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lovegeo.blogspot.com

      圖片: lovegeo.blogspot.com

      • 林地分級之目的在於瞭解林地的潛能及相關屬性,並將資源適當歸類,林地分級資料可做為森林生態系經營時的參考,使林地使用及資源管理方式更為合理且適當。 影響林地分級的因素很多,包括氣候、土壤、地質、地形、植生、海拔高、坡度、坡向等等,都與林地利用有關,林務局運用「第三次臺灣森林資源及土地利用調查」結果,依照臺灣的林地特性與林地利用之需求,選擇「土壤」及「坡度」兩項重要因子作為依據,完成林地分級工作。 林地分區則是以林地分級為基礎,再配合各項法令規定、交通動線、環境特性及區位關係,以整體經營為考量而 ...
      kids.moa.gov.tw/view.php?func=knowledge&subfunc=kids_knowledge&category=B30&id=32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林地分級是評估林地施業適用性之基準土壤級及坡度級綜合判斷,其中坡度級給予6~1之點數,土壤級給予5~1之點數,再以數學相乘運算之結果,判斷其林地等級。

  3. 林地分區則是以林地分級為基礎,再配合各項法令規定、交通動線、環境特性及區位關係,以整體經營為考量而制定,將林地區分為自然保護區、國土保安區、森林育樂區及林木經營區等不同區域。 林地分區結果以自然保護區 664,076.10 公頃,佔國有林地總面積之43.12 ﹪為最多;其次為國土保安區,其範圍有 583,138.15 公頃,佔37.87 ﹪。 另外,林木經營區的面積為 249,324.07 公頃,佔16.19 ﹪;森林育樂區面積為 43,403.71 公頃,佔2.82 ﹪。 這項結果顯示出我國對森林的現有規劃與經營方向仍以保護森林環境為優先考量。 林務局依據林地分級分區結果,建立國有林地理資訊系統及林地分級分區管理體系,並設立林地分區的經營目標:

  4. 為了改進上述方法缺失,農委會林務局建議,國有林地仍舊依據功能性導向和配合國內特有的行政體系,區分成:自然保護區(包括公告的各類自然保護區);國土保安區(水庫、水源地、陡峭地等);生態旅遊區(包括森林遊樂區等);林木經營區(低於海拔 ...

  5. 林分經營目標依林地分區說明如下: ( 一)林木經營區. 林木經營區係位於經濟林地且海拔高小於2,500公尺且坡度小於等於35 度且林地分級為I、II、III級之區域。 對於本區應有計畫性之集約經營,且無水土保持問題之虞,適宜規劃為以育林、林木生產、副產物培育利用為主要目標之經濟林。 在本區對於人工林持續經營管理,以培育優質林木,定期施行刈草、修枝、除蔓、疏伐等工作,以提高木材品質,中後期撫育工作之重點除材積生長量的多寡外,尚需要考量材質生長優劣,提高木材利用價值。

  6. 2023年11月23日 · 農業發展地區第三類:坡地農業與林地 農業發展地區第三類這種農地分類,指的具有糧食生產功能,且位於山坡地的農業生產用地,適合坡地農業生產及必要產製儲銷設施使用;或林產業用地,提供營林必要之設施使用的土地。

    • 什麼是林地分級?1
    • 什麼是林地分級?2
    • 什麼是林地分級?3
    • 什麼是林地分級?4
    • 什麼是林地分級?5
  7. 為了掌握林地區位、林分分布及土地覆蓋 現況與經營條件,林務局自第三次森林資源 (1990 年)即將調查成果建置為 GIS 圖層,透 過相關圖資套疊及地形等環境因子分析,成為 後續林地分級分區及經營管理之主要依據,同 時亦提供管理人員及決策者所需之空間

  8. 林地和森林的不同處在於兩者的樹冠密度:在森林中大部份的樹冠都相連的,因此陽光不能輕易的到達地面;林地則容許陽光透入地面,但仍提供一定的樹蔭,林中也通常會混居許多草本植物和苔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