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日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與一所辦學團體於2012年簽訂協議合辦一所位於上環的國際學校惟辦學團體涉違反協議中飽私囊私下批錢予自己故青年會周二6月30日入稟高等法院追討逾263萬元損失並要求法庭頒令禁止被告拉走現有學生及

  2. 2021年4月26日 · 康文署網站所見復辦的課程包括游泳八段錦太極社交舞園藝箭藝網球瑜伽壁球乒乓球等訓練班市民可透過各分區康樂事務辦事處設有康體通服務的康樂場地康體通網上服務及自助服務站報名參加

  3. 2024年3月10日 · 康文署轄下8間體育館的健身室新增「自我體質測試站」,健身室使用者可以利用「體脂機」進行簡單自我體質測試,了解自己身體脂肪百分比、肌肉質量、體內水分量等基本資料,還可以知道自己體內年齡。 8間體育館健身室新增「自我體質測試站」: .灣仔區: 港灣道體育館 (灣仔港灣道27號) .中西區: 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 (西營盤東邊街北18號) .觀塘區: 彩榮路體育館 (觀塘彩榮路58號彩福邨第三期) .油尖旺區: 大角嘴體育館 (大角嘴褔全街63號大角嘴市政大廈5至7樓) .西貢區: 調景嶺體育館 (將軍澳翠嶺路2號) .屯門區: 兆麟體育館 (屯門兆麟街19號屯門兆麟政府綜合大樓2至5樓) .北區: 保榮路體育館 (上水百和路19號) .荃灣區: 荃灣體育館 (荃灣永順街53號)

    • 香港的教練培訓計劃
    • 各專項運動的教練培訓五花八門
    • 基層教練表現 影響小朋友對運動選擇
    • 大專學府應更積極參與
    • 讓「訓練」及「教練」並進

    優質的基層教練才能確保運動員選材的素質。由港協暨奧委會及香港體育學院聯合組成的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責香港的教練培訓及級別評定計劃,及制定短期和長遠發展策略。當中的香港賽馬會教練培訓計劃,為教練及公眾人士提供不同的培訓活動,包括受資歷架構認可的運動教練理論課程,不同的教練入門課程、研討會及講座,亦有安排由北京體育大學開辦的運動訓練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單以2019/20年度計算,已經為1544位教練提供過培訓服務。 配合各體育總會舉辦教練培訓計劃之餘,培訓委員會亦肩負着制定及檢視香港教練評級制度之責任。本港教練級別評定計劃主要分為3個級別,讓在本港接受培訓教練可獲評級。現行制度分為三級制課程,由初級的一級教練,到高級的三級教練。過往各級課程均包括4部分(甲、乙、丙及丁部)。甲部是運動通論課程,由...

    在香港,最受基層青年歡迎的運動項目,離不開足球、籃球和排球。根據香港足球總會、香港籃球總會及香港排球總會的網上資料,2021/22年度分別有1200多位(足球)及各300多位(籃球、排球)的合資格註冊教練。當中教練的資歷分佈大致呈三角形,以基層教練為主,佔當中的大約38%(足球)至82%(排球)。 各項運動的本地教練培訓,亦會與國際機制接軌。以排球為例,本港並沒有持有本地培訓的三級資格教練,相反,持有國際排球教練資格的卻有61人,當中持有由國際排球聯會(FIVB)頒發的三級教練資格者一共有6位。足球教練的培訓更有自己的發展框架,包括草根足球領袖證書課程、香港足球總會C及D級教練課程,以及亞洲足球協會的更高級別的教練課程(B級、A級及專業級)。此外,亦有部分運動總會直接與國際的教練培訓掛鈎,如...

