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6日 · 安寧護理師前去探視阿公,阿公也沒有回應,直到她發現阿公在注視院子裡大小形狀不同的墓碑。 原來老阿公是做墓碑的,那些是他的傑作,阿公開始奇蹟般地侃侃而談,述說每一個墓碑的故事,他變得多話起來,直到他耗盡體力睡著為止。

    • 死亡的權勢
    • 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
    • 生命的連續性
    • 持平看待兩段生命
    • 基督宗教對臨終病人及死亡者的宗教禮儀
    • 對哀傷家屬的信仰輔導
    • 宗教諮商經驗分享

    對死亡的恐懼普遍存在於世界各民族。華人社會對死亡的忌諱也很多,我們常看到建築物樓層或旅館客房的編號刻意避開「四」;餐廳服務人員在報顧客人數時,以「三加一」代替「四」。 聖經也提到在耶穌基督戰勝死亡之前,人「最後的仇敵就是死亡」(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15章26節);死亡是「毒刺」(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15章56節)。

    聖經談到死亡時說:「人人必有一死,死後有上帝的審判。」(聖經新約希伯來書9章27節)基督教信仰通過相信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確立永生的信仰。就如基督教初期最有名的傳道人保羅所說:「死亡被消滅了;勝利已達成了!死亡啊!你的勝利在哪裡?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裡?」(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15章54-55節)

    基督教信仰視死亡為通往更豐盛、榮耀生命的得勝通道。死亡是通向永恆的途徑。所以視死亡為朋友而非敵人。 「死亡」乃是生命旅程的轉繼點。「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進入更美的家鄉「天堂」的入口、起點。人在這世上的日子,算是出外旅行,最後總是要回家。聖經說:「你們在世上是寄居的,是旅客。」(聖經新約彼得前書2章11節);「承認他們在世上不過是異鄉人和旅客。」(聖經新約希伯來書11章13節)

    基督徒雖然渴慕天堂的家,卻不忽視在世上的生活。基督徒相信生或死操之上帝,不宜由人操弄。「生有時,死有時」(聖經舊約傳道書3章2節),不能因為嚮往天堂生活,而以人為方法縮短在此世的日子。保羅說:「因為對我來說,我活著,是為基督;死了,更有收穫!可是,如果我活着能夠多做些有益的工作,那我就不曉得該怎樣選擇了。我處在兩難之間。我很願意離開這世界,去跟基督在一起,那是再好沒有了。可是為了你們的緣故,我更該活下去。」(聖經新約腓立比書1章21-24節) 基督徒相信再苦難的日子也有上帝的用意與美好的安排,意即苦難是一種「包裝的祝福」。所以保羅上面講的那些話,也適用於絕症末期或處於極度困境的基督徒身上。近年出版不少勵志小品文的基督徒作家施以諾,以他父親施達雄牧師的經歷見證此信仰。施達雄牧師因身體不好,必須...

    臨終禮儀:天主教與東正教之臨終禮儀大約相似,包括和好聖事(告解)、傅油聖事(抹橄欖油)、聖體聖事(聖餐)。基督教(改革宗)對臨終信徒,一般並無特殊的臨終禮儀,牧師及教會的會友可視須要前往與臨終者及其家屬一起禱告、讀經、唱詩歌。 對死亡者的禮儀:天主教在此方面有守靈祈禱、入殮禮、殯葬彌撒、做七彌撒(追思彌撒)等。基督教方面有入殮禮拜、告別禮拜、安葬禮拜等。

    基督教信仰認為人一切所有,都是上帝所賜。人只不過是管家,不是擁有者。舊約聖經的約伯記述說約伯一夕之間,喪失所有十個兒女及一切財產。此時約伯「悲傷地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剃掉頭髮,伏在地上敬拜,說:『我空手出生,也要空手回去;上主賞賜的,上主又收回。上主的名應當受稱頌!』」(聖經舊約約伯記1章20-21節)從這段經文可看出兩點,首先要了解「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剃掉頭髮」是極強烈的憂傷情緒表露。也就是說基督教信仰鼓勵信徒適時宣洩憂傷之情,不要強忍節哀。其次,在適時適切宣洩憂傷之情的同時,也不忘從信仰支取力量,提醒自己:「上主賞賜的,上主又收回。」約伯記2章緊接著敘述約伯的三個朋友來看他。這三個朋友看到約伯的景況時的反應是:「就放聲大哭,悲傷地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又向空中,向自己頭上撒灰塵。然後他們跟約伯...

    一對恩愛老夫妻,先生已90歲,妻子85歲。他們子孫滿堂,事業、經濟也穩固。過完結婚65週年紀念沒多久,妻子覺得排便不太正常,於是由兒子安排腸胃科看病。檢查結果是大腸癌,而且已經有轉移。先生和子女們商量後,因擔心妻子會承受不了,希望不要讓妻子知道病情。這讓她的外科主治醫師很為難。究竟要如何解釋手術後的後續化療。 因為沒有告知真正病名,又要接受化療,導致醫療人員及家人面對病人時,都有點心虛、尷尬。病人變得情緒不穩,比較容易發脾氣,和她平常溫和、有耐心的作風不一樣。她的外科主治醫師知道本人是精神科醫師,是病人多年的朋友,又都同樣是基督徒,建議找我諮商。經與她的家人詳談後,家人同意由本人設法告知病情。因她體力衰弱,所以我是去她家訪談。 在與病人幾次談話過程中,可以感覺病人早已多多少少意識到自己的病之...

  2. 2017年12月31日 · 2017-12-31 16:15:21 聯合報 /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衛福部將於明年起積極把安寧療護推進至護理之家等長照機構。. 圖/ingimage. 歲末年終,有人忙著除舊布新度好年,也有人在生命末期圓了心願。. 一名60歲父親年輕不顧家,被家人拒絕往來,當他罹患 ...

  3. 2023年7月10日 ·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家中長輩的長照成為重要議題但養老機構多元包括常見的養老院護理之家長照中心但三者的入住條件大不同又以是否能生活自理需不需要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俗稱三管照護為主要關鍵

  4. 下面是台灣各地共17家風評較好的長期精神養護之家106年評鑑合格),家屬可以優先考慮但是要等空床的等待時間較長要有耐性如果病人和家屬無法等候太久就退而求其次尋找其他不在名單內的其他精神養護中心可以自己網路搜尋或問戶籍所在的社會局或社會課106年度精神護理之家評鑑評定結果. 請參考筆者另一篇有關慢性精神病人長期安置文章:...

  5. 頌恩 (到舊版) 文章 相簿 訪客簿 哥林多前書一 2024 / 02 / 14 09: 58 瀏覽 33 迴響 0 推薦 ... Grace be unto you, and peace, from God our Father, and from the Lord Jesus Christ. [bbe] Grace to you and peace from God our Father and the Lord Jesus Christ. 1: ...

  6. Having then gifts differing according to the grace that is given to us, whether prophecy, let us prophesy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faith; [bbe] And having different qualities by reason of the grace given to us, such as the quality of a prophet, let it be made use of in relation to the measure of our faith;

  1. 相關搜尋

    頌恩護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