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9日 · 目錄. 明報 > 新聞 > 要聞. 新免稅首置業儲蓄戶口 年存8000元進出免稅. 滿18歲近4年沒樓房可開設. [2022.04.09] 發表 推文. 聯邦於預算案中推免稅首置業儲蓄戶口,協助首置房民眾蓄首期。 (李安迪攝) 【明報專訊】加拿大自由黨政府於財政預算案中建議,以新推出的「免稅首置業儲蓄戶口」 (Tax-Free First Home Savings Account,FHSA)計劃來協助國民蓄首期,民眾一年可存入8000元,而該筆「供款」如同註冊退休計劃 (RRSP)屬可減稅,政府形容FHSA是進出都免稅。

  2. 2024年4月19日 ·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早前提出對空置住宅用地徵稅的建議作為刺激房屋建設的其中一種方式大溫地區目前有超過1.1萬塊土地被劃為住宅用地卻處於空置狀態若有關政策落實受影響最大的地區將會是素里北溫及蘭里。 總理杜魯多 (Justin Trudeau)早前提出對空置住宅土地徵稅的想法聯邦政府表示正在考慮有關措施並將於今年稍後進行磋商。 雖然大溫地區被認為受水域、山脈及指定作農業用途的土地所包圍,導致在建造房屋方面受到限制,但西門菲沙大學 (SFU)城市項目主任甄瑞謙 (Andy Yan)在審視加拿大統計局 (Statistics Canada)於2021年的數據後表示,大溫地區有超過1.1萬塊大大小小的土地被劃為住宅用途,但目前卻空置,「我們知道這些土地是空置,但不知道為甚麼。

  3. 2023年6月13日 · 於溫東11街的獨立屋有兩層樓及地下室,售價為209.99萬元,「合作買屋」的每個家庭只需支付約100多萬元。 一個家庭居住在地下室,另一個家庭居住在二樓,一樓則是由兩個家庭共同使用。 布納說,這個情況顯示大溫地區居民正在尋求其他方法去突破傳統住屋的限制,並對合作買屋及共居有所需求。 她指「合作買屋」有別於分契持有,前者屬各業主持某個百分比的業權。 至於分契式,於溫哥華市需先取得市府批核,並可能花上數以十萬元計的費用,而在「合作買屋」的形式下,分拆的是業權,不是建築物。 不過,布納建議考慮「合作買屋」者需聘請熟悉房產業權的律師,徹底就交易詳情及可能影響供款的情況進行了解,因為如果有一方想退出,情況可能變得非常混亂。 合作房屋其實早有先例,但形式不同。

  4. 2024年2月23日 · 【明報專訊】就房屋方面,卑詩省府會放寬首次置業人士在物業轉讓稅 (Property Transfer Tax,PTT)的豁免,並推出租戶退稅,但會引入住宅物業炒賣稅,稅率為易手利潤的20%開始,持物業最少兩年才減至零。 卑詩省府指將提高「首次置業者計劃」 (First Time Homebuyer Program)的門檻,以反映當前市況。 該部分每年需花1.02億元。 目前首次置業人士購買50萬元以下可豁免PTT,而省府將在今年4月1日起,將該上限升高至83.5萬元。 首50萬元可完全免PTT,為新業主省達8000元。 省府於預算文件中指調高上限主要使在城市地區的合資格買屋人士受惠。

  5. 2024年5月1日 · KORA不單是住宅項目,更是一個精心雕琢的社區,為居民提供無與倫比的生活體驗。 項目受大自然啟發,建築輪廓如藝術品般雕刻,融入了大自然之美。 KORA最引以為傲的設施為位於35樓的Strand標誌性空中水療中心,設有室外熱水及冷水池外,還有室外體驗式降雨淋浴,以及寬敞的休息區和花園,讓住戶盡情放鬆身心,感受奢華的水療體驗。 並設有室外休閒區、兒童遊樂區,配備帶舒適座位的室外取暖火爐、翠綠花園、燒烤區,設備齊全的廚房及豪華座位的餐飲區,模擬哥爾夫球練習區及可欣賞美景的瑜伽室。 住戶可以欣賞寬敞的山景和城市景觀,打造一個宜人的戶外及戶內休憩空間。 KORA於3樓設有齊全的健身中心,為住戶提供了鍛煉身體的理想場所。 此外,KORA配備共用工作區域、會議室和獨立工作單元,為住戶提供高效工作空間。

  6. 2023年12月19日 · 列治文市政府。 【明報專訊】列治文市府公布,市議會通過2024年運作及資本預算,以支援該市就維修基建、保持良好消費者服務水平和保障社區安全上得到持續投資。 一般估值127萬元房屋明年地稅會加約116元。 運作開支預料會造成5.62%地稅增長,而該比率是大溫地區中最低之一。 按據去年住宅平均物業估價127萬元為例,明年屬市政部分的地稅會加116元。 市府指,運作預算亦包括列市就多項服務需求而作出的投資,如無家可歸問題和將1%撥入儲備來支持更換社區設施的需要等。 至於資本預算,料需2.109億元,當中包括撥7000萬元作為更換市府工務場地的第一期項目;市府提及,該工場對列市運作、醫急應變和基建維修都很重要。

  7. 2015年5月26日 · 非位於豪宅的港島公務員樓中以相連的北角英皇道寶石樓及怡景大廈重建潛力最大以毗鄰私樓近日成交價估計若房協收購價再比市價高一成兩地盤的收購呎價最高可近兩萬元。 賓石樓與鄰廈合併 面積達3萬呎. 樓高11層的寶石樓樓齡逾50年,住了20年的居民代表張先生透露,早年曾獲發展商招手收購,但最終未成事,「因為地盤有高度限制,發展商估計最高只能重建成樓高20層的單幢樓」。 他指雖然寶石樓設升降機,居住環境較理想,但天台失修及漏水,「最近一次改善天台漏水情况要過百萬元」。 他指早前發展商有意收購時約八成業主同意。 他說有意拉攏毗鄰同屬已分契的公務員樓怡景大廈合併地盤,增加獲房協批准重建的機會。 謝偉銓﹕只重建成居屋「綁死自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