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5月16日 · 中概股现状如何受监管等多重因素影响中概股市场自2021年2月中旬以来便持续下跌全年表现落后于几乎全球所有大类资产进入2022年海外中资股市场一度领涨全球然而2月中旬后情形急转直下3月更是连续急跌剧烈程度表明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流动性的冲击其中一个原因便来自3月初SEC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将5家公司放入初步识别名单”。 庆幸的是,3月中旬金融委维稳信号及时稳住市场情绪,避免流动性冲击导致的恐慌抛售进一步放大。

  3. 2023年8月9日 · 那么这些中概股企业赴境外上市之后的市场表现如何中概股的特征和行业格局. 中概股在境外上市后成两极发展例如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在美国市场上能和苹果微软一争高下而另一些企业则面临「水土不服」「悄然退市」的窘境。 从市值分布看,在现存257家中概股呈两极分化态势。 其中,中小市值公司居多,市值不足1亿美元的公司有100家,占比38.9%;市值大于100亿美元公司为29家,其中不乏一些龙头公司。 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控股企业占中概股数量约5%,其余主要为私有企业和公众企业。

  4. 一、港交所落实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改革.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刚刚刊发了关于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以下简称咨询总结),落实了对海外发行人回港上市制度的一系列优化措施咨询总结引发了外界对中概股会否回归香港资本市场的讨论市场人士看中概股回归大多聚焦在它们在美的退市危机我们今天不妨换一个角度从香港资本市场的定位出发探讨一下香港资本市场如何通过自身优势吸引中概股回归。 二、中概股企业的现状. 本文多次提及的中概股一词其实由来已久,一般更多是指在美国上市,但实际业务及资产均在中国内地的企业,它们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90年代末,当时我国经济开始崛起,涌现了一批极具潜力的企业,它们希望“走出去”拥抱海外资本市场。

  5. 4 天前 · 海外資本市場並非「風景獨好」, 例如沽空機制和嚴苛監管就讓不少中概股水土不服,其中一部分中概股回歸A的預期也在不斷升溫,A有望迎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整體來看,中概股在海外市場上容易遭到各種水土不服,最為明顯的是不容易被境外投資者所認可。

  6. 2022年7月12日 · 一是 就上市便利程度而言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无需拆除原有的VIE架构可变利益实体),可节约大量操作时间与资金成本同时与双重上市相比二次上市流程更简单快捷信息披露要求和审核要求较低原则上以主上市地要求为准很多香港上市规则在二次上市时都可豁免二是 中概股通过二次上市还能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与满足融资需求助力业务更好发展; 三是 相比西方国家投资者,香港本地投资者更了解内地经济发展与高科技新经济企业的成长前景,令中概股在二次上市后,容易获得更多本土投资者的支持; 四是 二次上市令中概股成功减轻因SEC监管政策而被迫退市的不确定性风险。 正是这些优势,令越来越多中概股在众多赴港上市方式方面,优先考虑“二次上市”。 其实,香港资本市场同样热烈欢迎中概股二次上市。

  7. 2022年5月16日 · 2022年中概股研究报告. 2022年05月16日 18:08 千际投行.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中概股境外上市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上市的需求增大。 但由于中国A股市场较高的上市门槛、中国股票发行审核较长的周期、复杂的再融资程序、不稳定的政策性因素等原因,致使一批中企,尤其是未盈利中小科技型企业选择境外上市。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目前全球交易所中拥有中国企业的交易所共有12家,其中中企上市数量最多的市场主要有香港联合交易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目前,市场一般把中企境外上市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大型国企境外上市、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民营企业境外上市。

  8. 无论中概股回归后表现如何港交所都是赢家短短1个多月间拼多多网易京东等多家中概股传来拟赴港IPO的消息与2015年前后的中概股回归潮相比这次回归的公司在体量和回归地点上有着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