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元稹简介. 元稹 (779年-831年),唐朝 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 诗 人。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25岁与 白居易 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 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 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 元和初,应制策第一。 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 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 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 大和三年(829年)为 尚书 左丞。 元稹 与 白居易 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 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 人心 扉,动人肺腑。 元稹 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 元稹的诗句名言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 ...

    • 元稹的作品

      元稹的作品 - 元稹的诗词全集、作品集(共601首)_国学荟

    • 蔷薇

      元稹·关于蔷薇花的古诗(共1首) 1. 《蔷薇架》唐朝 ...

    • 悼亡诗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 ...

    • 大寒

      大寒 - 元稹的诗词全集、作品集(共601首)_国学荟

    • 小雪

      小雪 - 元稹的诗词全集、作品集(共601首)_国学荟

  2. 2023年6月30日 · 元稹最经典的10首诗词,每一首都写透人生,值得所有人读一读. 在唐代诗人中,元稹让人又爱又恨。. 他是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丈夫,却又是移情别恋、有着抛弃初恋嫌疑的渣男。. 关于元稹的人品,争议颇多,但是,关于元 ...

  3. 元稹最擅長艳诗和悼亡诗情真意挚颇能感人,“实非寻常游戏之偶作乃心仪浣花草堂之巨制而为元和体之上乘且可视作此类诗最佳之代表者也” [7] 。 李肇 《 唐國史補 》卷下:“元和以後,為文筆則學奇詭於 韓愈 ,學苦澀於 樊宗師 ;歌行則學流盪於 張籍 ;詩章則學矯激於 孟郊 ,學淺切於 白居易 ,學淫靡於 元稹 ,俱名為 元和體 。 元和六年(811年), 裴垍 去世,元稹為了謀求仕進,轉而依附 藩鎮 嚴綬 和監軍宦官崔潭峻,出入于 魏弘簡 宅第,為時論所鄙。 元和九年(814年)严绶奉命讨伐 淮西 吴元济 ,宦官崔潭峻随作监军,元稹隨軍前往。 [8] 元和十四年(819年)穆宗即位之初大赦。 元稹就因回朝述職的 崔潭峻 之薦,被提升為庫部郎中、兼“知制诰”,參與詔書的草擬。

    •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完善.
    •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完善.
    •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完善.
    •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完善.
  4. 元稹最擅長艷詩和悼亡詩情真意摯頗能感人,「實非尋常遊戲之偶作乃心儀浣花草堂之巨製而為元和體之上乘且可視作此類詩最佳之代表者也」 [7] 。 李肇 《 唐國史補 》卷下:「元和以後,為文筆則學奇詭於 韓愈 ,學苦澀於 樊宗師 ;歌行則學流盪於 張籍 ;詩章則學矯激於 孟郊 ,學淺切於 白居易 ,學淫靡於 元稹 ,俱名為 元和體 。 元和六年(811年), 裴垍 去世,元稹為了謀求仕進,轉而依附 藩鎮 嚴綬 和監軍宦官崔潭峻,出入於 魏弘簡 宅第,為時論所鄙。 元和九年(814年)嚴綬奉命討伐 淮西 吳元濟 ,宦官崔潭峻隨作監軍,元稹隨軍前往。 [8] 元和十四年(819年)穆宗即位之初大赦。 元稹就因回朝述職的 崔潭峻 之薦,被提升為庫部郎中、兼「知制誥」,參與詔書的草擬。

  5. 元稹779年831年9月3日 [19]),字微之、威明。. 洛阳(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人, 鲜卑族 。. 中国 唐朝 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北魏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十九世孙。. [1] [45] 元稹家境贫寒,九岁能文,于贞元九年(793年)以 明经 科及第,十年后登 书判拔萃 ...

  6.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