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8日 · 美國一名急診室醫生理查德·列維坦(Richard Levitan)表示,正常的血液氧飽和度為95%至100%,低於90%則被視為異常。 但他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時發現,部分患者求醫時血氧量低至50%,本應語無倫次,甚至失去知覺,但他們雖然呼吸急促,卻完全清醒,甚至與醫生對答如流。 理查德表示,這些病人會透露自己已經病了好幾天,但直至最近才出現呼吸急促、身體疲勞等症狀。 當患者意識到自己呼吸困難時,其實已經病危了,部分人可能要使用呼吸機,更有人最終更出現急性呼吸衰竭。

  2. 2022年7月24日 · 政府推出紅黃碼識別確診者及檢疫人士,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認為,當局可以考慮將黃碼涵蓋到密切接觸者或須強制的人士,以達致精準抗疫。 行會成員兼食衞局前局長高永文今早(24日)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提到,現時醫管局的入院人數超過1200人,但需要「吸氧氣」及入深切治療部的人分別為一百多人及最多十人,又提醒市民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確診數目一直上升,升至幾千、過萬,其他數目包括嚴重病人,或有死亡風險病人數目一定會升高。 就算我們能將所有輕症或者沒有病徵的病人全部分流出去,僅這部分病人佔的公立醫院病床,以及他們需要的各樣資源,其實已足以影響我們公立醫院的服務。 他又說,政府在研究紅黃碼系統時,可以考慮在試行第一階段後,將黃碼擴闊至密切接觸者或須強檢的人士,以達致精準抗疫。

  3. 2020年4月15日 · 唯研究結果顯示,在新冠肺炎疫症期間,由於中風病人延遲到達醫院,因而不符合接受溶血治療的規定。 【首宗院內感染】93歲中風住院病人確診 袁國勇解釋不會變成沙士「8A」病房. 他表示如果病人能及早就醫,可為合適病人安排接受溶血治療或導管取栓,以打通被血塊堵塞的血管,從而大大增加康復機會。 因此,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有中風病徵,應盡快求醫,以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 而神經內科專科醫生及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名譽導師張記暢醫生指出,研究結果亦顯示在疫情下,中風病人不願意到醫院求診,可能因而延誤治療,情況令人憂慮: 小中風的求診比率亦大幅下降,此類病人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於三個月內出現嚴重中風,而適當的藥物治療能有效減低中風復發率達八成。

  4. 2022年8月30日 · 在新冠疫情下,中醫中藥界發揮了重要作用,讓受新冠後遺症影響的市民能得到中醫藥支援,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宣布推出「攜手齊心—中醫藥新冠復康診療計劃」,計劃由醫務衞生局中醫藥發展基金全額資助,今年2月後.

  5. 2019冠狀病毒病 - 香港特區政府資訊

  6. 2020年2月27日 ·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2/27 18:28. 最後更新: 2020/02/27 19:59. 分享: 熱門 東張西望 超市大搜查 九龍城寨之圍城 名校專區 癌症殺手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 高才通 到校服務 會員有獎. 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近日進行一項網上調查發現近半受訪教師認為未能達到「停課不停學」的效果。 (程志遠攝)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停課兩個多月,不早於4月20日復課,有調查發現8成受訪教師認為教育局在停課期間就網上學習方面對教師支援不足,近半認為現時的網上學習安排未能達到「停課不停學」的效果,不少教師亦反映進行實時教學遇到技術及教學困難,促當局增加支援。

  7. 2020年7月14日 ·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暫定高風險地區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南非.

  8. 2022年2月6日 · 內地官媒新華社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香港當前要統一思想,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抗疫方向,批評所謂的「與病毒共存」策略,近日在香港社會上獲部分人附和。 文章明言,若香港採用「與病毒共存」策略,「遑論與內地實施免檢自由通關」。 新華社評論文章表示,對香港而言,「動態清零」是目前防疫抗疫,以及保護市民衞生安全的最有效方法,指香港疫苗接種率不夠高,而且老年人接種率較低,放棄「清零」給社會經濟和市民生命健康帶來的代價將難以承受。 文章指出,「動態清零」在香港遭到了誤解甚至歪曲,同時批評有一些聲音附和「與病毒共存」。 文章更嚴辭批評:「所謂的『與病毒共存』,不僅現階段尚言之過早,科學上也不能給出結論,還將嚴重考驗香港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更遑論與內地實施免檢自由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