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湯馬士.布朗博士(Dr. Thomas Brown),國際知名ADHD權威,強調情緒在複雜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不只是負面的情緒,布朗說,ADHD患者有時在處理正面情緒時,如某些興趣和活動,也會有困擾;就好像無法因當下情境的需要或責任,順利的換擋。

    • 概览
    • 人物生平
    • 轶事典故
    • 家庭成员
    • 正定故居

    清末民初军人,中华民国总理

    王士珍(1861年8月19日-1930年7月1日),字聘卿,号冠儒, [7]直隶正定牛家庄(今河北正定)人。近现代政治人物,位列北洋三杰。

    自幼从军

    王士珍曾祖父王朝正,精于医术,长于书法,祖父王履安是个秀才,工医之外,长于武术,有戎马书生之称,王士珍父亲和伯父早逝,他与寡母相依为命,寄居在正定城内西门里伯母娘家,靠母亲替人做针线活艰难度日。王士珍兼祧两房,9岁时入私塾攻读诗书,由于聪明好学,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在王士珍15岁时,被正定镇台叶志超看中,收在属下当勤务兵。17岁时考入正定镇总兵学兵队,旋即随叶志超调驻山海关。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在炮兵科学习3年,毕业后回山海关任炮队教习。他采用西法教学,学以致用,博得上司的称赞。

    赴朝作战

    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协助镇压。日本政府为了加快侵略的步伐,正寻找发动战争的机会和借口,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6月,叶志超奉命赴朝助战,王士珍带领炮队官兵学员驻守在牙山。不料日本也出动大岛义昌的一个旅团,远远超过驻朝清军。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爆发了丰岛海战,清军损失惨重。 丰岛海战后,王士珍随叶志超撤至平壤,叶志超被任命为平壤清军总指挥。9月12日,日军山县有朋的第一军2万人兵临城下,王士珍所在牙山军,防守大西门至七星门阵地。他观察地形后,极力建议“宜于城外,山上设奇布防,敌至方能应战”。叶志超以王士珍年轻无实战经验为由,不予采纳。 9月15日,侵朝日军分四路猛攻平壤的中国驻军。中国官兵和朝鲜军民奋勇抗击。王士珍率领炮队学兵坚守在城上顽强鏖战,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当王士珍得知左宝贵牺牲的消息时,他亲手操炮,轰击日军,在战斗中,王士珍左手无名指被炸掉,额头左上部被弹片击伤,留下一寸多长的伤口。敌军四面合围,炮队学兵挟持王士珍突围杀出。平壤失守后,清军溃退。王士珍跟着叶志超连夜奔驰。黑夜昏暗,南北不分,不知所向。幸亏王士珍携一地图,遂按图指导残军星夜疾行,安抵义州。此时炮队官兵饥渴特甚,他们在一村庄休息时,在乱柴下发现两口大缸,里面装着衣服和麦粉,王士珍只准官兵以麦粉充饥,临行前,他将五两银子放在缸中,依旧封好,才命炮队上路。回国后,王士珍仍然统领榆台炮队,驻防山海关。《马关条约》签订后,王士珍随新任直隶提督聂士成移居芦台。

