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2月3日 ·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見的符號,讀作「室利靺蹉洛剎囊」,是佛陀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

  2. 」字在 印度教 、 佛教 、 耆那教 等宗教中被认为是一个神圣和吉祥好运的标志。 它宗教的用途可以追溯到 公元前2世纪 ,它史前的出现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萬至一萬三千年。 在 西藏 原始宗教 苯教 中,卐字( 藏語 : གཡུང་དྲུང་། , 威利转写 : g.yung drung )是“永恒不变”的象征,由于 藏传佛教 中使用的转经筒都是从左向右转,所以都写作“卐”(右旋)。 在 佛教 传入中国后, 鸠摩罗什 、 唐代 高僧 玄奘 将「」翻译为「德」。 [3] 北魏 菩提流支 在《 十地经论 》中译为“萬”字,中国唐代 武则天 将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 佛教中亦写作左旋的“”,但唐 釋慧琳 《 一切经音义 》等认为应以右旋的「卐」為準。

  3. 一個類似「」字的符號在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密特拉教被當作神聖的符號。 由於這些宗教信徒眾多,遍佈全世界,讓這個符號在古代或現代的社會中都非常常見。

  4. 2017年9月7日 · 「卍」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右旋(卐),一種是左旋(卍)。 高雄佛陀紀念館上方矗坐著「佛光大佛」,胸口是一個左旋卍字(圖三)。

  5. 一個類似「」字的符號在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密特拉教被當作神聖的符號。 由於這些宗教信徒眾多,遍佈全世界,讓這個符號在古代或現代的社會中都非常常見。

  6. 2015年5月5日 · 卐与卍是佛教吉祥的符号,汉传佛教在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癸巳年)被正式统一译为“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又称“吉祥海云相”,是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祖出生时的三十二吉相之一的标志符号。

  7. 2016年1月5日 · 熟悉佛教的朋友對『』字符都不會陌生的。 『』字(英文為swastika)在梵文中作Srivatsa,音譯為『室利踞蹉洛剎那』,舊譯為『吉祥海雲相』,意為『吉祥之所集』。 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譯《十地經論》卷十二中,譯為『萬』字;而鳩摩羅什和玄奘都譯為『德』字,取萬德莊嚴之意,強調佛的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