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4日 · 東華三院註冊中醫朱秀儀表示,阿膠具安胎作用,多用於婦科,處方時會配以溫和脾胃的中藥,如茯苓、白朮等,「每次(阿膠)分量最多5至15克」。 來經吃過量阿膠 經血不能排出. 坊間稱阿膠為「補血聖藥」,但並非人人合用。 潘咨遐分享其中一個病例,一名病人崩漏逾一個月,身體虛弱乏力,自行服食雙倍阿膠,誤以為能紓緩情况。 潘解釋,阿膠確具養血作用,但由於該病人於來經期間服用過量阿膠,變相留瘀為患,經血不能排出體外,「後來她來看中醫時,已經食阿膠食到好煩躁,不能睡覺,因為阿膠是比較溫補的中藥」。 潘建議病人到西醫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增生,需接受刮宮手術,再經中藥調理約半年後才病癒。 朱秀儀(受訪者提供) 感冒咳嗽腹瀉忌吃 可致失眠暗瘡.

  2. 2020年10月16日 · 鼻竇炎是常見的耳鼻喉科問題,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燒、綠色鼻涕及面痛等徵狀。 然而,急性和慢性鼻竇炎的徵狀各有不同。 若急性鼻竇炎沒有及時適當處理,有可能演變成慢性鼻竇炎,甚至有機會擴散至眼睛及腦部,帶來嚴重的併發症,若炎症是由惡菌引致,更有需要盡快動手術消退炎症。

  3. 2016年9月19日 · 作者簡介:接受西方醫學教育的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因緣巧合,參與中西醫結合研究,尋覓醫療新路向。. (隔周見報). 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胡志遠.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0919/news/_19YG006_.jpg譚智媛致力 ...

  4. 2018年4月23日 ·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頁. 立即瀏覽! 材料:黃芪20克、黨參15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扁豆15克、陳皮5克、瘦肉適量. 製法:先將瘦肉洗淨、切塊汆水,其餘材料洗淨。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加鹽調味後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祛濕.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517dcc3f9a2d75b6c3a426cca0b34539.jpg;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在養生調攝的大前提下,假如因為經常吹風、吹冷氣而出現氣虛、陽虛的失調,出現常見徵狀如渾身乏力、氣喘、昏昏欲睡、容易感冒等,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配合中藥治療。

  5. 2021年9月6日 · 06/09/2021. 媽媽手, 狄奎凡氏症, 肌力強化運動, 腱鞘炎, 關節.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常聽說媽媽比較容易患上「媽媽手」。 其實媽媽手只是俗稱,正式醫學名稱是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又稱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臨牀上常見患者是需要重複手部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長時間用滑鼠的文員、廚師和樂手等;而由於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或打電玩而患上狄奎凡氏症的病例,近年也有增加。 媽媽手影響大拇指及手腕活動,手部復康運動可幫助回復手部功能。 拇指手腕乏力痛楚 未必紅腫熱. 護腕、貼布承托 冷敷對應紅腫. 避免單一手指玩手機平板. 復康運動. 郁郁手指 伸展肌腱. A. 肌腱關節運動. B. 肌腱伸展運動. C. 肌力強化運動.

  6. 2017年2月20日 · 抗凝血藥(薄血藥)作用是干擾凝血因子,減慢凝血過程,防止血塊形成,最常用是傳統的華法林,使用超過50年,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則近年才出現。 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指出,華法林使用歷史較長,使用的病人人數多,但無論醫生或病人,使用時都有好多地方需要注意,「華法林在體內劑量必須控制得相當精準,如果分量太低,未能達到阻止血塊形成;但分量太高,卻會增加病人出血風險。 而且好多食物都會影響華法林在體內的藥力,一不留神便會令藥效變化,所以要控制藥效並不容易」。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頁. 立即瀏覽! 要了解華法林在身體內的藥效,通常以血液中的薄血指數(又稱凝血指數,INR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作指標。

  7. 2018年3月26日 · 風是古人稱之為「六淫」的六種外感病因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外感病因之一。 外風具有向上性、游走性和易變化等特點。 外風所引致的疾病甚多,例如:傷風、風濕、小兒風疹、破傷風等,都是臨牀常見的風病。 治療風病的中藥便叫做「風藥」或「祛風藥」,也是中藥中用得最多的種類,常見的祛風藥有三四十種,其中以防風、羌活、荊芥、紫蘇葉、薄荷等為代表。 風藥分辛涼、辛溫兩大類. 風藥的特點如下: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1. 風藥的寒熱溫涼—— 在臨牀上風藥分為辛涼和辛溫兩大類。 辛涼的如桑葉、菊花、牛蒡子、蟬蛻、薄荷等,又叫「發散風熱藥」;辛溫的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又叫做「發散風寒藥」。 2. 風藥多味辛、性宣散走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