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情人節2024丨起源/習俗/各國慶祝差異!情人節唔只得2月14日? - GOtrip.hk
      • 中國情人節:中國情人節也稱為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7月7日。 根據中國民間傳說,七夕節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他們是天上的星星,彼此相愛,但是因為天神的禁令不能在一起。 所以,每年的7月7日,牛郎織女可以在銀河的橋上相見,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www.gotrip.hk/生活百科/情人節-起源-習俗-慶祝差異-cplt1-786564/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25日 ·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中國各大商家推出 七夕情人節禮物 應節浪漫氣氛不輸給2月14日的 西方情人節 。 大家一直以為七夕由來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但其實最初七夕並非情人節! 究竟七夕由來與傳統習俗是什麼呢? 立即看看以下的七夕2024懶人包吧。 香港七夕由來與習俗你要知道. 2024年七夕日期是幾時? 每年農曆七月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而七夕2024日期為8月10日。 七夕由來是什麼? 七夕不是情人節嗎? 七夕由來源於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故事講述牛郎織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 「七夕」又稱「乞巧節」或「七姐誕」,織女在七仙女中排行第七,故稱為「七姐」,每年乞巧節女生都會祈求擁有精湛手藝和姻緣。 後來七夕卻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演變為商家獲利的七夕情人節。

    • 西方情人節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2024年元宵節日期為2月24日。元宵歷 ...

  3. 2024年2月20日 · 1. 吃湯圓. 元宵節農曆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有著一元復始的意思。 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意思。 2. 掛燈籠、點燈火. 相傳古時有天上神鳥迷路誤降凡間,卻被一位獵人殺害,觸怒了玉皇大帝,命天兵在正月十五日時將人間變成火海。 一位老人家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在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籠、燃點燈火,令玉皇大帝以為凡間已發生大火,就可逃過火劫。 從此一到正月十五,每年就有掛燈籠、點燈火的習俗,祈願平安。 3. 猜燈謎. 古時元宵節當日掛起各種花燈後,有人便將謎語寫在紙條上,然後用線掛起問題紙,讓其他人猜燈謎。 由於謎語具趣味性及啟發性,又迎合節日氣氛,因此民間陸續有人響應,讓猜燈謎逐漸變成元宵節不可或缺的活動。 4.

  4. 2017年2月11日 · 隨著七夕漸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各路商家也紛紛趁機推出促銷活動熱鬧一時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據新華網報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驥才曾表示,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角的節日。 按照民間傳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雙方對愛的承諾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 因此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並不妥當。 資料圖:重慶100米懸崖上15對情侶「鵲橋」牽手過「七夕」。 陳超 攝. 記者相繼採訪王娟、高巍兩位研究民俗的專家,二人均表示將「七夕」稱為「情人節」是誤讀了這個節日的內涵。 王娟表示,七夕那天,女孩子們會參與「浮針求巧」等一系列活動,重點是是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

  5. 2024年1月10日 · 中國情人節:中國情人節也稱為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7月7日。 根據中國民間傳說,七夕節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他們是天上的星星,彼此相愛,但是因為天神的禁令不能在一起。

    • 「七」對女子的意義
    • 古代七夕的「乞巧」儀式
    • 七夕「女兒節」從何而來?
    • 七夕文化影響深遠

    古人為甚麼要將女子乞巧的活動設定在農曆七月初七呢?原來,女媧創造蒼生時,在第七日造出人來,初七為「人日」。「七」還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人有七竅,樂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詩,日常生活七件事。 再加上《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數:女子七歲齒更發張,二七就發育有了月事,為生育做好了準備,三七四七都是身強體健之時,五七身體漸漸衰弱,六七開始生白髮,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終止。這樣一來,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對女子意義非凡,兩個吉祥數字疊加,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別提到了蜘蛛結網會帶來好兆頭:「是夕,婦人結彩縷,穿七孔針,鹹以金銀輸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代則秉承南朝之風,《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盛大的穿針乞巧儀式: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遊宴,七月七日夜,宮女們盛陳瓜果、鮮花、酒饌,列於庭中,乞求於牽牛、織女,又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第二日視蛛網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間紛紛效仿。至於長生殿的私語,託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詞。 宋代以後,城市中商業的繁榮推動了七夕節的發展,節日的氣氛非常濃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而最早將七夕稱為「女兒節」的是元朝人。元《析津志》雲:「宮廷宰輔之士庶之家鹹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邀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 明清時期,北京地區端午、七夕、重陽都有「女兒節」的叫法。七夕「女兒節」的穿針習俗變為丟巧針乞巧,乞巧時間由夜間變為午間。 女子乞巧時,將裝滿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陽光下,再將繡花針放在碗裏浮起來,如果針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雲,或呈鳥獸形,就認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彎曲不成形,就認為「乞得拙」。清代七夕,北京「女兒節」又將丟巧針改為丟細枝或鬆針。 國產古裝劇《延禧攻略》就有一個橋段,乞巧節期間,長春宮的宮女紛紛投針入水,繡針如果能浮在水面就可以觀察針在水中的影子,以此乞求織女賜予一雙巧手。結果眾宮女的繡針全部沉入碗底,連女主角魏瓔珞苦練四個...

    回到七夕中牛郎織女的傳說,後來也隨著民族交流,傳到西北、東北、西南的各少數民族聚居區,並深深影響了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故事名稱、主人公名字和故事細節或許有地域和民族差異,但始終和漢族母題故事保持著相近的主題和人物形象。 2006年,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5年開始,「廣州乞巧文化節」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008年,甘肅隴南地區的「西和乞巧節」也升級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柳蔭之聲」微信公眾號)

  6. 中國情人節是指中國本土關於愛情的 節日 。 對於中國情人節,大致有三種説法:一個是 元宵節 (也稱上元節,即農曆正月十五);二是 上巳節 (農曆三月初三);三是 七夕節 (七姐誕,農曆七月初七)。 元宵節、上巳節、七夕節是古代女子最感興趣的節日。 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的專屬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在古代七夕與愛情關係不大,於近代才成為象徵 愛情 的節日。 [1-4] 中文名. 中國情人節. 外文名. Chinese Valentine's Day. 節日時間. 正月十五、三月初三、七月初七.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華人地區. 相關爭議.

  7. 中國情人節即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又名乞巧節因為各種商業考量現在已經被包裝成年度盛事。 雖然味道變了,但亦因此才得以在逐漸衰退的傳統節日當中脫穎而出,走入大家的視野。 為了令大家對這個節日有更多的認識Artlife將會帶你深入了解這個神秘的七夕情人節的由来起源故事習俗以及慶祝活動! 目錄. 1. 七夕節與乞巧節的關係. 2. 七夕節的由來. 乞巧與七夕的由來. 牛郎織女與情人節七夕由來. 天文現象與七夕由來. 3. 傳統七夕習俗. 拜七姐乞巧. 拜姻缘. 1. 七夕節與乞巧節的關係. 在搜索七夕資料的時候,你大概會偶然見到當中混雜著「乞巧節」這個節日名字,既然在這篇文章中特別提到乞巧,當然是和七夕有所關聯,那麼兩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其實……就是同一個節日……只是別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