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30日 · 1.需每天服用,配合大量清水,否則糞. 便會變得更乾. 2.長者、體弱病人、腸道狹窄患者或活. 動能力下降的人慎用. 3.避免睡前使用,因擔心飲水不足,致腹脹不適. 刺激性通便藥. 重度患者適用 可永久傷腸壁. 特性: ‧刺激腸道黏膜或神經,增加腸道蠕動;分為口服及栓劑. ‧口服藥約需6至12小時見效,建議晚上服用,翌日早上排便;栓劑約15至60分鐘內見效. ‧使用過其他通便藥無效,或需馬上通便的便秘患者適用. 例子:口服藥有番瀉葉(senna ,亦稱「草餅」)、 比沙可啶(bisacodyl);栓劑有甘油條. 副作用:腹部抽筋、惡心、腹瀉. 注意: 1.藥物刺激腸黏膜或神經,可對腸壁造成永久損傷,不宜長期使用. 2.腸道阻塞、急性炎症性腸病、嚴重脫水患者避用. 滲透性通便藥.

  2. 4 天前 · 究竟係邊到出錯呢?. 依家經過治療,我已經好番好多。. 而我學識咗『放鬆啲啦,香港人』。. 對自己嘅身體唔好迫得太緊,同埋病向淺中醫~ 令我好感動嘅係近乎所有我認識嘅朋友同粉絲都真切關心我嘅情况,抱歉令大家擔心。. 依家我嘅心唔係被肺積 ...

  3. 2024年3月25日 · 身體有輕微不適時,不論是咳嗽流鼻水、便秘腹瀉,還是過敏痛症,病人可先去社區藥房尋求藥劑師協助,藥劑師憑專業知識建議病人服用非處方藥物來紓緩症狀,省去看醫生的時間和金錢。

  4. 2024年4月1日 · 聽罷我覺得自己有些不同的想法,便說:「大家在公院工作多年,明白到不提供手術或標靶藥物治療並不是為了節省開支,更重要是考慮到手術後併發症,和接受治療期間所帶來副作用,以及最終落空的心情。

  5. 2021年2月22日 · 專家札記:修例建議:臨終前14日有醫生診斷 可「居處離世」. 修訂條文——政府計劃修訂《死因裁判官條例》的條文,為將離世者提供醫院以外的選擇。.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Piyapong Thongcharoen@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在自己熟悉 ...

  6. 2021年4月19日 · 【明報專訊】生蠔標榜「日本直」,可能有些消費者便覺得較有信心;但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黃天祐憶述,他曾在澳洲塔斯曼尼亞餐廳吃了半打生蠔,約45分鐘後肚瀉,幸好上了一兩次廁所便沒事。 所以,即使產地安全、水質清澈,若儲存或處理過程不妥都有可能受污染。 海水受污染 「等於將糞便放入口」 進食生蠔,應衡量潛在食物中毒風險。 黃天祐解釋,形成感染主要因素有病原體數量、自身免疫力、傳播途徑。 病原體數量愈多,感染風險愈高。 淺嘗即止可減低風險,但如果該蠔有許多病原體,即使食1隻都可能會「中招」。 若進食者本身的免疫力低或從傷口直接感染,病情會特別嚴重。 不少海產如三文魚、蝦亦有「刺身用」、「生食用」,為何生蠔常被視作高風險?

  7. 2024年4月21日 · 後晚(23日)播出的第2集請來時裝設計師鄧達智(William)現身分享10年前患上大腸癌的經歷,他說當時體重突然下降,出現便秘問題,身體的警號令他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