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0劃 (1) 流動居民 (Mobile Residents) 居港人口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動居民」。「常住居民」指以下兩類人士:(一)在點算時刻前的6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3個月,又或在點算時刻後的6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3個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論在點算時刻他們是否身在香港;及(二)於點算時刻在港的 ...

  2. 2018年2月12日. 《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青年》現已出版.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的結果,在二零一六年香港共有776 709名青年… 更多資訊. 背景資料. 目的. 人口普查╱中期人口統計旨在搜集本港人口的社會和經濟特徵,以及按地區分布的最新基準資料… 整體設計. 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按隨機抽樣,選出全港約十分之一的住址,訪問大約三十萬個屋宇單位,搜集其住戶成員的基本人口資料及多方面的社會和經濟特徵資料… 更多資訊.

  3. 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揭示最新人口趨勢. 香港人口在過去55年增加超過一倍. 1. 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顯示,2016年年中的居港人口數目為734萬人,是1961年的一倍有多。 2. 在60年代及70年代人口的增長較快,其後增長速度放緩,人口平均每年增長率從1981年至1986年的1.5% 跌至2011年至2016年的0.7%。 (圖 1) 請點擊以放大/縮小圖片。 香港人口急速老化. 3. 本港人口持續老化,步伐近年開始加快。 人口老化近年加速,主要原因是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陸續踏入老年。 65歲及以上的人口佔整體人口的比例,由2006年的12%上升至2016年的16%。 這10年間的升幅與之前20年的升幅相近(由1986年的8% 上升至2006年的12%)。 4.

  4. 1. 香港有人居住的屋宇單位總數由2006年的223萬個增至2016年的253萬個,增幅約30萬個。 私人住宅單位的比例在2016年是46.0%,而公營租住房屋的比例是30.2%。 (表 1) 請點擊以放大/縮小圖片。 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私人永久性房屋. 2. 在2016年,居住在私人永久性房屋的人口佔總人口的53.2%,較2006年增加約4個百分點。 而居住在公營租住房屋及資助自置居所房屋的人口佔29.1% 及15.8%,兩者均較10年前下跌約2個百分點。 (表 2) 請點擊以放大/縮小圖片。 居住在自置物業內的家庭住戶比例下降. 3. 在過去10年,家庭住戶居所租住權的分布有所改變。 在2016年,48.5% 的家庭住戶居住在自置物業內,較2006年的比例(52.8%)為低。

  5. 年份 2006 2011 2016 人口 人口比例 (%) 性別比率 (男性數目相對每千名女性) 年齡中位數 15歲及以上已婚人口比例 (%) 15歲及以上具專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 (%) 勞動人口參與

  6. 1. 香港勞動人口的數目,由2006年的357萬人增至2016年的395萬人,增幅達10.7%(或38萬人)。 勞動人口的前10年內平均每年增長率則為1.0%,與15歲及以上人口的0.9%相若。 (圖 1) 請點擊以放大/縮小圖片。 65歲或以上勞動人口增加超過一倍. 2. 過去10年,在勞動人口(撇除外籍家庭傭工)當中,65歲或以上人士由2006年的59 544人上升至2016年的129 916人,升幅超過一倍。 另一方面,由於年輕人有更多接受專上教育的機會而較遲加入勞動人口行列,15至24歲勞動人口由2006年的404 916人下跌至2016年的334 858人。 (表 1) 請點擊以放大/縮小圖片。 女性參與勞動市場在大部分年齡組別均見上升. 3.

  7. 「公共行政、教育、人類醫療保健及社工活動」則為第二大經濟行業,從業員人數佔工作人口約15%。 在過去十年間,家庭住戶數目由223萬個增加至251萬個,增幅為13%。 隨着住戶結構的改變,平均每戶人數在同期由3.0人下降至2.8人,以致家庭住戶數目的增長比人口增長快。 由夫婦及未婚子女所組成的住戶比例明顯下跌,由二零零六年的41%下跌至二零一六年的37%。 而隨着人口老化和獨身趨勢更為普遍,一人住戶的比例由二零零六年的17%上升至二零一六年的18%。 另外,由於生育率偏低,只由夫婦組成的二人住戶比例,亦由二零零六年的14%上升至二零一六年的15%。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港幣25,000元,較十年前上升了45%。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