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4日 · 1999年,斯莫利在美国众议院关于《国家纳米技术促进计划》的听证会上说,“这些小小的纳米级家族成员,以及将它们组装并加以控制的技术——纳米技术,将使我们的产业和生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美国赖斯大学化学家,他主要从事微波及红外光谱研究。 “富勒烯”,其名称源于美国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因为C60的原子结构与他设计的多面体穹顶相似。 发现C60的科学家受到巴克敏斯特·富勒建筑结构的启发。 R·巴克敏斯特·富勒(R. Buckminster Fuller,1895-1983年),美国工程师、建筑师、设计师和发明家。 他的网格穹顶,一种由四面体框架(三面加底座的金字塔形)构成的自我支撑的半球体,被认为是自拱门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建筑发明。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1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2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3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4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5
  2. 2024年3月6日 · 作者首先使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作者发现了GBP1-4的整体复合物在细菌表面形成是严格依赖于GBP1与细菌表面的先行接触。 GBP1 和Caspase-4 一样,都对细菌表面的脂多糖展现了敏感性。 因此, GBP1与细菌表面结合或许导致LPS的释放,进而增强了Caspase-4的信号级联效应。 为了验证这样一个假设,作者分别设计了体内和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表明,当不表达GBP1时候,宿主细胞内的沙门氏菌表面有清晰的LPS荧光信号,且该信号主要存在于细菌表面。 然而,当宿主细胞正常表达GBP1的时候,不仅可以观察到包裹住沙门氏菌表面GBP1荧光信号,同时可以观察到散落在GBP1包裹层周围散落的 LPS信号。

  3. 2015年5月15日 · 该文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见解:①只有细胞核才是遗传倾向的载体;②否定任何形式的获得性状遗传。 1892年,魏斯曼在批判性地考察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暂定的泛生说”、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H.de Vries,1848~1935)的“细胞内的泛生论”等遗传理论之后,根据当时生物学特别是细胞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他的一些实验观察,经过对已经发表过的有关“种质连续性”的论文的继续充实和重要修改,完整地提出了他的 “种质连续学说”(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的遗传理论。 在这个遗传理论中,魏斯曼把生物体明确地分为了“体质”和“种质”。 他认为:遗传是由具有一定化学性、首先是具有分子结构的物质在世代之间的传递来实现的,这种物质就是“种质”。

  4. 2022年9月24日 · 2.1 概论. 这类折叠是利用ATP和GTP的ATPase和GTPase的折叠 (图2、图3)。 P-loop NTPase 为大多数细胞生物中数量最多的蛋白质折叠,估计占所有基因产物的10%~18%。 从结构上看,P-loop NTPases属于一种alpha/beta蛋白(与Rossmann fold 中的"beta-alpha-beta "和"beta-alpha-beta-alpha-beta"折叠有差别),它含定期重复出现的alpha-beta蛋白质二级结构单位,其中beta 链 (beta-sheet)平行排布成一个中心结构的大部分,两侧则被alpha-helices包围。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1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2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3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4
    •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5
  5. 2012年10月11日 · GPCR(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作为人类基因组编码的最大类别膜蛋白超家族,有800多个家族成员,与人体生理代谢几乎各个方面都密切关联【1】。 它们的构象高度灵活,调控非常复杂,天然丰度很低,起初非常难以研究。 美国杜克大学的Robert J. Lefkowitz (与Brian分享诺奖并是他的博士后导师)在这个领域做了非常多开创性的工作和贡献。 Brian就是在Robert的实验室里首先克隆了人Beta2肾上腺素受体的cDNA序列,开始了与GPCR研究的不解之缘【2】。

  6. 2022年8月27日 · 托勒密(C. Ptolemy Claudius),本来是世界科学史上极少数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但是在中国却颇受委屈,一直被排挤在科学伟人行列之外,他那些伟大的科学著作也没有任何一部被译成中文——连《至大论》也没有! 现在能看到的唯一一篇《至大论》中文提要,只有一千多字,还是近400年前来华耶稣会士汤若望(J. Adam Shall von Bell,德国人)留下的。 看来,我们是该谈谈托勒密了。 拉斐尔16世纪初画作《雅典学院》(托勒密在右下角) 但是,常见的谈论“其人其事”的套路对托勒密不适用,因为关于“其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谈的——只知道他活动于公元2世纪上半叶,长期居住在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今属埃及)。 所以我干脆就先从“其书”谈起。

  7. 2020年11月18日 · (以下列表并不全面,仅仅包括选择后的一部分内容,很抱歉没有巨细靡遗的将所有贡献都纳入进来。 1665 年 细胞的观察描绘和命名( Roober Hooke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