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4日 · 而現在抽獎結果出爐囉! 我從所有在指定時間前加入電腦玩物讀者俱樂部的名單中(名單上有排序序號),利用網路上的抽獎工具,抽出了十組號碼,也獲得了 10 個得獎者。

    • 一,課表
    • 二,會議系統
    • 三,會議室預約系統
    • 四,辦公室請假系統
    • 十,郵件與任務排程
    - 排課色塊,區分課堂顏色
    - 建立循環一學期的課表
    - 插入作業檔案
    - 約定報告小組討論
    - 不出錯的即時會議通知
    - 即時查看每個同事有空的開會時間
    - 插入協同合作會議檔案
    - 會前資料共享,多人繳交資料
    - 免架設其他系統
    - 即時顯示預約狀況
    - 可以顯示預約者
    - 可以說明會議室用途
    - 免架設其他系統
    - 即時顯示請假請求
    - 主管答覆機制
    - 隨時查看公司請假狀況
    - 把待辦郵件安排在日曆上
    - 設定時間提醒
    - 規劃當日時間利用方式
    - 自動延後未完成任務
  2. 2021年9月23日 · 有存取權限的人,可以利用篩選器控制項過濾資料,不過只有自己會看到過濾結果。如果將篩選器控制項過濾後的內容儲存為預設值,也可以變成所有人都看到過濾結果

    • 十期攪珠結果1
    • 十期攪珠結果2
    • 十期攪珠結果3
    • 十期攪珠結果4
    • 十期攪珠結果5
  3. 2018年1月13日 · 有很多習慣養成 App 會加入遊戲化機制,讓你達成習慣可以累積分數,並且持續記錄你的習慣達成長度。 而這樣的需求,其實我們可以自己用 Google 表單設計出來。 並且這樣一來資料都在我們的 Google 雲端硬碟中,隨時可以取用與修改。 如果你也想設計看看,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 贏得好習慣,而非養成習慣:設計一張生活遊戲挑戰表 」。 5. 卡路里計算 App.

    • 十期攪珠結果1
    • 十期攪珠結果2
    • 十期攪珠結果3
    • 十期攪珠結果4
    • 十期攪珠結果5
  4. 2015年7月29日 · 1. 行事曆不能沒有未來:「預先」設定長期計畫與重要截止日. 本篇文章要強調的是「實作」,希望從我的經驗來分享怎麼真的把所謂的「進攻型行事曆」設計出來,所以我會直接講方法,然後才在方法中去談到一些觀念。 當我們開始構想到未來幾個月的一些目標規劃時,那麼當下我就會把這個專案最重要的幾個截止日寫入行事曆中,並且開始進行長期的計劃。 例如我要寫一本電腦玩物的數位工作方法新書,有了一個預訂出版日期後,我就在行事曆先寫上出版日、送印刷廠日等明確的截止日期(下圖是假的範例,不要當真了),這是第一步。

    • 十期攪珠結果1
    • 十期攪珠結果2
    • 十期攪珠結果3
    • 十期攪珠結果4
  5. 2019年1月3日 · 做出來的表格如下圖範例,這就是我們一生的縮影。 橫排 是從出生開始,以週為單位,每年有 52 週,橫排於是有 52 個格子。 直排 則是自己的年紀,每過 52 週,自己就增加了一歲,先預留好 90 個直排。 而如果以人生有 90 年來計算,我們擁有 4680 週,也就是這張規劃表上,共有 4680 個空格可以填滿。 當然,我們應該都已經用掉其中很大量的格子,我們也不一定真的能活到 90 歲,不過在可見的未來,我們也或許還有許多格子可以填滿、利用。 透過這張「一生的週行事曆」,來啟發與引領我們做下面這些思考。 在這張「一生的週規劃表」中,我正站在哪一格上? 回顧前面格子,有哪些格子值得紀錄? 人生的每個階段是否都有令人想要珍藏的格子出現呢?

  6. 2016年8月27日 · 這件事情可能只是找到一個資料、寄出一封郵件、寫一小段部落格、預擬某個演講大綱,不一定和表訂工作有關,很可能是小事一件,但無論如何:「我都利用了這個時間做了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很多時候「做其他事」,會比困在這件想拖延的事情上更有效率,而且產生意外的成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