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8日 · 昨日有記者問到對丁蟹效應的看法事源昨日凌晨有電視台重播一套由演員鄭少秋擔任主角之一的劇集此劇長達65集早於1996年2月首播時至5月初大結局恆指累跌6.73%今次重播有投資者擔心恆指走勢會翻版」。 而上述的「丁蟹效應」則是取名自鄭少秋於1992年擔任一套以股市為主題的劇集的角色名字 (丁蟹)。 有趣地連外資大行也感關注,「丁蟹效應」在2004年3月外資大行里昂在研報上首次提出。 當大家在互聯網搜尋器輸入「丁蟹效應」,會發現於一部百科全書也提供解說。 從心理學角度,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 投機者亦可能以丁蟹效應為藉口推跌大市。 然而,一直沒有客觀統計證明「丁蟹效應」真實存在。

  2. 2022年8月1日 · 2022-08-01 Steven Cheung. MIrror演唱會發生意外,舞蹈員受傷入院,筆者在此集氣,祝願傷者康復。 但今次演唱會主辦方最終控股公司是電訊盈科(0008.HK),今次Mirror演唱會事故對其投資價值有何實質影響,有必要再次為文分析。 近年Mirror爆紅,不但改變香港娛樂事業生態,電盈作為Mirror的經理人,猶如執到支好籌。 而經過Mirror演唱會一役後,ViuTV製作的節目不再必然帶有光環,暫時未能進一步在電視廣播(0511.HK)搶佔收視率。 何況,Mirror演唱會發生意外後,Mirror的商業活動必定暫時休止,電訊盈科作為Mirror經理人收入應該減少。 自此之後,觀眾也不一定盲撐,ViuTV製作節目更加要步步為營,未來製作成本有上升壓力。

  3. 2020年10月23日 · - HK MoneyClub. 新晉飲品巨企Keurig Dr Pepper轉納指掛牌有何新部署? 2020-10-23 Moneyclub Staff. Keurig Dr Pepper (NASDAQ:KDP)近年來積極併購,晉身為美國飲品市場巨企。 最新舉動是轉板上市,股份由紐約證券交易所轉至納斯達克市場交易,似乎想擺脫飲品股既定成熟形象,重新定位為創新及具增長動力的飲品股。 Keurig Dr Pepper前身分別是Keurig Green Mountain及Dr Pepper Snapple。 前者由生產咖啡機做起,成功透過全面開放平台招攬咖啡業界,而成為美國咖啡膠囊市場一哥,目前市佔率高達82%。 至於後者Dr Pepper憑藉獨特口味在汽水市場取得競爭優勢。

  4. 2019年2月15日 · 亞洲金融風暴 是由外資流出所引發的一場銀行及貨幣危機。 起初,外國投資者(例如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和一些世界知名的對沖基金)開始將資金撤出東亞。 後來,當地基金聞到風聲,在驚慌失措之下亦拋售了他們的東亞資產和貨幣。 這場危機始於1997年7月泰國,隨後蔓延至印尼、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香港,以及許多東亞國家(受影響程度較輕)。 重災國家的貨幣在一年內貶值了30至80%,最終更被迫放棄與美元掛鈎的匯率制度。 與許多金融危機一樣,亞洲金融風暴亦是始於金融業,然後迅速擴散到整個經濟體系,對一眾東亞經濟體造成了遺害多年的破壞。 經濟 史學家到今日依然在爭論當時資本外流的根本原因,潛在的罪魁禍首包括不可持續的外債、過度貿易和財政赤字。

  5. 2020年1月31日 · 中國生物製藥(中生製藥)是中國領先的創新研究和開發的醫藥集團,業務覆蓋醫藥各種研發平台、智能化生產和強大銷售體系全產業鏈。 其產品包括多種生物藥和化學藥,在腫瘤、肝病、心腦血管病、鎮痛、呼吸系統用藥、骨科疾病等多個極具潛力的治療領域處於優勢地位。 2018年由於收購北京泰德股構,在會計上產生特殊收益入賬,因此真正的盈利要有調整,若果調整相關因素,基本的盈利為28.4億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37%。 這點令到2018年的盈利增加,以及市盈率減少左,這點投資者要留意。 --行業風險與特性-- . 中生製藥就是從事研發與銷售各種藥物,而這類研發藥物的企業,都會有一些特性。 首先是行業風險,成功的藥物當然可賺到高回報,但研發藥物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時間,最終更可能會失敗收場。

  6. 2022年1月1日 · 2022-01-01 龔成. 香港的年輕人,特別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有這情況:收入不高、儲蓄少、儲不到首期、樓價貴、物價高、晉升機會少、工作與興趣不一致,面對如此困境應如何應對? 要突破困境,先要有兩個前提上的重點,就是思維上的改變,以及財務知識上的理解。 【2022前瞻系列】: 星展香港十大首選股 、 建銀國際十大焦點股 、 交銀國際十二大行業首選股 、 滙證推介12焦點港股 、 花旗六大首選股 、 大行對恒指目標預測 、 摩根大通看好的10隻價值型美股. 突破思維.

  7. 2020年3月18日 · 1.宏觀不利因素. 受到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匯豐業績比預期遜色。 雖然該行業務遍佈全球,其經營所在的多個地區利率偏低,對公司的淨利息收益率構成打擊。 在連串示威活動後,香港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加上中國爆發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經濟增長較預期慢,匯豐於部分市場的損失高達6億美元。 與一眾美國銀行相比,匯豐在經濟表現強勁的美國並無太大市場,而且現有的美國業務業績亦不及預期。 2.另一輪重組計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匯豐的管理層銳意扭轉形勢,因此決定減省成本並調整業務組合,務求在2022年前將有形股本回報率提升至10%至12%。 作為參考,在2019年和2018年,匯豐的有形股本平均回報率分別為8.4%和8.6%。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