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9月13日 · 裘槎獎學金規定須做科研. 為資助學生就讀博士學位而設的裘槎獎學金,則規定受惠學生必須從事科學、技術、工程等範疇的研究,不適用於文科博士生。 此獎學金並無限制申請者必須於指定大學進修,故在香港攻讀亦可。 劍橋有2資助基金供申請. 此外,港生還可向所報讀的學院申請資助,獲資助金額視乎個別學院政策和財務狀況而定。 一般規模較大的學院,財務實力較強,如劍橋三一學院、聖約翰學院等。 另外,劍橋其實也有兩個資助基金可供申請,分別是劍橋海外基金會(Cambridge Overseas Trust),以及劍橋英聯邦信託獎學金(Cambridge Commonwealth Trust)。 若成功申請前者,可獲補助海外生和本地生學費差額;後者則最高可獲全費資助(包括生活費)。 此獎學金也適用於博士生。

  2. 2017年9月18日 · 2017-09-18. 前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早前提出警告,本港學生的理科基礎下降了,就是香港要發展創科業亦沒有人才,實在是語重心長及一語中的。 不少學生及家長仍抱有香港數學基礎優於西方國家程度的觀念,但事實上,這種優勢已經不再,文憑試畢業生如想到一些高水平的海外大學報讀理科或工程等學科,就算成績優秀,亦可能因為沒有修讀數學延伸部分(M1或M2)而不獲名牌大學考慮錄取。 例如英國的Durham University要求香港文憑試生必須修讀M1或M2,以及成績符合要求才會考慮錄取升讀其工程學科;因為大學視本港數學科必修部分加上延伸部分的M1或M2,兩科合起來在程度上才等如一科英國A Level數學科。 只修數學必修 5**當3分計.

  3. 2018年3月27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周亞明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京、周亞明 )由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主席程燕率領的姊妹學校締結交流團活動本月24日赴貴州開展為期5天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動。 昨日下午,在貴州省委常委、省政協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劉曉凱,貴州省副省長盧雍政,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等貴州省領導的見證下,來自香港的5所學校與貴州的5所學校簽約締結姊妹,令港澳台黔兩岸四地締結姊妹學校總數達到22對44所,層次則從此前的小學、中學,提升至大學。 貴州省政協常委程燕在活動上表示,以「學子手牽手,貴港一家親」為主題的締結姊妹學校活動,始於2015年7月。 當年港黔兩地有兩對4所學校簽約成為姊妹,其後影響迅速擴展到澳門和台灣。 「時至今日,貴港澳台兩岸四地姊妹學校已達22對44所。

  4. 2009年6月8日 · 放大圖片. 學校會舉行英語節,透過不同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 【本報訊】 (記者 覃卓嘉)各學校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以及生源等方面均有不同,面對新學制改革,各自的準備工夫亦有分別。 2003年才建校的匯基書院(東九龍),學生家庭多為中上階層。 校長杜枝生坦言,以往該校學生近乎百分百成功升學,故學校在對新學制的課程設定上,較多注重課程對學生的升學銜接。 他指出,去年底至今年初,學校兩次讓學生作模擬選科測試,把課程及教師人手重新調配,「6月底,學生可初步選科;7月初,對選科再做調整後,學校便可開始 手制定新高中課程時間表了。 創校歷史短 課程隨指引調整. 匯基書院(東九龍)於2003年創校,現有近900名學生,及84名教職員。

  5. 2013年1月23日 · 對香港經濟社會的體驗式學習是香港文匯管理學院公務員培訓的最大特色。 「學員可直接參與到香港公務員的日常工作中,與香港進行緊密、全面、零距離的接觸。 感同身受地體驗經驗,對每一位學員都有很好的啟發,對今後工作的改進,人員素質的提升也會帶來很大的益處。 」香港文匯報總經理歐陽曉晴介紹道。 樹立「以民為本」觀念 提高換位思考能力.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貢欽長期在香港文匯管理學院負責內地公務員培訓工作,在他看來,內地公務員最需要提高的是對信息的充分和對稱掌握能力,換位思考的能力,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公務員對納稅人的尊敬,而香港的信息快捷、充分和對稱,文化的多元和包容共存使其在公務員培訓方面獨具優勢。

  6. 2017年3月17日 ·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有兩種不同解說,一種是指人工智能執行機器學習的技術;另一個則是本文想介紹的新教育理念,由學者Michael Fullan及Maria Langworthy提出的「深度學習」教學,由傳統主力涵蓋學科知識,轉移至聚焦學習過程,目的是發展學生在現實世界中創造並應用新知識的能力。 大概20多年前,國際已提出21世紀能力框架,當中包括資訊科技能力及「4C」,即創意(Creativity)、溝通(Communications)、協作(Collaboration)以及明辨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 雖然基礎的學習領域內容不容忽視,但21世紀能力框架所強調的是高階能力,培養解難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方向,都是奠定今日很多教育政策的基石。

  7. 2019年7月2日 · 昂膛山人. 大約在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期間本山人於崇基學院社會工作系首屆畢業後曾在上述機構工作了兩年該機構為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一個附屬機構YMCA特別設立該機構的主要目的是當時從內地來港的大專學生人數不少大部分的家庭經濟環境比一般香港家庭之青年人稍差一些所以青年會特別設立該機構專為該等學生服務協助他們利用課餘時間擔任一些課外工作賺取一些助學金解決他們生活上的一些問題。 該機構的英文名本來是Student Christian Centre,但不知因何理由,青年會卻把這機構的中文名定為「基督教大專學生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