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日 · 保險業的工作環境與價值,兒女都看在眼裡,如果父母在保險業做得績優,兒女更是會從小欽慕並且心嚮往之,造就出優秀的「保二代」。 本文採訪了4組來自馬來西亞、香港、臺灣與大陸的4組親子檔,他們都在保險業有著一定程度的成就,分享他們的 ...

  2. 2019年6月1日 · 我們常說「養兒防老不可靠」,但父母老後若在沒有收入來源,也沒有儲蓄的情況下,兒女必然要承擔其生活費用。 於是,青壯年為了支撐起整個家庭,也就不敢輕易消費,寧願把錢存在銀行裡,造成了消費延遲的現象,青壯年都不敢買東西,必需品也挑價格 ...

  3. 2018年10月1日 · 3267. 敬愛的保戶朋友: 無論您現在幾歲,都該知道如今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 在小家庭結構中,養老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長照悲歌的故事版本,再怎麼書寫也不會帶走難題! 父母老病沒有人有餘力會替做兒女的想:「兒女做父母的杖,將來誰做兒女的杖? 」若有其他的兄弟姊妹,能做彼此的靠山嗎? 有人記得感謝照顧者的功勞和苦勞嗎? 有人做照顧者的精神支援嗎? 長照劇本大綱,聽起來無非是各種各樣的一連串悲劇。 臺灣老一輩的觀念,家中老者不願進養老院的,順理成章的潛意識裡面,早有一張家庭成員階級與能力認證表。 他們會從兒女甚至兄弟姊妹中選出一個來扛起照顧的責任。 通常,都是選擇「經濟弱勢」的那一個,或是能夠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絕大多數是失婚的女兒或無業的媳婦,再不然就是未婚的兄弟姊妹。

  4. 2018年3月1日 · 其中,更有許多比例為「三明治族」,同時面臨著奉養父母、照顧雙親,以及養育兒女等生活窘境,更不乏需要照顧手足的責任。 聚焦來說,這些風險是多面向的,包括,兄弟姐妺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單身的人是不是就要多擔待照顧父母的責任?

  5. 2018年3月15日 · 人這一輩子從出生到臨終,舉凡生育、求學、結婚成家、創業皆有計畫,在面對高齡風險時卻遲遲無感,任由時光流逝。 常見周遭長輩慣用2種模式預備:一是養兒防老,然而多數人老病後,方知少有如預期;另一例是養錢防老,這要看是將錢存在哪裡 ...

  6. 2022年4月1日 · 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主要源自於以下2大因素: 1.高齡少子化、撫養問題更嚴重. 臺灣社會面臨超高齡及少子化等現況,2020年死亡率首度超越出生率,人口進入負成長,依國發會推估,2025年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年人,每3.4個年輕人就要扶養1名老人,面臨龐大的照顧壓力。 2.養防老觀念不再,妥善規劃老年生活. 在整體社會觀念轉變下,養已經不能防老,為準備老年生活與退休規劃,民眾除了儲蓄外,也應多善用投資、保險等理財工具,而考量每個人關注的重心與目標不同,對於保障的需求與準備也會不同,這當中就可透過不同類型的保險商品去做準備。 儘管年輕時可能無法一次將退休規劃準備到位,但可在能力慢慢提升後,定期檢視自己的財務規劃,滾動式疊加保障,為人生進行避險。

  7. 2018年5月1日 · 這是一位年輕作家懷念父親的抒情散文,想像在那樣一個艱辛困苦的年代,對照我們如今惡劣及競爭的環境,為人父母養兒育女真的是大不易。 民間古諺:「他養你小,你養他老』,說的是天倫道理,然而無論是哪一個時代,親情之愛皆是一種責任與承擔。 當我們看著雙親日漸衰老的體況及背影,是否會捫心自問:如何孝養? 或者曾否思慮:父母親用一生守護我們長大成年,以至於他們很可能無法為自己籌措退休養老金,過去他們沒有為自己做到的保障,現在有沒有可能我們這一代來回饋與彌補? 我想是可以的。 只要有心,即便是小小預算,專業的壽險顧問定能協助你完成這個夢想;不要等到「孝順安養之夢想」變成了「失能安養問題」再來懊惱。 父母雙親隨著時光更迭容顏老去,他們的背影在你我視線裡,是一道歲月無情的痕跡,還是歲月提煉的光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