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8日 · 1. 注意份量比例. 依照健康飲食金字的原則,健康便當的五穀類(如粉、麵、飯)、蔬菜類和肉類 (及其代替品)的比例應為3比2比1。 2. 選擇低脂烹調. 烹調方法避免用油炸、油泡、紅燒等方式,因為會令食物脂肪含量增加,宜多用焯、蒸、烤等健康煮食方式取代。 3. 勿帶半熟食物. 半熟食物在保存期間易滋生細菌,海鮮隔夜後翻熱會令蛋白質變質,兩者均有機會令腸胃不適;高蛋白質食物如以忌廉或鮮奶製成的菜式則容易變壞。 4. 盡量少帶餸汁. 撈汁食飯很不健康,因為餸汁含較高的脂肪及鹽份,容易攝取過量的鹽、油、糖及調味等。 5. 選合適的飯盒. 玻璃飯盒較耐用及耐熱,塑膠飯盒要選用適合入微波爐的款式。 如使用保暖飯壺,留意飯壺可保溫的時數,避免將食物存放超於指定時數。 列印. 回到頂部 .

  2. 2020年10月7日 · 廚餘豆渣「升呢」變美食. 新型肺炎疫情持續,我們全家上下都減少外出用餐,錢太我自然要身兼大廚一職。. 要滿足一家六口的胃口確實不容易,而且買餸亦花費不少,還有心機、時間。. 如果能把廚餘升級再造,成為美味可口的新菜式,就最合我心意 ...

  3. 分清「想要」與「需要」. 家長或許曾試過這樣的經驗:與孩子逛街時,他們一看到喜愛的東西便嚷著要買,又或是你原本只許他們選擇一件東西,他們在購買後又希望再買其他的物品。. 孩子對金錢往往有一個誤解,以為錢就是用來買他們「想要」的東西 ...

  4. 2016年11月17日 · 消費文化造成浪費. 現今一代的香港人物質充裕,加上社會鼓吹消費文化,他們很多時都不懂節制,產生大量廢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若果香港人的消費及生活習慣維持不變,政府預計現有的三個堆填區有可能在2020年飽和。. 要減少廢物,升級再造是 ...

    • 不發胖飲品1
    • 不發胖飲品2
    • 不發胖飲品3
    • 不發胖飲品4
    • 不發胖飲品5
  5. 2018年10月22日 · 超強颱風山竹來襲,令市民難忘的不只是那種地動山搖的感覺,還有全城多處受破壞,海灘垃圾赫見快餐店在20年前所用的發泡膠盒。 大家是時候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日中減少使用即棄塑膠物品,我們的「走塑」一小步,會是地球的一大步!

  6. 2020年8月1日 · 1. 光顧有信譽的店舖. 對於一些較貴價的補品藥材,如果店舖的標價出奇地偏低,最好便宜莫貪。 如果是行內人或對海味藥材的認識有限,會較難去分辨真偽,最好找信得過的店舖如老字號或親友介紹的店舖,起碼會買到劣貨或假貨,浪費金錢事小,影響健康事大。 2. 留意標價的單位. 店舖很多時會標出「很抵」的價錢吸引顧客,要留意標價是以「斤」、「両」或「錢」等單位計算。 有時店舖會將計價單位以較小的字體列於顯眼處,即使是以「両」為單位,也可能是以每4両計或每6両計,花多眼亂,要小心睇清楚。 3. Say yes前要問清楚. 在未完全了解價錢及品質之前,要確實購買,也要讓店員在你付款前將貨品切片或磨粉。

  7. www.ifec.org.hk › web › tc慳錢我有計!

    2017年9月3日 · 第一位: 上網購物,基本上對減價沒有抵制力,尤其是潮流電子產品. 第二位: 睇戲/唱K/食飯/嘢,每星期跟班Friends見面都有豐富節目. 第三位: 每天去咖啡店買杯咖啡,已經成為亞錢的指定動作. 前幾日我開始堅決實行以下的慳錢大計,還用了錢家有道的「 削減開支計算機 」,看看有什麼開支可以慳。 這個計算機好易用,只需幾個步驟就OK! 我計過,如果每日少杯咖啡,原來一年都差不多慳到8千元㗎! 正所謂 「長期糧尾,好長手尾」,不如大家都都試下用啦! 阿錢慳錢大計. 訂立消費先後次序,減少不必要支出,例如減少去咖啡店; 上網購物容易上癮,所以我暫時把購物Apps刪除,避免經常心思思想買東西; 買東西時必須想清楚是需要還是想要,追潮流買新款電子產品更加可免則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