    小站练兵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朝野上下极感耻辱,但也刺激了他们的自救之心。他们认为日本人之所以打败他们,就在于日本明治以来,大力学习西法,训练了一支精良的军队。而清军主力湘、淮军训练废弛、战术窳蔽,已经毫无战斗力。他们感觉到,如果不训练出几支能征善战的新式军队,统治就难以为继。1894年11月,清政府成立“督办军务处”,开始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在“督办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翁同龢的联名保举下,12月,清政府委派袁世凯督练新式陆军。 袁世凯深知,靠他一个人的力量练兵是远远不行的,既然是编练新式军队,就得有懂新式军事的人才。为此,他请他的老朋友荫昌为他举荐人才。荫昌曾担任过天津武备学堂的总办,于是,他便把他的得意弟子,当时正在聂士成军中的王士珍推荐到小站。接着,袁世凯又从武备学堂毕业生中物色到了段祺瑞和冯国璋二人。王士珍刚到小站时,正值他的嗣母病故,面容消瘦,身体羸弱,而且口讷寡颜笑,实在其貌不扬。袁世凯并没有认为他有奇特之处,但当议及军事,王士珍则面面俱到,极有规划。袁世凯大喜,认为其才可堪重用,立即任命他为督操营务处会办,右翼第三营步队帮统,兼步队学堂监督。不久,又升任他为工程营管带,兼德文学堂监督。由于王士珍做事细密、周到,而且不张扬,深得袁世凯的信赖,有关军中的成绩考核,人事的升降黜陟,多与王士珍、徐世昌等人商议。而王士珍也感激袁世凯的知遇之恩,竭力帮助袁世凯训练新军。他完全按照近代德国陆军的营制、操典训练士兵,聘请德国军官担任教官和督操官,全部使用外国造新式武器。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奉诏到小站检阅新建陆军,王士珍将工程营设制的水雷、旱雷、踩雷及各种武器一一演习,再加上新建陆军比旧军军容整齐,荣禄大加赞赏,向袁世凯赞叹道:“此人负治国之才,不第长于军事也。”袁世凯听后,更加倚重王士珍,对王士珍提出的要求,无不应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冬还派他去日本阅操。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2月,荣禄再次检阅,路过海河,河面不宽,尚有冰冻。王士珍用特制的帆布做桥,搭于冰上。荣禄的步兵、骑兵、炮兵从桥上通过,行如坦途。这种帆布桥稍加整理后即为小舟,可供游渡,若拆卸折叠,极易收藏携带,荣禄看后更为高兴。等到检阅完毕回去再过海河时,王士珍仍为他架设帆布桥,荣禄担心天已渐暖,冰河解冻,存有危险。王士珍禀告说:“不用担心,三天后冰冻方解。”后果然如此。荣禄深服王士珍料事精确。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二月,袁世凯听说清政府将派他任山东巡抚,赶紧让王士珍率两名亲信去山东巡视。不到一个月,即将山东沿海各要隘、军营情况全部勘察清楚,连驻兵计划也作了周密安排。返回后,袁世凯又惊又喜地说:“胡速归如此!”即委派王士珍为小站留守司令官,指挥各军依次从小站开赴山东。 得到袁世凯的赏识与重用,为王士珍以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

    怒斥夫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冬,王士珍任步兵第一协统领,兼理全国操防营务处。次年一月,袁世凯派王士珍等赴正定、大名、冀州各地选募壮丁,成立北洋常备军左右两镇,王士珍任左镇翼长。他升官后,有宗亲族人多次找到王士珍,要求给一个差事,王士珍都婉言谢绝了,从不任亲用人。有一次王士珍的堂弟楼珍通过王士珍的二太太邢夫人让文书私下写了一封推荐信,到正定教场庄新建陆军任职,书信写好后,邢夫人偷偷盖了王士珍的行章,盖了一下后,楼珍哀求说:“多盖几个吧,或许顶点事。”邢夫人随手盖着印章说:“多盖几个就多盖几个,怎么也不花银子。”印章是盖上了,孰不知两个人都不识字,印章盖的倒着、斜着不说,但都盖的不是地方。推荐书拿到教场庄教练营,管事的军官看后暗暗一笑,知道推荐书不是正道来的,碍于面子马上给楼珍安排吃住,随即把楼珍拿来的推荐书给王士珍邮去,王士珍看后大怒,痛斥了邢夫人,把印章拘走了,随后补办了有关手续,明令对楼珍不可重用。

    名闻中外

    光绪三十年一(1905年),清廷新建陆军扩大到六个镇,王士珍任第六镇统制。同年十月清政府抽调二万余新建陆军,在直隶河间府举行秋操,任命王士珍为总参议兼操练处军政司正使。整个操练过程几乎全是在王土珍的指挥下进行的,自始至终井井有条,大得各方称颂,各国被邀请的使者观看后无不赞赏王士珍的组织指挥才能。河间秋操在西方人面前为清廷争了光,慈禧太后发现王士珍是个人才,亲自召见,当面一一质询,王士珍不卑不亢,回答振振有词,慈禧大悦,下意识地说了一句:“我要有这样一个儿子多好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士珍马上叩头谢恩,声呼:“皇太后万岁。”自此王士珍深得清廷的宠信,破例授王士珍内蒙古副都统,赏一品顶戴。

    夜宿惩恶吏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任命王士珍以陆军部侍郎衔外放江北提督(提督府驻地即现在的镇江市),执掌军政,统辖吴淞口诸镇(即现在上海市地区)兼理盐漕事务,王士珍只带了一名仆从轻装赴任。 赴任途中,有一天日落西山,王士珍见前方有一村镇就命随从前去找客店,准备休息一夜,明日再往前行。不料,这个随从找遍了所有大街小巷的客店,都说客满不能留客。王士珍感到纳闷,没有办法,吩咐随从到村边偏僻处找一找,看有没有可留宿的客店。不一会儿随从回来说:“找到了,但不能住客房,只能住草棚。”王士珍问是何原故,回答说:“因为一有知府到江北上任路过此地,下戒严令,今夜不准任何过路人在此留宿。”王士珍听了说:“也罢,就住草棚吧!”想不到二更时分公差前来查店,发现草棚里有人就要拿他们主仆二人示问,王士珍万般无奈只好亮明身份,把写有江北提督的宫灯打了出来。这时把公差吓坏了,急忙回去禀报,知府得知是未来的顶头上司,马上前来表示谢罪。王士珍听那知府言谈粗俗不堪,便问:“你是不是捐的官呀?”回答说:“不瞒大人,下官是捐了银子。”王士珍说:“你还没有到任上,就这么骚扰百姓,像你这样到了任上,又怎能为民办事呢!还是回家抱娃娃过太平日子吧。”

