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1日 · 歐盟擬議中的人工智慧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 AI Act),已有意識地針對不同的數位環境,制定不同的 監管方法 ,目前整個歐洲議會正急切致力於對生成式AI確立出 立法規範方向 。 固然歐盟的AI Act內容目前尚未最終拍板確定,但可預期將成為歐盟對抗AI風險十分重要的法律基礎架構。 圖/路透社. 「AI倫理建議書」提出的 十項關鍵原則. 1....

  2. 2015年3月13日 · 如果對電影哪裡不合於史實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張茵惠:〈克里斯蒂安卡里爾:《模仿遊戲是對艾倫圖靈的拙劣模仿〉。 似乎有諸多影評或新聞受了百科全書網站圖靈條目的誤導,以為圖靈有寫過一篇名為《機器能否思考?

  3. 2017年12月7日 · 凜冬將至,誰都有事. 總結一下談到此處的結論: 目前在政府方案中,社工薪資為33,000元,但政府的角色既說不清楚這個數字是基本薪資還是合理薪資,也看不出來有積極介入調節社福人力市場的意圖。 許多機構基於不同理由,即使承接政府方案,也不願給足33,000元的薪資,而寧可壓低勞工起薪、溢領的部分退回給政府。 社福產業整體薪資因此被往下抑制,資深勞工薪資升幅有限,目前由機構自籌補足。...

  4. 2017年9月4日 · 效益論者認為,一個行為之所以應該做,是因為它能夠讓世上產出最多的、最少的惡。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為了產出更多,而必須打破或違反一些既定的規範,那就試著去做。而國家長久發展,顯然是一個產出最多的考量。

  5. 2015年2月6日 · *1. 然而,這個原則要在技術上能操作,有兩個必要前提必須先達成: 前提一:決定結果中哪些部份算是「效益」和效益「有多大」 前提二:知道怎麼把效益總合算出來. 前提二常常被當成主張效益主義「只是理論,無法應用」的理由,但其實就如同效益主義有效益難以計算的問題,本務論(主張不計算後果,而是使用道德原則來決定該怎麼做)也會有各種道德原則或理由難以權衡的問題。...

  6. 2019年9月26日 · 香港人文化身份的原型. 盧循是個叛變的將領他逃到香港大嶼山和後人安靜地在這裡生活他不願意為中央效命只求自由自在島嶼上建立家園。 就像從中國大陸逃難到香港的第一代人,經歷過民國、抗日、國共內戰,到港後在貧困、疾病、死亡的夾縫中活著。 那些愛國的虛幻與暴烈,還比不上在這小島上捧在手中糊口的米粥真實。...

  7. 2017年4月21日 · 明明經常有推擠的抗爭現場,配置殺傷力的器材,會增加抗爭民眾、路人甚至警察自身的受傷風險(特別是台灣經常將警員配置在拒馬「前」,搬運時也缺乏防護),但蔡總統仍希望大家忍耐。 傳統拒馬要忍耐,加上刀片還是要忍耐,那如果通電呢? 標準到底是什麼? 法源依據又是什麼? 前立委顧立雄律師,在去年首次國會質詢時便 就此提問 :「放拒馬的法源依據為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