    基層教練為數最多,他們的實際教學水平成為運動員人才發掘及培訓的重要一環,而各大小體育總會更成為了教練水平的最後把關人。在香港,聘請基層教練最多的機構應該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及全港的中學和小學。康文署聘請教練時,清楚列明教練必須具備有關體育總會或認可機構所簽發或認可的導師證書或資格,而教育局更指明教練須持有「一級教練」(或同等資格)或以上的資歷。大部分香港小朋友參與運動培訓的第一次經驗,相信都是來自每年康文署所舉辦的暑期康體活動,或由中小學安排的課後活動。基層教練的教學表現,當然會直接影響了小朋友對日後參與運動的選擇和決定,和他們成為精英運動員的機會。

    面對本港運動發展的最新形勢,民政事務局長徐英偉多次參與關於「制訂未來十年體育政策及發展藍圖」的討論。當中討論過不少議題,但對基層教練培訓的重要性卻着墨不多。一直以來,大學肩負着社會中不同專業培訓的責任,過往亦有不同的學位課程,甚至碩士課程,讓對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有志的人士進修。專業的運動教練必須掌握如何讓理論及實踐並行,而完整的實習體驗更能夠讓理論學習真正落實於實際操作,當中可包括實地考察、影子實習體驗,甚至在運動隊伍的教學及管理工作。 過往與運動教練培訓最為貼近的,莫過於學校體育教師培訓的學位,學員在實習期間,除要掌握課堂的教學,亦要掌握整個職場環境中的工作模式和與合作伙伴之間的溝通。同樣地,運動教練的實習,亦應有專業教練或僱主安排實習工作,及跟進實習教練的工作情况。在提供實習方面,大專學...

    最後,我們曾訪問過兩位東京奧運銅牌得主:李皓晴和杜凱琹。她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她們的恩師除了是一位教練,更是她們的人生導師和第二位媽媽。要成就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發光發熱,除了要為他們建立紮實的技術根柢和心理素養,教練更須掌握如何透過運動培養運動員「正向人生」的能力。正因如此,未來的基層教練培訓應該跳出運動技能培訓的單一框架,讓訓練(Training)及教練(Coaching)都能並進。教學設計着重的目標有三大元素,分別是「知識」、「技能」和「態度」,即學員能透過運動的學習掌握有關的運動知識、展示所需的運動技能,亦須從中發展運動相關的應有態度。因此,教練本身的素養培訓,與專業運動訓練的技能和知識都同樣重要。 要栽培更多更全面、又能面向未來的教練,除了透過原有運動教練的培訓體制,本港的大專學府亦應該...

  4. 2024年4月6日 · 69歲黃瑞燕在本文影片提到自己有椎間盤突出,試過痛得難以走路,做運動及拉筋後「唔記得痛症,變得有精神」。 73歲蘇耀榮喜稱昔日追巴士已氣喘,現在跑3公里也輕鬆。 Bring in Change聯合創辦人許仲欣 (Clara)希望長者相信自己能力,「活得更開心」。 運動班和跑步班可即場參與,毋須預先報名。 如活動有更改或取消,以Bring in Change在社交媒體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bringinchange )資料作準,亦可經電郵(clara@bringinchange.org)查詢。 長者運動班. 時間: 上午8時至9時. 地點: 深水埗南昌公園(逢周二)、跑馬地黃泥涌道新月花園(逢周三) 長者跑步班. 時間: 上午9時至9時半(逢周三)

  5. 2022年2月12日 · 明報即時新聞. 留家抗疫,長者每日可多做運動活動筋骨。 康文署「康文+++」facebook專頁發布短片,由香港空手道運動員李嘉維示範適合長者的健體操,有助長者增強下肢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力,走路起來更靈活,亦減低跌倒的風險。 第一部分的強化關節運動訓練,如轉肩扭腕、轉腳運動、站立踢腿等;第二部分的肌肉功能訓練,如左右側踏步、半蹲腿等,加強肌肉力量。

  6. 2020年1月13日 · 雖然本地大學的中醫課程涵蓋現代生物醫學的知識但香港現時的醫療法規不允許中醫使用現代醫療儀器及轉介檢驗中醫師的權限和內地有所不同故此未來的中西醫合作模式也可能和內地有所不同中醫未來在公營醫療系統的角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