 的 名諱 而改名「馬子」,後來演變為「馬桶」。 [1]

  6. 12 種語言. 香港繁體. 工具. 智能馬桶座 (英語: Electronic bidet ),又稱 溫水洗淨便座 , 免治馬桶座 ,是一種有噴水清潔功能的 坐廁 ,相當於 坐浴桶 (Bidet, 英語 發音Bee-day)同坐廁的結合。 相關條目 [ 編輯] 坐浴桶. 衛洗麗. 參考 [ 編輯] 分類 : . 家用電器. 便器.

  7. 說明. 維基共享資源 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廁所. 分類. 此分類包含以下 4 個子分類,共 4 個。 便器 ‎ (11個頁面) 公共廁所 ‎ (9個頁面) 廁神 ‎ (7個頁面) 衛生紙 ‎ (3個頁面) 「廁所」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 50 個頁面,共 50 個。 C. 湯馬斯·克拉普. H. 廁所裡的花子. T. User:Elma Wang/与厕所相关的伤害或死亡. 与厕所相关的伤害或死亡. 三點婆婆. 世界厕所日. 世界廁所組織. 中國廚衛展. 人去公廁 我去公廁. 付費廁所. 伽藍七堂. 便所主題餐廳. 便盆. 列车厕所. 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