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9日 · 老一輩4種理財觀或過時!. | MoneySmart.hk. 阿媽講乜都啱?. 老一輩4種理財觀或過時!. 理財觀 每個時代都有一套,奈何理財觀與一些理論一樣,會隨著社會或科技進步,而變得不合時宜。. 接下來,Planto即與大家分享幾個上一輩可能認為正確,但今日或許不合時宜 ...

  2. 2018年8月9日 · 4招 蝸居 裝修秘技+ 「斷捨離」大法. 1)加建地台作床板 增加收納位置. 面積有限的小型單位,加建升高地台可帶來更多儲物空間。. 不少港人會將睡房地板全改作儲物地台,增加收納空間同時又不影響觀感。. 2)全開放式設計 空間感倍增. 雖然沒有了牆身會減少 ...

  3. 2017年9月27日 · 40歲前的你玩轉身後事未?. Elizabeth Kwong 2017年9月27日. 近月的巴士車禍和颱風等意外,令我們反思很多,人人都說,香港人的退休理財意識比亞太區水平高,但之後呢?. 訂立遺囑不僅僅解決和具體說明掌握了你的資財,「留低都一份心意」,未亡人除了 ...

    • 儲蓄趁年輕 及早規劃
    • 儲蓄計劃 嘗試儲起20%
    • 30歲會有多少儲蓄?
    • 今天付出 將來幸福

    雖說人應「活在當下」,但若然年輕時只懂追求及時行樂,卻忽略了未來規劃,其實將來是很難獲得真正的幸福,而且成家立室、生兒育女、買樓買車、環遊世界等目標皆需一定金錢支持,要是不趁年輕時學懂理財及儲蓄,倒頭來還是苦了自己。 不少人會想,究竟每月要儲多少錢才算合理或足夠,其實大家可先反問自己3條問題: 1. 你希望在幾多歲前完成這項人生目標? 2. 要達成這目標,需要多少錢? 3. 每個月平均要有多少儲蓄才足夠? 有了這樣的規劃,要再度身訂做屬於自己的儲蓄計劃,便會較為容易。

    不少專家也提出過一些儲蓄指引及建議,例如理務平台The Balance指,哈佛財務管理專家 Elizabeth Warren 曾提出一個至今仍廣為大眾採用的「50、30、20儲蓄法則」,即把月薪的50%用作生活必要開支,30%用作個人開支 (如娛樂),剩餘的20%便用作儲蓄。打工仔如跟從這個法則月儲2成,壓力應相對地較少。

    有了儲蓄比例,再計算一下自己在人生各階段應有多少儲蓄。這裏就以政府統計署的月入中位數為基礎,加上月儲2成收入作準則,以及假設還沒有成家立室、環遊世界或其他重大開支,以及沒有重大突發支出為條件下,幫大家計算一下在22歲至34歲時的儲蓄狀況。

    理財從來都是一輩子的學問,要追求「小確幸」當然可以,但也要謹慎地積穀防饑,免得在生活上出現變數時,會因儲蓄不足而感困擾。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職場頻道」。(標題及內容經由MoneySmart編輯修改) 想知道更多理財心得及最新優惠 ,請瀏覽 blog.moneysmart.hk,及追蹤我們的Facebook Page 主頁:www.moneysmart.hk

  4. 2021年9月24日 · 周一,路透社傳來中央要本地地產商「守規矩」、要「回饋社會」,震散本地地產股,大市跌近1,000點,四大地產商單日蒸發HK$793億市值。. 假期過後,北水回歸,兼傳出中央出手解救恒大 (3333),刺激港股反彈,可惜欠後勁。. 升升跌跌,最後全周收報24,192點,跌 ...

  5. 2017年11月27日 · 3)日常生活中不常打理儲蓄賬戶. 許多怪獸父母保持這樣的態度,即孩子的唯一責任上學和考取成績,而父母的工作為他提供零用錢,或直接給他們教導投資,而鮮有為他們打基本的儲蓄概念。. 作為父母,引導孩子節省資金、想買東西而儲零用錢 ...

  6. 2019年8月9日 · 現時官方已公布27個單位,價錢約160萬至357.7萬,面積370至570呎,料於今年11月揀樓時。. 與新居屋同時發售。. 2019居屋 中,火炭旭禾苑號稱「工業區居屋」,項目位於火炭站外的傳統工業區,有噪音及空氣質素欠隹等隱憂。. 項目以開放式及1房戶為主,哪揀樓 ...

  1. 相關搜尋

    中年好聲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