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0日 · 香港立法會19日通過基本法23條,外國企業高階主管及律師界擔心,企業在香港經營的風險和合規成本將會增加,進而可能降低香港對全球商業界的吸引力,成為香港吸引全球人才的絆腳石。

  2. 2024年5月27日 ·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7日電)中共20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召開,據分析,這次會議的重點是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此外,會議勢必涉及「推動香港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 星島日報今天在一篇評析文章中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前往山東調研,並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他在座談會上說,「改革開放後,黨的歷屆三中全會都是研究改革。 這一次改革,我們將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 這次座談會安排了9人發言,分別代表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港澳企業及學界,其中一位是香港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 文章表示,召開座談會是中共決策程序的一部分,他們談甚麼,並非自行發揮,而是命題作文,即中共中央希望哪些領域進行改革,就找他們獻言獻策。

  3. 2024年5月23日 · 香港當局已決定於8月1日實施頗具爭議的垃圾收費計畫,但最新民意顯示,七成民意反對推行,使得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面臨上任以來最大一次的民意考驗。

  4. 2024年5月24日 ·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4日電)香港馮氏集團副主席馮國綸今天表示,受中國和美國對抗等地緣政治影響,目前全球企業或貿易商都在尋求避開兩大國對抗所帶來的風險;香港的供應鏈角色變為協助大陸企業及貨物「走出去」。 馮國綸在一場有關全球供應鏈的研討會上表示,目前香港在全球供應鏈上正面臨挑戰,主因是全球政治格局改變,中美之間的對抗令地緣政治不穩。 與此同時,中國進入全球貿易系統後,也為全球貿易格局帶來新面貌。 他說,中美競爭激烈,全球企業都在試圖降低其帶來的風險,分散市場及走向多元化發展,當中也包括中國大陸企業,它們跑到東南亞,甚至是南亞。

  5. 2023年6月23日 · 一個多月後香港監察表示,接獲香港警方國安處信件,警告組織網站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罪,要求他們72小時內刪除網站,否則採取進一步行動,令「香港監察」成為被國安法針對的首批外國組織之一。 香港監察創辦人兼執行總監羅傑斯(Benedict Rogers)當時表明不會關閉網站。 隨著香港愈來愈重視國家安全,對控制網路資訊也愈來愈嚴格。 今年6月5日,香港政府向法庭申請禁制令,禁止傳播「反送中」運動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包括以任何方式在互聯網、任何可供網上取覽的媒介、網上平台等傳播、演奏或展示等,具意圖違反國安法煽動他人分裂國家,或具煽動意圖,主張香港從中國分離出去。 這是「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港府首次申請禁止歌曲在網路傳播。 法院將於7月21日審理這起案件。

  6. 2024年5月31日 ·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31日電)香港泛民主派14人在初選案遭法庭裁定違反「港區國安法」,引起美歐關注和譴責,港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香港泛民初選案有47名被名,其中31人已認罪,16人否認控罪,需要接受審訊。 經過超過100天審訊後,香港國安法指定法官30日裁定其中14人罪成,違反「港區國安法」中的「顛覆國家政權」罪,其餘2人罪名不成立,但律政司表明擬上訴推翻無罪裁決。 綜合本地媒體今天的報導,相關裁決引起美歐、英國和澳洲的關注,其中歐盟發表聲明表示,被定罪的14人只是參加和平政治活動,卻因此「被懲罰」,這標誌著在香港參與基本自由及民主的空間進一步惡化。

  7. 2024年5月5日 · (中央社台北5日電)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宣布將亞洲總部從香港遷往新加坡,香港記協主席陳朗升表示,如今在香港從事新聞工作的確有一定風險,這些外媒十分重視員工的風險;學者也認為,香港大小政策都要由北京拍板,當地記者難以作出有新聞價值的報導。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3日公布2024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135,雖較2023年的第140名上升5名,但評分卻自2023年的44.86分降為43.06分。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 台灣升至27名中國倒數第9. 在這項指數發布前1天,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塔克(Emma Tucker)2日透過內部郵件宣布,華爾街日報「一如我們報導的許多公司一樣」,會將亞洲運作重心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 並指部分員工將因此被迫離開,而這些員工多數來自香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