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9日 · 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出了國界,使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形成世界範圍內的有機整體;或者説是指世界各國均參與全面的經濟合作,其中任何一國經濟領域的變動均會引起世界經濟整體的變動。

    • 政治與經濟

      《政治與經濟》講述了從初建的新中國到今天的政治體制和國 ...

    • 經濟聯盟

      其宗旨:促進和協調成員國相互間的貿易,擴大出口市場和經 ...

    • 單邊行動計劃

      2003年11月,以色列總理沙龍首次提出“單邊行動 ...

    • 地區經濟一體化

      地區經濟一體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區域 ...

    • 政府間會議

      政府間會議(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是2012年公佈 ...

    • 歐盟東擴

      中文名 歐盟東擴 外文名 Eastern Extension of European ...

  2. 經濟一體化(英語: Economic integration ),又譯經濟整合,是指不同國家之間部分或完全取消關稅及非關稅限制,統一經濟政策。 經濟統合是 次優理論 的一部分,理論上完全的自由 貿易 和自由競爭是理想的狀況。

  3. 經 濟上生產與消費、投資與融資都已經以全球為基礎來進行,使全球市場一體化這局面基本實現。 政治上政府多邊協議、區域結盟、成立國際組織等趨勢,使全球政治 平台成為新世代的重要政治制度。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定義介紹
    • 基本形式
    • 理論實踐

    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出了國界,使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形成世界範圍內的有機整體;或者說是指世界各國均參與全面的經濟合作,其中任何一國經濟領域的變動均會引起世界經濟整體的變動。在國際經濟活動不斷深入,國際市場不斷變化的過程中,跨國公司的影響非常大。現在世界500強大公司內幾乎找不出一家企業是完全在國內生產、在國內銷售的,幾乎都是擁有遍及全球網點的超級企業。這些大公司的年銷售額和年產值又都幾乎可以和一個小國家,甚至一個中等國家的年國民生產總值相提並論。而這些大公司為謀求自身的發展正在進一步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向和組織結構,希望把自己建設成為一個在組織內部進行國際化分工的公司。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其在經濟領域的廣泛套用,為世界經濟一體化提供了物質技術基礎。特...

    •中文名:全球經濟一體化

    •外文名: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概述:建立多國的經濟聯盟

    •基本形式: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等

    在這個多國經濟聯盟的區域內,商品、資本和勞務能夠自由流動,不存在任何貿易壁壘,並擁有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監督條約的執行和實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廣義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即世界經濟一體化,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形成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有機體。狹義全球經濟一體化,即地區經濟一體化,指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在一個由政府授權組成的並具有超國家性的共同機構下,通過制定統一的對內對外經濟政策、財政與金融政策等,消除國別之間阻礙經濟貿易發展的障礙,實現區域內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資源最佳化配置,最終形成一個政治經濟高度協調統一的有機體的這一過程。

    根據各參加國的具體情況和條件以及它們的目標要求,有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四種形式。

    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是指由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的貿易區。成員國之間免徵關稅和取消其他貿易限制。關稅同盟。關稅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為了取消彼此之間的關稅或各種貿易壁壘,建立共同的對外關稅而締結的同盟。同盟內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競爭。關稅同盟在一體化程度上比自由貿易區進了一步。

    共同市場。指在關稅同盟基礎上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在同盟內建立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其最終目標是要實現完全的經濟聯盟。

    經濟聯盟。是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發展目標和最高級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員國在實現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超國家的管理機構,在國際經濟決策中採取同一立場,行使統一的貨幣制度和組建統一的銀行機構,進而在經濟、財政、貨幣、關稅、貿易和市場等方面實現全面的經濟一體化。

    歐盟的建立

    (一)歐盟的歷史沿革

    歐洲經濟一體化大事記

    (二)歐盟東擴與歐洲一體化

    歐盟的東擴計畫大體上經歷了3個階段:

    先期準備階段(90年代上半期)。主要是與中東歐國家簽署聯繫國協定(也稱歐洲協定),制定入盟標準和實行先期準備戰略。波蘭和匈牙利於1991年,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於1993年,波羅的海三國於1995年,斯洛維尼亞於1996年分別與歐盟簽署了聯繫國協定。聯繫國協定以法律形式確定了歐盟與聯繫國的政治經濟關係,目的是使聯繫國逐步融入共同體中。聯繫國協定的目標是在2002年前實現工業品的自由貿易並為其他部門的經濟合作奠定基礎。制定入盟談判時間表階段。1995年,馬德里首腦會議提出入盟談判應在政府間會議結束半年後開始。1996年,佛羅倫斯首腦會議認可了上述提議。在1997年6月的阿姆斯特丹會議上,首腦們指示理事會審查即將於7月推出的歐盟委員會對各申請國的意見。1997年7月歐盟委員會發表《2000年議程》。該議程分為三個部分,即共同體政策的前景、歐盟2000~2006年的財政框架以及歐盟東擴問題。在《2000年議程》中,歐盟委員會認為,依據哥本哈根標準,歐盟應首先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和賽普勒斯六國為成員國。1997年12月,歐盟盧森堡首腦會議批准了歐盟委員會的建議,決定首先同上述6國進行入盟談判,而對剩下的5個國家即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則視其進展而定。會議還拒絕了土耳其的候選國資格。

  4. 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貿易及各種經濟活動,促進經濟發展,使全球財富得以增長。 例如,通過國際經濟組織協調國際貿易,推動市場主導的自由貿易發展,減少國與國之間因經濟活動所引起的紛爭,減少國際間惡性競爭的情況出現。

  5. 全球化帶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為愈來愈多的發展中國家帶來機遇。 理論上經濟增長是可以減少社會的貧富懸殊,可是全球化的好處並非所有人可以平等共享。

  6. 2022年5月19日 · 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由政府間通過協商締結條約,讓渡一定的國家主權,建立兩國或多國的 經濟聯盟 ,從而使經濟達到某種程度的結合以提高其在 國際經濟 中的地位。 在這個多國經濟聯盟的區域內, 商品 、 資本 和 勞務 最終能夠自由流動,不存在任何 貿易壁壘 ,並擁有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監督條約的執行和實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廣義的經濟一體化即世界經濟一體化,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形成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有機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