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海外升學中心 相關

    廣告
  2. 了解英國大學學位、英國聯招(UCAS)申請辦法、大學銜接課程科目選擇、收生要求及學費等升學資訊. 香港學生可透過本中心報讀超過 125 所英國大學的大學及銜接課程

    • 英國TOP-UP學位

      根據經驗,除部份專業學系外

      成績良好的學生可升讀學位二年級

    • 英國大學預備班

      一年制,銜接學位課程一年級

      科目選擇包括商科、法律、建築等

  3. 擁有多年英、美、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升學顧問服務,龐大的學校網絡,立即預約!

搜尋結果

  1. 對於政府開放予18至59歲人士接種第四針新冠疫苗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23日於香港電台節目表示接種第四針不是優先項目由於第四針保護期僅有一至兩個月因應有少部分人士需要如到海外升學或旅遊前線檢疫或醫護人員故衞生

    • 副學士:世紀大騙局?
    • 責任誰屬?
    • 升學比率
    • 討論問題還是促成歧視?

    可能有人會說,千挑萬選,就是不要選擇副學士。事實上,對於副學士,不少香港的評論員都有一種莫名的厭惡和抗拒。他們列舉的原因不外乎: 1. 副學士無保證:讀完副學士後,升不到大學也找不到工作(香港01專題、太陽報的社論); 2. 升學率高是假的:高達九成學生未能升讀大學(Topick文章) 筆者覺得這些評論員只不過是出於反政府的立場而踐踏副學士,即是所謂的「為反對而反對」,而非基於事實和數據。針對以上的這兩個反對「理由」,筆者有以下的回應。

    容筆者反問:讀書的責任何在?教育的目的,又是不是售賣學位? 讀書從來都是自己負責——當然,老師有義務教育學生,解答學生疑難,但是學生還需要自行做功課和溫習。 有些評論員看到部分副學士學生成績不理想而無法升讀大學,居然沒有問詳情就指責專上學院,這豈不是「怪獸家長」嗎?事實上,成績差的原因可以很多,如老師教得馬虎、學生未能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學生選錯學科等等。 學生所面對的問題未必只有一個來源,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更何況,即使不幸碰上教學質素低下的講師,一個已經18、19歲的年輕人,也要懂得嘗試解決問題。如果成年人和評論員只懂得把矛頭指向專上學院或政府,學生是永遠不能夠解決問題的。

    不過,筆者相信,只要學生選讀心儀科目,盡力而為(肩負責任),成績必定不會太壞。他們能夠升讀大學的機會,自然也會比較高。 不過,升學比率又是如何?上網一看——眼花繚亂!有報道指九成副學士畢業生不能入讀大學,但又有部分院校標榜80%左右的升學比率。 無錯,部分專上學院的廣告列出升學比率時,沒有標明畢業生的升學細節。不過,只要追問院校的職員,總能夠得到一些內容更加詳細的報告。 一般而言,副學士學生有3個升學出路:政府資助學位、自資學位和非本地學位(一般稱為top-up degree)。 DSE成績理想的學生,經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升讀的學位,就是政府資助學位。DSE的分數要夠高,才可以入讀 —— 這正正就是供應和需求的原則。同樣道理,副學士的成績要夠高,才可以入讀政府資助學位。 自資學位...

    坊間評論員狠批副學士時,一方面提到社會歧視副學士畢業生,另一方面又不斷找出失敗案例,然後讓他們哭訴受騙的經歷。表面上,這些評論員十分同情失敗的學生,又明示或暗示政府辦學不力,責任最大云云。 然而,這些評論員鮮有提及那些成功由副學士升讀「名牌大學」(如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案例,也沒有提出確切的升學詳情與數據。一般的讀者看完這些文章報導後,對副學士畢業生的的印象又如何不會是負面呢?又到底是什麼原因,令這些評論員忽視成功案例呢? 明顯地,這些評論員(以及網上眾多更接近 propaganda,詳細分析欠奉的「懶人包」)的言論最終只會加深社會對副學士畢業生的歧視。 另外,如果以升學比率來衡量教育課程的存在價值,那麼同樣也不保證學生一定入讀大學的DSE考試(只能讓20-25%的學生上到大學)又應否...

  2. IB (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文憑是一套國際通用的高中學歷,課程為期兩年,畢業生可以IB文憑報讀世界各地大學。 其學習內容較廣泛,以香港來說,收生要求一般要完成香港中五並具備IELTS 5.5或以上的 英語水平。 其國際認受性較高香港學生 過去往往以此到外國升學 。 (網絡圖片) 用 IB 針對直資學校? 對於收本地生,聯招及非聯招的比例根本沒有明文規定。 就像用厘米或是用英吋,沒有優劣之分。 今年自非聯招生的取錄比例與往年顯著高很多,並非必然意味收生標準不相等,可以是 IB 制度上越來越吸引優等生。 無可否認,比較富裕家庭的學生更能負擔 IB 制學費,但這並沒有阻礙 DSE 優等生拿好成績入心儀學系或坊間所言的神科。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6-01-14 17:19:39. Share. 張心怡.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輕新聞】香港大學及澳門大學入選今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全球最國際化大學」前十名。 其中,港大排名第三,澳大排名第六。 排行榜根據院校的海外職員及國際學生比例,以及聯同海外研究員進行的研究數目等排名,包含28個國家的200間大學。 排名榜首的是卡塔爾大學,是首次有中東大學排上榜首,盧森堡大學緊隨其後。 英國是上榜大學最多的國家,有64間。 本港有另外五間大學入選排行榜,城市大學排106,中文大學排108,科技大學112,理工大學120,浸會大學149。 發佈於 文化生活. By 張心怡 2016-01-14. « 全球大學排名科大超港大 成本港第一 英國科學期刊最新發現:弓形蟲感染者更愛去創業 »

  5. 2018-06-07 15:56:28. Share. 秦楚天.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輕新聞英國傳統名校哈羅公學在香港開設的分校本周有消息指學校計劃將中文教學繁轉簡」,日後只向初級班學生教授簡體中文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準備面對2047後的香港」。 部分家長與媒體評論不滿校方決定,有KOL就指家長應「食得鹹魚抵得渴」;還有媒體認為問題的重點應在「學校為2047提早準備」上…… 本周內,多家媒體均指,收到就讀哈羅香港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來函,指學校在4日發出一則公告稱將改變目前校內初級班學生繁簡體可選的「雙軌制」中文課程,自2019年8月起的新學年,面向校內一年級到五年級學生只會用簡體字教授中文。

  6. 周永康終抵達倫敦重過學生的生活。(fb圖片) 【香港輕新聞】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負笈英國修讀碩士課程波折重重,先是簽證遲遲未獲批,繼而因為律政司复核判刑,改機票,日前終於順利抵達倫敦。周永康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表示自己鬆了一口氣,「經過這麼多事情,終於都來到了。

  7. 加兩國去年三月起為對方公民開放十年內多次入境的簽證惟當地簽證中心近日推新政策在港出生的加籍港人以及在加拿大出生的港人二代若首次申請中國簽證將不獲批只能申請中國公民專用限期為兩年的旅行證」,疑中國不希望因發簽證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