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防毒軟件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safetydetective.com

    Compare Leading Antivirus Software in 2024 & Choose the Ultimate Antivirus for Your Device. How to Remove Viruses and Malware in 2024. Get the Biggest Discounts Available.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6日 · 為什麼明明國際通緝的大毒犯,離開泰國老巢來到香港,還要搞出大龍鳳,到最後卻只有三個現職或者「相信殉職」的警察孤身對敵? 又或者為什麼明明兩個高級警員犯事變成逃犯,都沒有人追捕或跟蹤? 種種問題其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夠酷夠型。 現場觀影所見,觀眾對此看來頗為受落。

  2. 2015年6月20日 · 港產片的通病,往往是把資金通通押在製作的硬件上(技術、攝影、服裝),而忽略了軟件的重要性(演員、劇本、導技)。. 《天與地》無疑是不惜工本的大製作,美指、攝影、道具、服裝毫不馬虎,但偏偏在故事的基本情理上,便欠缺紮實的肌理來 ...

  3. 2015年5月19日 · Google. 王家衞雖然是九十年代香港影壇的文化新貴(最多文化人討論),但文化界對他的支持卻並非一面倒﹕先是《阿飛正傳》,不少老一輩的影評人嫌它思想深度不足及歷史面貌含糊;然後是《重慶森林》,反過來是年輕影評人提出反王家衞神話的呼籲;《東邪西毒》更極端,不但口味兩極分化,連一般新聞報道也冷嘲熱諷(《壹週刊》的威尼斯影展報道)。 這種情形在八十年代初期新浪潮湧現之後,實在很難想像。 在當時,像王家衞這種嘗試的作品其實並不鮮見(再一次提起黃志強的《打擂台》及方育平的《美國心》),即使給視為失敗作,也不見得會有輿論大舉攻擊,反而還得到不少同情分和支持。

  4. 2008年8月20日 · 東邪西(終極版) 作者 李焯桃 2008-08-20. 今年康城沒有香港電影入圍角逐金棕櫚獎,卻有王家衛舊酒新瓶的《東邪西毒(終極版)》作紅地氈首映,受注目程度不下於賈樟柯的競賽片《二十四城記》。 王家衛更連續3年以高姿態現身康城(去年是《藍莓之夜》作開幕電影,前年是擔任評審團主席,尚不計2004年以《2046》參賽引起風波),不論中外影人皆屬罕見。 大家最關心的是終極版作出了什麼改動,有沒有補回一些當年大幅刪掉的部分(例如王祖賢整條劇情線)等等。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新版在篇幅方面的修改微乎其微,與原版主要的差異皆在影像和聲音的質感上。

  5. 2017年7月3日 · 《機密真相》並非是一部賣弄驚險場面的災難片,它是關於勇氣與承擔的電影。 片中的Whip表面風光,其實一直在精神扭曲的狀態下過活,依靠毒品和酒精來麻醉及逃避。 在人生的低潮中,他遇上空難,他挽救了別人的生命,卻沒有勇令自己重回正軌,反而變本加厲,自暴自棄。 Whip是個觀眾想譴責,但又同情的人。 他與Nicole (Kelly Reilly飾)的情緣,有點像《兩顆絕望的心》(Leaving Las Vagas) 中Nicolas Cage與Elizabeth Shure 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愛情故事。 Whip想她遠離毒海,然而卻沒有人可解救自己,丹素華盛頓演活了這位矛盾與絕望的人。

  6. 2015年8月3日 · 首頁簡介作者. 《掃》與悲劇英雄片時期 . 搜尋. Google. 陳木勝導演的《掃毒》,影片時間比一般港片要長,兩個多小時,劇情逆轉和人物變化的幅度很大,令人產生很多情緒,頗煽情,夠激情,亦很豪情。 但更強烈的一種情緒是,悲情。 令人憶起八十年代的悲劇英雄片時期。 今年有兩部販毒電影上映,彼此好像分工似的,一部是上半年由杜琪峯導演的《毒戰》,戰場在內地;另一部便是陳木勝導演的《掃毒》,在十二月上映。 從爾冬陞在2007 年導演的《門徒》,到今年《毒戰》及《掃毒》,三部電影都以警匪犯毒為題材,都是卧底警察潛入毒品集團蒐集情報,面對身分危機和危險處境。 雖然題材一樣, 故事設計類近,但三位導演風格就各有不同。 陳木勝的《掃毒》, 就像他過去的電影,大場面特別多,而且相當火爆,破壞力也很強。

  7. 2021年5月31日 · 首頁簡介作者. 《少年落毒事件簿》 編導自我投射工作. 搜尋. Google. 關於精神異常或者少年殺人犯的電影有很多,例如去年的《罪孽天使》或者再早一點的《意亂情迷》。 有趣的是,大部分這些電影都對這些少年殺人犯抱着同情或正面的態度。 像《少年落毒事件簿》導演為這個落毒少年布置的世界,是充塞着愚昧的人;他的家人、他的朋友,都只是一群庸碌無知的「正常人」、「普通人」。 在導演眼中,他不似是一個「罪有應得」的人,而是一個被世人誤解的天才。 可能大多數的創作人都曾經或仍然覺得與世界格格不入,覺得被世界誤解和遺棄,因此選擇這樣的題材、這樣的人物,其實都有點自我投射或者精神治療的作用。 在導演的處理之下,這個落毒少年除了對毒藥有強烈喜愛之外,其餘就好像沒有甚麼缺點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