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伊波拉病毒屬 (學名: Ebolavirus )是 絲狀病毒科 的其中一 屬 病毒,可導致 伊波拉出血熱 , [1] 此病可導致數種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 噁心 、 嘔吐 、 腹瀉 、膚色改變、全身痠痛、體 內出血 、體外 出血 、發燒等),且可能致人死亡。 這與感染同為絲狀病毒科的 馬爾堡病毒 的症狀極為相似。 [2] 根據過往疫病的經驗,個案病亡率介於25%(2007年烏干達)和90%(2003年剛果)之間,平均約50%。 [2] 死亡原因主要為 中風 、 心肌梗塞 、 低血容量性休克 或 器官衰竭 。 [3] [4] 此病毒以 非洲 剛果民主共和國 的 伊波拉河 命名(該國舊稱 薩伊 ),而1976年首次爆發伊波拉疫病的部落就在河畔。

  2. 2024年3月21日 · 伊波拉治療策略的演變. 在當地,無國界醫生的醫療應對也有所改變:2014年,由於民眾的恐懼和誤解的氣氛,病患的照護集中在大型、封閉的治療中心,主要目的是要迅速減少病毒的傳播。 然而這些治療中心卻助長了各種謠言。 後來做法演變成 將治療病患的共同感染和合併症分散在社區附近的一些小型中心,同時等待診斷結果。 這種方法可以讓患者儘早接受治療,以提高生存機會,並防止他們在接受治療前傳播疾病。 以前因為有感染風險禁止為患者注射藥物,現在變得可行,患者能接受治療、補充水分和進食。 伊波拉疫苗的問世. 疫苗也問世並能在疫情爆發期間接種。 ERVEBO是唯一一種建議在疫情期間使用的伊波拉疫苗,並且可以單次接種。

  3. 2014年7月31日 · 2014年7月31日. 記者陳鈞凱/整理報導. 全球聞之色變的 伊波拉病毒在西非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爆發以來疫情未受控制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31天指出截至7月27日累計通報1323例病例其中729人死亡致死率為55%幫助民眾更了解什麼是伊波拉病毒?...

  4. 波拉病毒的致死率最高可至90%幾乎是令人絕望的傳染病而在這之中科學家發現若能阻止病毒的膜融合就能遏止伊波拉的繁殖! 並在新藥試驗中得到正面回饋,替前線的醫生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5. 1. 什麼是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是一種嚴重往往是致命的疾病其死亡率可高達90%患者可能出現突發性發燒極度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咽喉痛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在某些情況下更會出現內出血和外出血。 傳播途徑. 2. 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是如何傳播? 埃博拉(伊波拉)病毒是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到人類。 此病毒隨後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而在社區蔓延,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透過破損皮膚或黏膜)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以及間接接觸受到這類體液污染的環境。 經性接觸傳播的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個案亦曾出現。 3. 什麼體液可傳播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4年4月10日 · 2014年04月10日. 分享. 訪問無國界醫生流行病學專家卡拉赫(Kamiliny KALAHNE) 什麼是伊波拉伊波拉是一種絲狀病毒。 我們認為這種病毒已存在很長時間。 現在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它存在蝙蝠體內。 通常人們透過直接接觸蝙蝠,或接觸到與蝙蝠接觸過的患病猿猴或叢林動物,從而感染上病毒。 人們害怕伊波拉的原因是當人類與患病的叢林動物接觸後,人們就會被感染──儘管這不會經常發生。 但當人們受到感染,會病得十分嚴重,還會傳染給他們的家人和醫療人員。 一旦人們受到感染,我們並沒有專門的治療可以進行,而且死亡率一般非常高,所以許多感染者都會死亡。 因此,伊波拉受到高度關注。 病毒如何進行傳播? 伊波拉與流感不同。 你不可能從公車鄰座的人身上感染。

  8. 2022年11月4日 · 埃博拉伊波拉病毒是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到人類部分果蝠屬於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非洲曾有記載患者經由處理在熱帶雨林中受感染或死去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豬而染病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隨後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而在社區蔓延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透過破損皮膚或黏膜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以及間接接觸受到這類體液污染的環境。 人類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只要含有此病毒,即可傳播疾病。 在殮葬儀式上,哀悼者直接接觸死者屍體也可傳播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 在受影響國家工作的醫護人員,在沒有嚴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的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時,常意外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