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5日 · 2018-03-12. 主播:FanFan. 背景:美食、美容KOL. 直播內容:唱歌,分享生活. 直播平台Uplive在香港推出近兩年,據稱現時在港有超過1,000名主播。 除了參與直播平台,Uplive更是經理人公司,負責訓練主播成為藝人,進軍娛樂圈。 Uplive香港區總經理裘瑤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素人可隨時隨地建立直播事業,將興趣變成收入,為年輕人提供創業的新模式。 她指出,主播透過虛擬禮物打賞制度能賺取相當可觀的收入,平台上最高收入的主播,每月收入高達20萬港元,部分「千萬主播」只需每日直播兩小時,即可賺取高達10萬港元。

  2. 2019年7月30日 ·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近一個星期,有位資深報人在一個公開場合上發表了一些「打仔」言論,其後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迴響。 就「打仔」這個既敏感又嚴肅的課題,筆者會用上四期的篇幅來論它一論。 「打仔」一詞專指父母打自己的孩子。 除本身的印象,筆者在寫此文前曾對一群有「打仔」經驗的父母以及有「被打仔」經歷的人士作出調查--「打仔」和「被打仔」的因由何在? 得出結果可歸兩類:「頑皮」和「學壞」。 形容「頑童」的劣行,書面語中會用「調皮」、「淘氣」、「搗蛋」、「不聽話」、「愛玩愛鬧」等;廣東人則用「曳」、「百厭」、「奀皮」、「反斗」、「星君」等從字面百思不得其解等字眼。 有了這些,「頑童」又多了「百厭仔」、「百厭星」、「奀皮仔」、「反斗星」和「星君仔」等別稱。

  3. 2014年10月20日 · 香港城市大學青年研究室指出青少年崇拜偶像有3個作用,分別是投射作用、補償作用及認同作用。 投射作用:青少年可以將自己的夢想、理想、慾望或缺憾投射在偶像的身上。 當青少年不能完全實現其生活的理想和夢想時,便會沉迷在某個偶像的特質和優越的地方,例如偶像的樣貌、身材、財富、社會地位、個人魅力等,從而得到心靈上的慰藉。 補償作用:青少年通過崇拜某個歌星、影星或體壇明星,增加其自信心、自我概念、自我確認及人際交往等,從而獲得不同程度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這種補償作用可大大強化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慾望。 認同作用:偶像可以給予青少年樹立良好的生活榜樣,令青少年產生無窮的幻想和學習方向。 而偶像的言行,也可令青少年以極大的動力,努力地體會和實踐偶像的一言一行。

  4. 2018年2月4日 · TVB電視的台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僅用簡單的天圓地方及紅綠藍三種主色便帶出一個電視台穩重之企業形象,幾十年來在行業中獨佔鰲頭。 亞洲電視由「麗的」易名之後就換過數個Logo,其中以早期邱氏時代的古錢台徽較為踏實保守。 古錢圓心圖案對朝均勻、四平八穩。 故此那個時代製作了很多出色的歷史大劇以及宣揚傳統的懷舊戲劇。 製作風格踏實,中規中矩,惟缺少突破和創意。 古錢銀仔滾動有氣,邱德根叔叔割愛離場,他是亞洲電視唯一賺到錢的投資者。 新老闆上場推出了一個風車形Logo,採用紅綠藍三種漸變色於三條風車頁骨幹上(車頁是空心的),Logo向右傾斜而搖搖欲墜。 正好亞洲電視十幾年來一直在逆境和不穩定中掙扎苦撐。 當時有公司發言人解釋風車旋轉代表活力和生生不息,結果應數的反而是不停轉老闆換股東。

  5. 2020年11月24日 · 亞洲餐飲廚藝協會主席黎志華表示,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由去年至現在,全世界經濟面臨了不少衝擊,令是次的頒獎典禮格外有意義,因為香港飲食業突破了疫情的障礙,在逆境中革新,以各種方式維持飲食業的生存狀態。 今天得到大會提名而獲推介的餐廳,不但得到業界專業評審及業界認同,更是得到同業及顧客的讚賞,所有餐廳都是實至名歸。 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表示,十分感謝協會致力提高飲食業質素及促進業界交流運作,對亞洲飲食發展貢獻良多。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香港代表)總經理莫兆光表示,2020 The best of the best MASTERCHEF亞洲推介餐廳頒獎典禮的舉辦對於整個餐飲業界及旅遊界是一個非常好的鼓舞。

  6. 2016年3月25日 · 十年八載前,內地釋放出黑洞般的消費力,當嚐到外來甜頭後,社會掌握財富和權力的一群卻一窩蜂將整副心思,放在如何以最簡單直接不用腦的方法賺盡一分一毫上。 香港其他發展可能一併被扼殺,更令香港工種趨向單一,叫不少人難以發揮所長,活出希望...... 相關新聞. 劉振夏隱世潛修30載 冀領中國水墨立足國際舞台 (圖) 《情畫未了》自傳述心路 (圖) 藉破壞重創反映城市變化 Vhils讓藝術走進人群 (圖) 百家廊:無法「軟埋」的歷史冰山. 雙城記:賞櫻 落櫻. 此山中:歲月留痕 (圖) 隨想國:有禮. 演藝蝶影:街舞劇場的魅力. 翠袖乾坤:瓶中時光. 古今 談:昆明圓通寺和北京的櫻花.

  7. 2020年8月28日 · 日本營商遭元老級員工背叛. 當然世上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華記憶述公司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時,每個月營業額急跌,虧損長達半年。 在外國做生意,機遇總是伴隨挑戰,令他印象最深刻的重創,是2018年初遭遇的背叛--昔日在日本陪他披荊斬棘開創事業的元老,卻受美色所誘意圖轉移公司資金物業據為己有......華記被迫與其在日本對簿公堂。 「當時公司正被黑暴攻擊,生意又不好,壓力很大。 我差點連律師都找不到,日本律師會考慮要不要幫外國人同自己國人打官司的,我唯有付更多的錢。 經過兩年來的交戰終於打贏了官司,這是很大的教訓。 成長中總會遇到挫折,有些人會愈挫愈勇,有些人卻一蹶不振,對他來說,挫折的磨礪使其更為成熟,是個人心理以及心態的共同成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