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日 · 黃俊文以過去數十年深入市場的豐富經驗歸納六大必備基本功,供從業人員參考與學習,分別是行動態度、專業知識、銷售技巧、服務效能、品牌形象、品德格局。 行動態度: 行動,是一切業務績效的源頭。 業務人員縱使再有知識、專業,把商品法規、條款背得滾瓜爛熟,沒有採取任何的銷售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知識要加上行動才會有力量,而態度,則是行動成敗的關鍵。 「正面積極」是許多從業人員能夠成為績優的必備特質,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甚或艱困的挑戰,秉持著凡事皆有可能的心態面對。 當一個人抱持正面積極的態度,自然而然就會讓行動產生較佳的效果。 專業知識: 以目前保險資訊的流通速度及民眾的投保率來看,大多數的客戶都知道保險的重要性,也認為應該要買保險,然而卻對商品的選擇顯得有些無所適從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 2017年5月1日 · 1.核實認列. 診所平時依實際收支入帳,依實際產生所得認列申報。 實際收入-實際成本及費用=所得. 2.書面審查. 依照診所結算申報的收入,乘以表格中的書審純益率,計算出課稅所得額。 (所得=申報收入×書審純益率) 依照診所結算申報的收入,乘以表格中的書審純益率,計算出課稅所得額。 (所得=申報收入×書審純益率) 適用條件: (1)依法設帳記載並辦理結算申報者。 (2)申報或自行調整之純益率達上列各該業書審標準以上者。 (3)醫師業已加入健保或有訪(函)查收入資料者。 3.依據財政部公布之「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以二 一六年度西醫為例) (1)全民健康保險收入:依中央健康保險署核定之點數,每點0.8元。

  3. 2018年5月1日 · 報稅季即將來臨,財務顧問通常有許多中小企業主的客戶,這些企業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常遇到許多問題,其中一點就是負責人常會詢問公司費用認列的狀況:公司還有多少交際費可以認列? 捐贈費用超限了嗎? 公司支付各項費用除了需取得合於稅法規定的憑證外,稅法針對某些費用及損失項目,有認列金額的上限,如超過稅法規定的限額,於申報所得稅時就必須將超出的部分調整剔除,因此造成課稅所得額變高,繳的稅也就變多。 瞭解這些在稅法上有限額規定的會計項目,除了可以省下稅金外,對於公司的整體營運規劃,費用控制等亦有幫助。 以下介紹常見的限額項目: 旅費:國內差旅費、國外差旅費及停車費、通行費、汽油費、計程車資等. *限額:

  4. 2018年12月1日 · 新個稅法首次引入綜合徵稅,將原先分別計稅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進行綜合徵稅,至於其他所得(如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仍採分別計稅。 減除費用從每月人民幣3,500元提高至5,000元,意味著所有工資階級都能享有減稅優惠,以前不用繳個人稅的工薪族,未來依然不用繳交,以前須繳交少量個稅的,則可能不用再繳;然而,過去分開計稅的項目將合併計算,對於領有多重收入的臺籍在陸員工,可能因此落入較高稅率級距,使整體稅負增加。 稅率級距調整,減輕民眾個稅負擔. 新法減稅,擴大3%、10%、20%等3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而30%、35%、45%等3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6期.

  5. 2019年2月1日 · 可特定減除費用項目經參考國外立法法例及各界建議應符合4項原則包含與提供勞務直接相關且必要勞工的實質負擔重大性及共通性原則規範出3項可減除項目包含職業專用服裝費」、「職業上工具支出進修訓練費」,每項限額每人每年減除金額以其薪資所得的3%」為限故3項合計為9%),力求立法院本會期通過於二 一九年生效實施,二 二 年五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 特定減除費用3大類. 一、職業專用服裝費. 職業所必需穿著之特殊服裝或表演專用服裝,其購置、租用、清潔及維護費用。 例如名模走秀、劇團表演者或演藝人員表演服裝等。 二、職業上工具支出. 購置專供職務上或工作上使用書籍期刊及工具之支出,其效能非兩年內所能耗竭且支出超過一定金額者,應逐年攤提折舊或攤銷費用。

  6. 2022年4月1日 · 1. 明確文化願景. 一個單位文化願景的共識很重要,如果只是為了賣幾張或幾十張保單、招幾個維持或組建團隊架構所需的人力,事業就做不大。 團隊長應明確自己想要發展怎樣的團隊,實現怎樣的目標,並以此為基礎增員適合與自己同行的人。 2. 關注團隊主管的發展. 團隊管理者影響著團隊未來的發展。 單位處經理好比樹根,業務經理好比大樹的樹幹,業務人員則是樹枝。 樹根扎得不深,樹幹不會粗壯結實;樹幹不夠堅硬,即使樹枝長得再粗大,一有風吹草動,也會落葉紛紛。 因此,在增員優才的同時,也要關注團隊各級管理者的發展,提高他們的展業與團隊經營管理能力。 3. 成功吸引成功. 大家可能會覺得,已經功成名就的人,面對一切問題自然不在話下,倘若個人能力還未達到成功的地步怎麼辦?

  7. 2021年8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勢必都有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否則便不太可能在這一行成功,我也不例外。 記得20年前我還是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接受了公司的培訓之後開始賣保險──請允許我使用「賣」這個詞,這用來形容我當年的做法再適合不過。 當時我所受到的訓練全都以商品為主,當我找到一位客戶,我所努力告訴他們的是:我們有很棒的商品,你一定不能錯過! 然而培訓並沒有告訴我們必須要重視客戶的需求,可想而知當時的我是不斷碰壁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