    长辈

    曾祖父:王朝正, 祖父:王履安 伯父:王如松 父亲:王如柏

    妻妾

    第一个夫人:刘氏,是王士珍的嗣母刘夫人的娘家侄女。刘夫人性格宽厚,可惜在三十多岁就去世了。 第二个夫人:邢氏,是本县诸福屯人,一生没有生育。邢夫人的祖上与王士珍的曾祖父王朝栋是亲戚。邢夫人在刘夫人死后成为王士珍的正式妻子,长期住在正定县城,牛家庄的人去了总是好吃好喝的招待。有一次王家在正定县城住所旁边扩建一个东四合院,施工时砖瓦占了街道的一侧,恰逢大集,街道更显狭窄,路人行走不不便,纷纷开骂。恰巧牛家庄王氏家族的一个长辈也经过这里,便径直走入王宅,训斥他们不该这么办,给王家丢了人。邢夫人赶紧赔礼,并马上让人停了工,把建筑材料搬到院内,待集日过后再开工。 第三个夫人:杨氏,是天津杨柳青人,是王士珍在天津小站练兵时所娶,长的漂亮,深受王士珍喜爱,一直随王士珍住在北京。对正定老家的人较为刻薄,1931年王士珍在北京世后,不肯出钱办葬事,反而把家财物席卷一空,跑了,后不知其下落。 第四个夫人倪氏、第五个葛氏,情况都不详。五夫人双眼失明,曾沿街乞讨。 第六个夫人:薛氏,王士珍在山东时所娶。王士珍在山东时没有带家眷,据说是袁世凯为笼络他,怕他寂寞,为他做主所娶。薛夫人性格善良,王士珍怕把她留在身边受杨夫人的气,就把她送回正定老家。谁知道在正定她又受邢夫人的气,经常受虐待,忍受不了,就在厕所上吊死了。死时已怀有身孕,即将临盆,在上吊挣扎之时,孩子坠落,也死了。竟然是个男孩儿。王士珍回到正定,听说后,大怒,从此再也不理邢夫人。 第七个夫人李氏,情况不详。 第八个夫人:于氏,也是天津杨柳青人,娶于夫人时王士珍已经65岁,于夫人30岁。后于夫人1937年病死于石家庄。 [5]

    王士珍故居建于1912年,为民国时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大院原有东、中、西三个院落,现仅存中院。

    于1982年被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2008年正定建筑商承包王士珍故居。这所老宅2009年被改造成饭店,2013年9月关闭。王氏双节祠现在破落无人打理。

  2. 敝帚自珍(拼音:bì zhǒu zì zhē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敝帚自珍”的原义是将破旧的扫帚视作宝物来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并不好或不贵重,但自己爱惜;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

  3. 遐迩贯珍》是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境内出现的一个中文期刊。 于1853年8月1日创刊,每月1日出版,发行于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

  4. 《琅嬛记》为一本中国古典小说,题名元代伊士撰写,也有研究表明为明朝人桑怿伪托。 全书共三卷。 第一篇记载琅嬛福地的传说,遂以琅嬛记命名。

  5. 罗尔斯与正义论. 《罗尔斯与正义论》是2010年5月在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书籍,原著作者汤马.伯格 Pogge, Thomas,顾肃、刘雪梅编译。.

  6. 关于历史上的“五侯”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东汉大将军梁冀擅权,将其五位族人皆封侯;另一说法是东汉桓帝时同日封侯的宦官单超等五人。 这首诗中以五侯指代皇帝的宠臣,联系政治背景,诗人指的是中唐以后专擅朝政的宦官。 清代学者喻守真认为,诗人写“花”偏说“飞”,写“柳”偏说“斜”,下字已含轻薄之意;尾句不说别处,偏说“五候家”,则是明指宦官得宠,故而才能传赐蜡烛。 清代衡塘退也说:“唐代宦官之盛,不减于桓、灵,此诗托讽深远。 诗人落笔流畅,语言清丽,以闲适笔墨描写美丽的春景和雍容闲雅的皇城生活,正是这种温和的态度和宛转的方式使诗意极为含蓄,以致被讥讽的对象也被其诗才折服,只注意其中的承平景象,而忽略了寓意。 全诗含意深刻,不加讥刺,而已甚于讥刺,可谓讽喻、兴怨诗中的一首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