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2日 · 陳柏豪說真實的法庭審訊有嚴謹程序確實偶爾與電影一樣有劇力萬鈞的時候他稱不時在庭上看到岸然道貌的控方證人被辯方大律師指出其證供與其他客觀證據的矛盾甚至被指誇大證供及說謊。 「有些大律師會提高聲調,以難以置信的語氣盤問證人」,令法官及陪審團也會覺得這證人肯定有所隱瞞,甚或謊話連篇,該些控方證人有時會招架不住,滿臉通紅,低頭語塞,好像他才是有罪的一樣。 他又稱,優秀的刑事大律師通常「一眼關七」,觀人入微,甚至擁有如相機般的記憶力(photographic memory),能準確記住不同證人在庭上的供辭,在海量的證人供辭中,敏銳地找到前後矛盾及邏輯謬誤。 如大律師有「台型」,有出色的說故事技巧,更會令法官及陪審團聽出耳油。 疑問二:大律師會走向陪審團前,激昂陳辭、抨擊社會不公嗎?

  2. 2024年4月25日 · 明報記者 鄭律銘. 政府前年12月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並提出設立工業專員,專責統籌及督導創科產業政策支援工作。 葛明是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博士,曾任科大及中大客席教授、在生產力促進局負責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研發等。 葛明說,他1995年從內地來港,從事新型工業化約30年,認為香港正處於創科及工業發展「最好的一個階段」,舉例近日有6名諾貝爾獎、1名圖靈獎得主來港參與論壇,亦有三四間北京、天津及雄安新區企業有意落戶香港,反映他們看好香港創科發展。 稱港基礎研究金融市場具優勢.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於黑龍江考察提出「新質生產力」,葛明認為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具備4項條件,已有優勢的包括「良好基礎研究能力」和「健全金融市場」,餘下兩項「科研成果轉化」及「建立產業環境」則較弱。

  3. 2024年5月2日 · 秀茂坪安達臣道地盤前年天秤倒塌致3死6傷,警方日前拘捕地盤總承建商精進建築時任項目經理,控告3項誤殺罪,案件今(2日)在觀塘裁判法院首次提堂。. 被告暫毋須答辯,控方指正準備交付至高院審訊所需的文件,申請押後至7月30日,與勞工處及 ...

  4. 2024年4月30日 · 警方表示,東九龍總區重案組就意外進行刑事調查,經全面調查及取得律政司法律意見後,警方今日在牛頭角以誤殺罪拘捕一名35歲男子,被捕男子為地盤總承建商時任項目經理。 精進建築回應查詢表示被捕人士為安達臣道地盤的時任項目經理去年被勞工處及屋宇署檢控有關程序正在進行而該名人士已於月前辭職。 精進建築表示,肇事天秤由專業分判商承造,按程序獲得合資格工程師和化驗所作第三方確認。 興聯集團對意外造成嚴重傷亡極度遺憾,一直向傷者及遇難者家人提供協助,並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又指已深刻反省並作出改革,就工地安全措施進行了全面檢討,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案發於2022年9月7日早上,秀茂坪安達臣道一地盤內一部塔式起重機倒塌,擊中附近數個臨時貨櫃辦公室,導致3名男子死亡及6名男子受傷。

    • 問:可以拒絕出任陪審員嗎?
    • 問:做陪審員有津貼嗎?
    • 問:陪審團人數是否有規定?一定要單數?

    答:根據《陪審團條例》第32條,任何人沒有按照陪審員傳票的規定出席法庭,即屬違法。市民接獲陪審員傳票後,可先查看是否屬《陪審團條例》第32條第4或第5條獲豁免,否則必須出席抽籤當陪審團。以往在陪審團抽籤過程中,有被抽中的市民曾向法官直接提出不欲當陪審員的原因,例如可能認識證人、履行新工作、定期陪家人覆診等,法官會視乎情況決定是否批准。 曾有被抽中的陪審員稱要搬屋,但法官稱搬屋只需一天,非有力原因,她其後又稱有看新聞會有偏頗,但法官稱其他陪審員均有看新聞,並非可獲豁免的原因。她最終接受當陪審員時,被辯方反對。有大律師指出,該名市民以不同原因解釋,看來心底真的很不願意當陪審員,這或會影響她當陪審員的狀態及判斷,從而影響她作出的裁決,或會對控辯雙方不公平,所以該案的辯方反對她出任陪審員非無道理。 ...

    陪審員現時津貼每日875元,不足一天也作一天算,或將上調至每日930元。相關報道:陪審員津貼上調至每日930元 專家證人每日3210元(2021年4月17日)以往亦有審訊期較長、案情複雜的案件的陪審團獲「雙糧」。相關報道:許仕仁案陪審團獲雙倍津貼(2014年12月19日)

    答:刑事案件如謀殺、誤殺、強姦、持械行劫、涉販運毒品和商業詐騙案,會選出7名陪審員,若審訊時間較長,法官或會將陪審員人數增至9人,以防有陪審員因急事在審訊期間退出,亦毋須解散陪審團。 民事案如誹謗或惡意檢控等訴訟,雙方均可選擇把有爭議的事實交由陪審團裁決。另死因研訊的陪審團則只有5人。 陪審團人數一般需要單數,以防出現相同人數裁決比數,但法庭有時也會容許陪審團人數不是單數,多數原因是審訊期間有一名陪審員突然因事退出,而當時案件臨近尾聲,在控辯雙方同意下,法官亦會維持至6人。 問:若被抽中當陪審員後發現認識被告、法官、或控辯雙方法律代表,仍可以出任陪審員嗎? 答:若有上述情形,事實上市民有責任在被抽中當陪審員後,預先向法庭申報,被告、法官、或控辯雙方法律代表亦然,至於申報後能否繼續出任陪審員,...

  5. 2022年8月31日 · 競委會早前入稟競爭事務審裁處展開法律程序由於本案涉及敏感商業資料審裁處早前設立保密圈子」,供圈內人士查閱相關資料競委會早前建議將3名職員及涉案公司董事剔出圈子審裁處今31日頒下判辭裁定上述人士屬圈子成員申請人為競爭事務委員會7名答辯人為安樂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及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合稱安樂」)、信興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及信興集團有限公司合稱信興」)、安樂高級工程師佘嘉偉和鄭潔純以及信興高級經理關兆堅。 訴訟各方早前同意,將答辯方的法律代表列為「保密圈子」成員。 不過,競委會建議,將3名答辯人即佘嘉偉、鄭潔純及關兆堅,及涉案公司的董事剔出「保密圈子」外,競委會擔心向他們公開資料,會促進反競爭行為。

  6. 2021年7月16日 · 答:法庭處理的案件當中,有不少均涉及不同的專業範疇,實際上法官不能只依靠人生經驗及常識,以及證人提供的事實證據作出裁決,專家證人正正就是在這些案件中,為法庭提供協助。 問:審訊中有什麼常見的專家證人? 當專家證人有什麼資格? 答:專業人士如醫生、法醫及測量師等都是法庭常見專家證人,另一類在市民眼中並非專業人士的人,如金融市場專家、中國習俗專家、大學教授或學者,亦是常見的專家證人。 以上的專家證人明顯在其領域有專門知識,而有成為專家證人的資格。 不過,原來亦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專家」,亦可以出庭成為專家證人。 近年在反修例案件中,不少警員也在不同範疇充當專家證人,如網上術語專家證人、Telegram專家,以及在影像法證分析(主要是協助法庭在呈堂影片中認人)方面提供意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