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体波震级 (记作 ,英語: body wave magnitude ),台湾称 體波規模 ,是一種測量 地震 震級 的方式。 概要. 體波震級是使用 P波 的振幅以計算地震的震級。 P波是一種以5到8 km/s在整個地球中傳遞的地震波,並且在地震時會最早到達 地震儀 。 因此,計算體波的強度是確定遠距離地震震級最快的方式。 賓諾·古登堡 於1945年提出以體波週期在0.5到12秒之間的體波震級計算公式: 在這裡 是地表運動的幅度(單位微米), 是體波週期(單位秒), 是距離函數的修正係數, 是 震央 和地震測站夾角(單位角度), 是 震源 深度(單位公里)。 一般說來,體波震級是使用週期約1秒的P波,與周期4秒左右的S波以測定遠震 (震央在 700 公里以外)的規模 [1] [2] 。

  2. 体波震级(记作 ,英語: body wave magnitude ),台湾称體波規模,是一種測量地震 震級的方式。 概要 [ 编辑 ] 體波震級是使用 P波 的振幅以計算地震的震級。

  3. 体波震级m b 是宾诺·古登堡于1945年提出的震级度量,根据远震的P波、PP波和S波进行测定。 其中,体波震级又分为由短周期地震仪测定的体波震级m b 和由中长周期地震仪测定的体波震级m B ,有时也将体波震级写成m并称之为统一震级 [26] 。

  4. 體波震級(記作 ,英語: body wave magnitude ),台灣稱體波規模,是一種測量地震 震級的方式。 概要 [ 編輯 ] 體波震級是使用 P波 的振幅以計算地震的震級。

  5. 烈度 (马来西亚、台湾称为 震度 ),或稱 地震震度 ,用以表述一地區受地震的影響程度,分成數級,級數愈高表示愈強烈,造成的災情也愈重。. 通常以地震晃動的 加速度 作為分級定義,是一種常用的 地震度量 。. 震度常與 地震規模 相搞混,地震 ...

  6. 2024年4月30日 · 实体波,又常简称为“体波”,是指能在地球内部传递的地震波 [5]。实体波是直接由地震弹性回跳产生的波动,是每场地震一定会出现的波形。依照横波和纵波的不同,实体波又可以分成两种。

  7. 2024年4月26日 · 参见:里氏地震震级、矩震级、体波震级、面波震级和日本气象厅震级 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 美国 地震学 家 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 和 宾诺·古登堡 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