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日 · 如何讓自己具備預判未來的能力? 國家與企業的預判牽涉十分廣泛,我不敢妄作評論,不過對於個人的預判能力,我還是有一些個人心得,這源自於我過去40多年的親身經驗。 預判不是預知,更不是什麼看見未來的超能力,而是依據現有資訊對未來局勢走向進行推演的指導性能力,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出來,端看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做好預判的準備。 想要擁有預判的能力, 首先要有足夠的累積 ,資訊與知識也好、經驗也好,需要我們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夠累積足夠的素質與底蘊,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能力。 當然你也可以花錢去聽其他人幫你做預判、做整理,但是想要將其化為自己的能力,還是需要認真學習、反思才能做到,沒有捷徑可走。 其次,平時就要蒐集相關的資訊與知識,才有預判的根據。

  2. 2023年3月1日 · 595. 不管任何行業,從來都不缺乏優秀者,但如果要論能夠堅持績優的人,數量就被篩選掉許多,大浪淘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才是真正贏家。 但是該如何堅持一件事情長達10年,甚至更久? 香港友邦保險區域總監容思瀚從2012年入行開始,已經連續10年獲得國際龍獎IDA,並且從最初的傑出業務銅龍獎一路成長到傑出業務金龍獎。 容思瀚表示,若要整理出一個堅持10年獲獎的關鍵,他認為在於信念。 Why、What、How,決定從業的3大觀念. 容思瀚認為,信念並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個理念、一份價值觀,他從3個方面進行詮釋: Why──為什麼要從事保險業? 為了什麼而努力成長?

  3. 2018年3月1日 · 這其實是最常見,也是最狹隘的定義。 第二種定義,是指監理官以科技監理工具,解決傳統監理問題。 以金管會為例,從成立開始到現在,人力並沒有大幅的增加,所使用的監理工具還是保持著「懷舊」狀態,因為主管機關不像業者有經營上的壓力,必須隨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加上政府的預算有限,其改變的速度很緩慢。 但隨著金融市場不斷改變、複雜程度加劇,或是新型態事物出現,監理效率就會變低,甚至產生監理事故無法掌握的窘境。 當過往傳統的工具已經無法掌握市場的變動,主管機關就會產生像業者一樣的需求,也就是必須尋求有效率的科技監理工具,並善用這些新科技來解決舊的問題,這是Regtech的另外一種定義。

  4. 2019年5月1日 · 所謂GTD,簡單直譯即「把事情做完」,這種時間管理法有5個核心步驟: 1.記錄、2.組織、3.排程、4.執行、5.檢視和更新。 步驟1:記錄——記錄要做的所有事情. GTD時間管理法的第一步是記錄,完整地把我們要做的事情記下來。 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很多,比如講師在課程上交代的事情、會議中的決定、要參加的會議、要拜訪的客戶、想閱讀的書、想看的電影、想去的地方等。 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只要是必須做或想要做的,都要記錄下來。 最簡單的記錄方法是使用便利貼記錄,把該做的事情寫在便利貼上,並貼在自己隨身的小本子或放在包包裡;或者把這些事情記錄在手機或平板的備忘錄上。 在眾多記錄的方法中,陳玉婷偏好於用白紙記錄。

  5. 2020年11月1日 · 公共政策的變化對經濟風險影響愈大. 上述的長壽風險、投資風險及通膨風險可以合併包裹成經濟風險來探討。 根據LIMRA所做的調查,美國民眾對於暴露於狹隘的經濟風險(長壽風險)下,最憂慮的事件包括:擔心自己過世後配偶經濟中斷,或配偶過世自己喪失經濟能力,以及比上一代多出10年的餘命期間將資產用罄。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所統計的資料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的經濟來源,其中31%主要仰賴退休金與社會保險給付,個人儲蓄所得或商業保險給付約占15%,另有約10%者有工作收入。 這資料顯示,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費一半以上來自於自己攢積出來的成果,包括收入、儲蓄與各項商業和社會保險;靠子女奉養的比率僅24%,詳見表一。

  6. 2018年1月1日 · 3.「KY股」的股利所得如何課稅?. 因KY股是外國公司來臺上市櫃企業,故取得其所獲配的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均屬於海外來源所得。. 獲配外國企業股利非屬綜合所得稅課稅範圍,免計入個人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也無二代健保及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的問題,惟應 ...

  7. 2023年2月1日 · 「挑戰3W就好像背負著十字架般前行。」陳玉婷現在挑戰3W,已是為了「使命」堅持走這條路,為了華人、為了保險業持續努力向前。 1992年5月1日加入保險業,從業已30年的台新人壽首席壽險顧問、國際龍獎IDA終身榮譽大使陳玉婷,持續挑戰3W(每週成交3張保單)創下世界紀錄達1,350週。這是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