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日 · 中國人壽崧峰通訊處處經理張啓峯自16歲便步入社會原先是在補教業工作而後才加入保險業展業初期張啓峯也是專注於自身業績但與此同時他也一邊觀察績優前輩是如何增員而增員對象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離去。 到了2011年5月張才發展第一位夥伴,而2017年8月成處至今,崧峰通訊處的人力資源一直是穩定成長,並沒有組織發展中常見的「人力灌水」,人數急速成長後也急遽萎縮的情況發生,這歸功於張一直從事與「人」相關的行業。 而他也發現,問題背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只要重視溝通時的語言及感受,問題其實都會迎刃而解。 增員前先家訪,讓夥伴及其家人安心.

  2. 2023年6月1日 · 安聯人壽銓鼎通訊處業務經理栥綺表示,客戶的痛點,也就是其最在意的事,其實也就可以用「趨吉避凶」這4個字來概括。 保險業務員要是能提供一個讓客戶完成夢想、解決擔憂的方案或是規劃,自然能命中目標,也是成交的不二法門。 尋找客戶痛點,從當朋友開始. 想要深入明白客戶的嚮往與煩憂,業務員就必需要懂得用同理心瞭解、聆聽及觀察,而與客戶的關係往往會先從「朋友」開始,漸漸熟稔,進而能夠從客戶的分享中找出痛點,業務員才可能成為「顧問」,提供客戶解決方案,並進一步透過討論做出修正,確認都沒問題後,最後才能成為「業務員」,也就是順利完成規劃。 栥綺分享,針對轉介紹而來的客戶,可以先從推薦介紹的客戶詢問:「您為什麼想推薦他給我啊? 是有跟他分享了什麼? 為什麼他會想要找我?

  3. 2021年2月1日 · 張雅如從業至今已經19年在2年前開始思考如何在零利率時代來臨時能夠幫助客戶建立更好的財務規劃而年金險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她總結並歸納出年金險的優勢: 在有高信賴度投資標的之前提下,能夠提供高安全性、高穩定性的金流;同時能滿足中年以後累積一定資本的客戶對於退休規劃的需求,並且利於傳承。 在進入保險業之前張雅如於銀行擔任理財專員有數年的時間因而對投資市場累積了相當程度的瞭解而當公司推出的年金商品與自己長年觀察並且信賴的投資標的結合時張雅如便將原有的數張儲蓄險總計有1,500萬元左右全數轉投入在年金險中。 如今的她除了工作所得之外,亦有穩定的金流供其靈活運用。

  4. 2022年6月1日 · - 2022 年 6 月 1 日. 358. 0. 在保險業受增員難定著難所困擾的環境下大陸北大方正人壽天津分公司總經理張凌卻對公司的前景持謹慎又樂觀的態度他滿懷信心因為他早已在疫情之下找到了逆行的出路增員優秀人才菁英化路線。 由於注重人才的定著、發展和榮譽體系的建設,大陸北大方正人壽天津分公司2020年實現連續10個月人力正增長,新人主管13個月定著率高達71%。 與此同時,獲得國際龍獎IDA、美國百萬圓桌MDRT等國際榮譽的人數與2019年相比均增長200%。 對此,張凌總結出了其中的經營之道。 優增是解決定著問題的源頭. 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動,在疫情、法規、商品的接連影響下,對業務人員帶來了更高的要求,業績似乎更難以獲得,增員難、定著難的問題也更加凸顯。

  5. 2023年7月1日 · 206. 年輕世代有許多創造力,也對許多事物有獨特的見解;對於年輕世代來說,他們勇於表達,把自己所思所想分享給團隊夥伴和主管,但也經常「誤傷」同儕。 團隊主管究竟該怎麼和年輕夥伴溝通? 又該怎麼「淬練」出年輕夥伴的「雙贏人生」? 正如《雙贏人生》作者睸峭在書中所提,面對新世代年輕人時「請告訴他們,為何而做」。 新世代年輕夥伴擁有較大的獨特性與創意,更傾向先瞭解事情的核心價值,才能找到執行力和動機;因此,溝通成為帶領年輕夥伴的主要課題,要怎麼說出年輕夥伴聽得見的話? 又該如何給予肯定,讓夥伴在從業道路上勇往直前? 而《淬練》一書中,陳禮祥也分享團隊領導新人的經驗,找到帶出下一個績優業務員的訣竅。

  6. 2022年10月1日 · 1970年代出生的峭,是新加坡接受英語教育的第一代,雖然父輩還在說中文,但她們必須快速地掌握英語,因為新加坡的社會正逐漸轉型,思維模式逐步西化,這也是她最初感受到世代差異的經驗。 進入保險業,尤其是晉升主管後,她所要面對的是出生於80、90後的年輕一代,他們是消費與增員的主流市場,比起年長的一代,所背負的「包袱」較少,保險業的生態也開始發生變化。 過去保險業以人海戰術為主,招募了大量兼職人員,現在的要求則是專業化、精緻化、規範化。 面對年輕一代,很多主管仍以過去的方式領導與管理,希望其聽話照做,企圖以權威的方式要求其服從。 但主管們往往能發現,年輕一代並不像上一輩人那樣順從,相對來說更加情緒化,愈是不讓他們做的事情,就偏偏要去做,因此雙方很容易產生摩擦,難以管理。

  7. 2018年12月1日 · 洪睿鈞以二 一七年大陸重大疾病險保單的投保年齡占比分析:在大陸重大疾病險投保,以0到9歲投保的保額占比最高,達33.6%(見圖一),保單件數同樣也是名列首位。 這代表大陸市場的重疾險通常都是父母為子女投保的,客戶也因此會問業務人員一個問題:「當我小孩買的這保單未來要理賠時,你們可能都退休了,誰要來服務我們? 很多業務人員會選擇跟客戶說:「不用擔心,我們有強大的理賠系統。 」確實在現今科技與數位化的時代,保險理賠效率和精確度已有顯著提升,未來只會更好。 但保險業務人員的價值就在於其有溫度的服務,因此洪睿鈞認為,更好的方式是和客戶這麼說:「您放心,我的兒子已經進入保險業跟著我一段時間,他還可以再為您的保單服務四十年。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6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