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4日 · 在消委會的測試中,「JcoNAT的原生除菌液總評為3.5分該公司發聲明指他們的原生除菌液為搓手液 (免沖洗)類別不應當作一般清潔劑並應於清潔條件作測試但消委會卻以污穢條件進行測試並不恰當。 該公司又指國際標準均以牛痘病毒當作新冠病毒替代測試,而消委會卻選用腺病毒,直指測試結果可信性存疑。 消委會則回應指,以產品說明用法,上述產品既可作搓手液,亦可供一般或表面消毒用途。 而就一般或表面消毒用途而言,「污穢條件」是慣常用來評價產品殺菌或除病毒效能表現的試驗條件之一。

  2. 2020年2月11日 · Tweet. 沐浴露洗手液能否消毒洗手過程本身可能更加重要新冠肺炎蔓延之際香港人愈來愈重視個人衞生各大藥房超市的酒精搓手液都被搶購一空酒精搓手液能夠消毒殺菌人盡皆知但市面上許多沐浴露洗手液聲稱能有效殺菌消毒到底是否屬實衞生防護中心早前亦有表示有些產品聲稱含有消毒殺菌的成分但成分濃度等資料不明效用成疑。 其實要有效消毒,除了要參考產品的成分,清潔的過程也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沐浴露、洗手液都包含一些抑菌成分,透過機械摩擦的方式,配合水流清除皮膚上的污垢和附着的細菌,以此達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雖然如此,市面上的產品質素參差不齊,許多聲稱有消毒作用的洗手液或沐浴露未必能達致所述效果。

  3. 2020年2月18日 · 東網從市面隨機抽樣購買7支消毒搓手液委託專家進行微生物測試發現全部均含有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有樣本含菌量高於家用廁板部分搓手液標籤欠奉安全成疑醫生警告使用該類劣質搓手液不慎觸碰眼睛及進食可引致角膜炎及急性腸胃炎增加感染風險。 有議員認為,政府應訂立註冊制度,收緊對防疫產品的銷售規管。 東網從深水埗及旺角多家藥房、嬰兒用品店及臨時舖,購入7支消毒搓手液,價錢由38港元至50港元。 由研究員檢測每個樣本的含菌量。 結果發現所有樣本含有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其中樣本二含菌量最高,聲稱為天然出產的消毒泡沫,每毫升有高達30萬個細菌菌落(CFU),比早前香港兒童健康基金測試家用坐廁板的20萬個CFU還要高。 其主要消毒成分為苯扎氯銨,並添加3種香料以及多種化學成分。

  4. 2021年3月22日 · 更多新聞短片. 視頻觀看次數: 12.7k. 經常接觸酒精搓手液會增加患主婦手風險。 1/4.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清潔消毒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不過雙手持續接觸水酒精搓手液等將增加患上主婦手的機會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建議市民適量使用酒精搓手液在有水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低刺激性的番梘洗手並勤用潤膚膏修復皮膚屏障避免刺激物和致敏原滲入皮膚引致主婦手發作。 主婦手是一種刺激性接觸皮膚炎,陳湧形容,手部皮膚猶如一堵磚牆,有助抵擋刺激物和致敏原。 不過,如果持續接觸水、化學品等,或天氣乾燥,手部皮膚屏障會受損,致水分流失,就像黏合磚頭的英泥被沖走。 周而復始,刺激性物質就會透過縫隙滲入皮膚,引致紅腫、痕癢、刺痛、生水泡等炎症反應,但並無傳染性。

  5. 2020年4月15日 · 新冠肺炎. 消委會檢測了市面上24款消毒酒精發現當中的6款含微量有毒甲醇有機會造成慢性中毒而大部分的樣本質素參差不齊未必達到想像中的殺菌功效自從疫情到來大家最常做的就是手部消毒而無論用酒精噴手還是用酒精搓手液搓手都只是把細菌殺死在手上還不如直接洗手來得實際! <br/><br.

  6. 2015年8月17日 · 消委會公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檢視37款消毒搓手液及濕紙巾發現產品包裝上的標示不清晰標示用語和所標示成分的完整度不統一有的僅以英文或其他外文標示令消費者難以評估產品效用。. 消委會檢視15款搓手液和22款濕紙巾各項產品樣本 ...

  7. 2020年11月27日 · 東方日報今日要聞.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酒精搓手液成為市民的日常用品適逢天氣開始變得乾燥手部皮膚的乾燥問題令不少人困擾。 究竟為何皮膚會變得脆弱? 該如何減低對手部的損傷及保養肌膚? 消毒液及護手霜應該如何選擇? 就讓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