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艾瑞莎 Iressa」 (AstraZeneca, ZD1839. 或 gefitinib) 是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的抑制劑,主要攻擊的 「標靶」就是肺癌細胞過多的 EGFR,使它失去刺激癌細胞增長、轉移與抗藥性的惡性轉化能力,達到治療效果。
      www.auh.org.tw/NewsInfo/HealthEducationInfo?docid=1191
  1. 2017年1月12日 · 愛瑞莎 (Iressa)與得舒緩 (Tarceva)藥物主要是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之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TKI ),可專一性的抑制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之酪胺酸激酶的活性,最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血管新生、腫瘤轉移的訊息傳遞。 這類藥物常見副作用會有不同程度的腸胃道與皮膚毒性,在腸胃道副作用方面可能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約有 75 %病患接受藥物治療時可能會有輕度到中度的腹瀉情形,如果以上這些症狀持續進展惡化就必須應接受治療,甚至短期停止服用標靶藥物,當症狀改善後可以重新開始原劑量來治療。

    • 肺癌並非「無藥可救」
    • 基因測試宜及早進行
    • 標靶治療副作用少
    • 個案分享

    不過,隨著標靶藥物吉非替尼 (gefitinib) 的出現,病人可以得到更個人化的治療,延長病人的無惡化存活期。據陳醫生指,採用標靶治療的無惡化存活期可達可以長達三年,平均時期也有十三個月,相對化療的五至十個月大有改善。

    陳醫生指出,肺癌的成因眾多,但其中大部分腫瘤的形成都與基因變異有關。他又解釋,人體內控制細胞生長的機制與EGFR有密切關系。在與表皮生長因子結合後,EGFR會刺激一種稱為EGFR-TK的酪胺酸激酶,並啟動一連串信號,令細胞加速分裂生長,導致腫瘤惡化。他補充指香港約有70%的肺癌為肺腺癌,當中高達50%的個案於EGFR基因突變測試呈陽性反應。因此,他認為病人一旦確診患上肺癌,應盡早進行EGR基因突變測試,如發現測試結果呈陽性,應採用標靶治療,及早對症下藥。

    陳醫生指出過往使用化療時,副作用較多,療程也較長。首先,每一次化療療程長達四至六個月,而且化療藥物在抑制癌細胞的同時,亦會傷害到正常細胞,帶來不少副作用,包括脫髮、噁心、嘔吐及腹瀉等。再者,化療也會令病人的白血球減少,從而令病人抵抗力下降,更易受病菌感染。 相對而言,在標靶治療下,病人只需日服一粒藥物,簡單方便。而且標靶藥物可針對性地抑制癌細胞生長,因此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少。雖然標靶藥物也有副作用,但陳醫生指它們通常只是皮膚出疹及腹瀉等,遠比化療的輕微。

    陳醫生有一位八十九歲的女病人因氣喘求醫,診斷後發現她有肺積水,並已經患上第四期肺癌。在進行EGFR基因突變測試後,測試結果為陽性。因此醫生建議她接受標靶藥物吉非替尼。病人的情況因而大為好轉,約一至兩星期已減退肺積水癥狀。 參考資料: 頭條日報

  2. 艾瑞莎. 「艾瑞莎 Iressa」 (AstraZeneca, ZD1839. 或 gefitinib) 是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的抑制劑,主要攻擊的 「標靶」就是肺癌細胞過多的 EGFR,使它失去刺激癌細胞增長、轉移與抗藥性的惡性轉化能力,達到治療效果。 「艾瑞莎」不能完全殺死癌細胞。 「艾瑞莎」正確來說是「酪胺酸脢」活性抑制劑,因為 EGFR 本身除了是接受器之外,還具有酪胺酸脢活性;「艾瑞莎」可以拮抗 EGFR 上面的酪胺酸脢 ATP 結合區,造成癌細胞膜之生長訊息,不會往癌細胞內 (細胞核)傳遞,達到「抑制」或「緩和」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EGFR 主要存在於腫瘤細胞。

  3. 2024年1月30日 · 國人所罹患的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肺腺癌居多,很多人發現時已屬晚期,無法開刀,所幸現在有多種化療及標靶藥物可用於治療晚期肺癌。 標靶藥物較無化療的副作用. 標靶治療就是抑制這些腫瘤基因的藥物,主要是針對癌細胞的特定基因來殺死癌細胞,標靶藥物不會一併毀滅正常細胞,也較無化療的噁心、嘔吐、掉髮、骨髓抑制、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大多數病人較能接受。 三大類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 第一類 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第1代的愛瑞莎、得舒緩為具有EGFR-TK突變,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第1線治療,或先前已做過化學治療,但仍局部惡化或轉移的肺腺癌病人第2線用藥。 第2代的妥復克亦適用於具有EGFR-TK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第1線治療。

  4. 利用IRESSA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 此臨床試驗是對於接受過一種或兩種化學治療處方後復發或無法忍受因接受治療後發生的副作用的進展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平行多中心隨機分派之第三期試驗比較兩種治療方式對存活率的延長效果。 近數十年來臺灣地區肺癌病人有顯著增加的趨勢,而目前肺癌已是國人因為癌症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數年來國人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高居第二位;在女性則為第一位。 肺部是人體的呼吸器官,全身氧氣的供需全養賴於一個健康的肺,當肺部受到損害時,體內的氧氣供應就會受到影響,造成身體的不適。 肺癌是由於肺部部份細胞產生的異常的變性,變性的肺部細胞不斷異常的增生、分裂形成特殊的腫塊,稱為腫瘤。

  5. 目前治療肺腺癌的標靶藥物艾瑞莎 (Iressa)或得舒緩 (Tarceva)均是EGFR的酪氨酸激脢抑制劑,而EGFR基因的突變,如Exon 19 deletion及L858R均是常見突變點且治療效果相當好2009年在新英格蘭雜誌發表了兩篇分別以Iressa及Tarceva治療肺腺癌的結果得知Iressa在EGFR突變的肺腺癌病患治療的反應率為71%而化學治療只有47%Tarceva治療的平均腫瘤無惡化期為14個月平均整體存活期為27個月根據這些大型的臨床試驗證實肺腺癌的分子腫瘤標記EGFR突變可預測治療的效果。,,,,其實目前癌症治療均有準則依循不是癌症ㄧ診斷就需使用標靶治療,而且健保均有給付的條件,大多數的標靶藥物仍非常昂貴,使用前需和醫師詳細討論是否有臨床效...

  6. 個藥物經過全球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已證實其療效,如Gefitinib(Iressa, 艾瑞莎) 在IPASS 和NEJ002 Erlotinib (Tarceva, 得舒緩) 在EUTAC 和OPTIMAL這幾個. 大規模臨床試驗已證實,在晚期肺腺癌病人帶有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基因突變. (EGFR Mutation) 者,服用單一標靶治療如艾瑞莎或得舒緩可達到平均9 到13. 個月的不等的疾病控制,優於傳統的化療。 Afatinib (Giotrif 妥復克)是新一. 代的抑制上皮生長因子受體胺酸激酶的標靶藥物,其在臨床試驗LUX-LUNG系列中證實在晚期肺腺癌病人帶有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基因突變(EGFR Mutation) 者,

  1. 相關搜尋

    iressa肺腺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