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項目概況. 祥祺中心為祥祺集團全資持有的位于香港九龍紅磡紅鸞道18號的一線海景超甲級寫字樓是祥祺集團香港總部大廈。 該物業高20層,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呎,配帶155個地下室機動車位。 項目雄踞香港核心,坐擁九龍臨海優越地段,連接尖沙咀的海濱長廊及星光大道,飽覽超廣角、無遮攔維多利亞港海景,視野覆蓋灣仔、中環、尖沙咀乃至東九龍。 尊享快捷交通網,紅磡、黃埔地鐵站近在咫尺,毗鄰巴士總站、渡輪碼頭及紅磡海底隧道,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快捷便利穿梭香港及中國內地。 項目周邊酒店、高端餐飲、休閑娛樂等商業配套齊全,滿足一站式高端商務需求。 項目由國際著名建筑公司傾力打造,為全球建筑設計、節能環保的先鋒之作,榮獲香港綠色建筑議會金級認證,以及美國節能與環保設計LEED金級認證。

  2. 2016年7月,深圳地產投資公司 祥祺集團 以45億港元購入全幢東座商廈作為該集團香港總部而總部設於18樓),呎價約16071元並命名為 祥祺中心 。 作價位列全港寫字樓最高成交金額的第六位 [3] 。 同時以月租逾16萬元招租其大廈LED外牆,成為全港最大面積招租的甲廈外牆廣告。 [4] 到2018年11月,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 前,出現「請支持 陳凱欣 」巨型霓虹燈飾。 [5] 2017年4月,國際小學 香港凱莉山學校 租用祥祺中心B座地下、一樓及頂樓,連同6個車位,合共約2.24萬方呎,作為小學校舍,租期由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合共六年。 今年至2020年的月租為約181萬元,呎租約81元。 其後三年月租加近一成至199萬元,呎租89元。

  3. 祥祺中心A座是一座15層高2A级著名商業大廈坐落於紅鸞道18號距地鐵黃埔站D1出口僅10分鐘步程。 大廈沿港灣而建,大部份樓層均享維多利亞港的壯麗景色。 鄰近甲級建築包括 中國人壽中心A座 。 大樓總建築面積約為 318,000平方呎,共15層辦公樓層 (1-17樓),設6部載客升降機和1部客貨升降機。 為符合可持續綠色營運模式以提高能源效率和環境管理,祥祺中心A座已獲得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認證。 祥祺中心A座是一座統一業權的商業大廈,用作出租。 (12-17/F) 標準樓層平面圖. 1. 分享. 寫字樓. 類型. 8 年. 樓齡. A+. 級別. 出租 出售. 現有放盤. 出租. 出售.

    • (50)
    • 統一業權
    • 香港干諾道中34-37號華懋大廈4樓, 中環, 香港島
    • 17樓 (最高樓層)15層 (寫字樓)
  4. 其他人也問了

  5. 九龍九龍城紅磡紅鸞道18號業主和地產代理可免費放兩個盤】,香港祥祺中心 (Cheung Kei Center (One HarbourGate East Tower))是一座17層高的寫字樓,入伙年份:2016.

    • 香港紅磡紅鸞道18號, 九龍
  6. 祥祺中心 係香港一座寫字樓,喺 紅磡 紅鸞道 18號,屬 One HarbourGate 項目嘅東座商廈(A座)同東座商舖(B座),亦做咗 祥祺集團 喺香港嘅總部。 商廈嗰部份高15層,樓面面積約為35.7萬方呎,商舖嗰部份高兩層,樓面面積約3.6萬方呎。 棟樓2016年起好,發展商係 會德豐 ,2015年畀祥祺集團用45億港紙買咗。 祥祺中心係其中一座參與 幻彩詠香江 嘅大廈。 屬於3類 : 香港寫字樓. 紅磡. 建築楔類.

  7. 祥祺中心為祥祺集團全資持有的位于香港九龍紅磡紅鸞道18號的一線海景超甲級寫字樓是祥祺集團香港總部大廈。 該物業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呎,配帶155個地下室機動車位。 項目雄踞香港核心,坐擁九龍臨海優越地段,連接尖沙咀的海濱長廊及星光大道,飽覽超廣角、無遮攔維多利亞港海景,視野覆蓋灣仔、中環、尖沙咀、乃至東九龍。 尊享快捷交通網,與紅磡、黃埔地鐵站近在咫尺,毗鄰巴士總站、渡輪碼頭及紅磡海底隧道,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快捷便利穿梭香港及中國內地。 項目周邊酒店、高端餐飲、休閑娛樂等商業配套齊全,滿足一站式高端商務需求。 項目由國際著名建筑公司傾力打造,為全球建筑設計、節能環保的先鋒之作,榮獲香港綠色建筑議會金級認證,以及美國節能與環保設計LEED金級認證。

  8. 2023年5月29日 · 深圳富豪陳紅天旗下祥祺集團今29日在集團官網刊載聲明稱今年3月祥祺集團旗下祥祺中心等3項物業因按揭貸款輕度違約被銀行派人接管」。 祥祺集團就該3項物業向銀行借貸約60億港元,物業現時估值約100億港元,和所有持有重資產的企業一樣,祥祺公司也出現了階段性現金問題。 聲明稱,祥祺集團的總體資產規模以及資產質量都非常高,負債比例在同業處於較低水平。 目前亦正在出售部分資產的部分股權,並積極與相關金融機構協商還款安排。 集團在聲明中亦表示,希望社會各界特別是媒體公眾,對企業家多一點理解和包容,理性看待企業輕度斷貸問題。 相信社會各界、媒體公眾、金融機構等,都希望看到企業順利解決問題,將更多的精力用於企業經營,繼續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貢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