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84,127. 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宣漢. 故事匠。 45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满宠狠辣,有能,却不迂腐。 五千年来名人虽多,兼具这三点的却少之又少。 体现他这些特点的典型案例,就数建安二年的“杨谋逆案”了。 《 三国志·满宠传 》:故太尉杨收付县狱,尚书令 荀彧 、少府孔融等并属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 "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 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杨考讯无他辞语。 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 "太祖即日赦出。 初,彧、融闻考掠,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 《续汉书》:太尉杨术 婚姻,术僣号,太祖与有隙,因是执,将杀焉。

  2. 2016年3月16日 · 其后则有刘珍东观汉记》、吴谢承后汉书》、薛莹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华峤汉后书》、袁山松后汉书》、范晔后汉书》、萧子显后汉书》、张璠后汉纪》、刘义庆后汉书等等

  3. 2019年12月8日 · 1,540. 1 个回答. 知乎用户. 是东晋末年的吴国内史,他的名字又作“崧”(《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 因为袁松在史书中没有自己的传记,他的名字只出现在《晋书•帝纪•晋安帝司马德宗纪》、《宋书•本纪•宋武帝刘裕纪》、《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中,而且也只提供了一条信息:“ 东晋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夏五月,琅琊人孙恩率领十几万人攻打海盐,在打败海盐令鲍陋的儿子鲍嗣之后,孙恩又攻破沪读,杀死了吴国内史崧)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所以我不确定这个人的更多具体情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比当时那些弃城而逃,或者不注意守城的人好一些: 〖 (东晋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五月,孙恩破沪渎,杀吴国内史,死者四千人。 是月,高祖复破贼于娄县。

  4. 2023年7月31日 · 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de霞飞双颊.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清末新政中,清廷以北洋六镇为样板,计划全国训练三十六镇新军,但到清廷灭亡只练出十六镇。. 清末五虎之一的良弼认为“世凯可杀,北洋不可留。. ”所以他开始往北洋兵里掺沙子,故意把革命党往 ...

  5. www.zhihu.com › topic › 20594217杨彪 - 知乎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艺术形象

    杨彪(142年-225年),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末年名臣,太尉杨赐之子、名士杨修之父。 杨彪少年时受家学熏陶,初举孝廉、茂才。其后征拜为议郎,参与续写《东观汉记》。任京兆尹时,揭发黄门令王甫的贪赃行为,使其被定罪诛杀。累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等职。 汉献帝时,遍历三公(司空、司徒、太尉)之职。权臣董卓意图迁都时,他据理力争。献帝东迁时,杨彪尽节护主。曹操挟献帝定都许县后,将杨彪下狱,获释后又任太常。他见汉室衰微,便诈称脚疾,不理世事。曹魏建立后,拒绝出任太尉,改光禄大夫,待以客礼。 黄初六年(225年),杨彪去世,年八十四。其著作现仅存《答曹公书》一篇。

    孔融: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袁绍:故太尉杨彪,历典二司,元纲极位。 满宠:此人有名海内。 曹丕:公故汉宰臣,乃祖以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逾矩,可谓老成人矣。 傅玄:是后刘珍、朱穆、卢植、杨彪之徒,又踵而成之,岂亦各拘于时而不得自尽乎?何其益陋也! 袁宏:王室大乱,彪流离播越,经历艰难,以身卫主,不失中正,天下以此重之。 范晔: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赐亦无讳,彪诚匪忒。脩虽才子,渝我淳则。 裴松之:杨公积德之门,身为名臣,纵有愆负,犹宜保佑,况淫刑所滥,而可加其楚掠乎? 洪迈:夫曹氏篡汉,忠臣义士之所宜痛心疾首,纵力不能讨,忍复仕其朝为公卿乎?歆、群为一世之贤,所立不过如是。彪逊辞以免祸,亦不敢一言及曹氏之所以得。盖自党锢祸起,天下贤士大夫如李膺、范滂之徒,屠戮殆尽,故...

    文学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杨彪为东汉太尉,与司徒王允等共同迎接失散的少帝和陈留王,后为司徒,与太尉黄琬共谏欲迁都的董卓,遭罢免,废为庶人。后任太尉,献计于献帝以离间李傕、郭汜二人。二人交战时,奉命同众官诣郭汜营中劝和,为郭汜所监,杨彪怒斥郭汜,郭汜恼怒,欲杀之,中郎将杨密力劝,郭汜才放了杨彪与大司农朱儁,二人出营相抱而哭,昏绝于地。又建议东迁中的献帝依靠曹操,因与袁术为姻亲,被曹操诬陷下狱,经孔融力争才得以幸免。

    影视形象

    2004年电视剧《武圣关公》:魏天堂饰演杨彪; 2017年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柳健饰演杨彪; 2018年电视剧《三国机密》:张琪饰演杨彪。

  6. 2023年8月28日 · 11,472. 17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善若国学. 以易入道,师承道家易学,专注国学20于载. 14 人赞同了该回答. 《了凡四训》—— 袁了凡 个人介绍. 我们人的命运,究竟是上 天注定 ? ,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又该如何去改善命运?这一问题,大概是古今中外的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讲了凡先生是如何立天改命的。 首先说下这本书的作者 袁了凡, 袁了凡,本名 袁黄 ,袁了凡先生出生于明朝时期 浙江嘉善 (今浙江嘉善),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坤仪,又字 仪甫 ,初号学海。 袁了凡先生祖籍在 江南吴江 (今江苏苏州吴江区),晚年又归隐于吴江,所以一般认为他是江南吴江人 (见彭绍升的《 袁了凡居士传 》有说到)。

  7. 该问题已被收录进「圆桌精选」参与讨论>> 知乎圆桌·那些与你有关的变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